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給掃描儀在Linux系統(tǒng)里安個家

 ldjsld 2015-11-20

Linux下掃描儀的設置和使用明顯比Windows操作系統(tǒng)要麻煩得多,其實當前的許多問題都是由于內(nèi)核和SCSI驅動程序的一些缺陷造成的,如果使用較新的內(nèi)核版本,只要經(jīng)過簡單的補丁和重新編譯就可以讓你的掃描儀在Linux下掃出一片斑斕色彩! 

  筆者使用的操作系統(tǒng)是中文Linux中最新發(fā)布的“藍點2.0”(BluePoint 2.0)和 “Microtek Scanmaker X6”掃描儀。使用其他Linux版本或其他品牌掃描儀的用戶也可以通過類 
似的方法下載相關品牌的補丁文件和驅動程序即可。 

  方法與步驟:

  (一)下載相關文件

  首先,從最基本的開始——內(nèi)核的SCSI驅動程序的源代碼補丁文件。眾所周知,藍點使用的內(nèi)核版本是2.2.16,只要下載一個對應Linux內(nèi)核版本的補丁文件能支持就行了。當你在Linux的“/usr/src”目錄里安裝了內(nèi)核源代碼后,你可以通過從網(wǎng)站(people.redhat.com/twaugh/parport )下載免費取得這個補丁文件“Linux 2.2.15pre14-ppscsi1”,如果你下載的是“Linux 2.2.16pre14-ppscsi1”的補丁文件就更好,高版本一定能向下兼容而且性能比低版本的要好得多。

  接著是“Linux”系統(tǒng)必不可少的掃描儀驅動程序接口——“SANE”。你可以到(www.mostang.com/sane)下載目前最新的版本。筆者建議你不要下載它的“RPM壓縮文包”,而是要下載它的源代碼。因為下一個步驟要靠手工來完成某些方面的設置。 

  (二)對內(nèi)核打補丁文件

  為了以防萬一,在對內(nèi)核打補丁文件前應該對內(nèi)核進行備份,或者出現(xiàn)問題后可以從安裝光盤里重新安裝內(nèi)核源代碼軟件包(光碟中/BluePoint/RPMS/kernel-source-2.2.16-1.i386.rpm)。 當你下載了內(nèi)核補丁文件后,你要以“root”身份進入系統(tǒng),把補丁文件放到“/usr/src”目錄下,還要依次執(zhí)行以下命令: 

  1、 mv ppSCSI*.patch /usr/src 

  2、 patch -p0 〈 ppSCSI*.patch 

  此時,內(nèi)核已經(jīng)被打好補丁文件了,跟著到了設置和編譯的步驟。 

  3、 進入源代碼目錄(/usr/src/linux):cd /usr/src/linux 

  4、 調(diào)用“make”源代碼編譯控制程序:“make menuconfig ”

  5、 在控制程序里“SCSI support”選項下(圖1),選擇“SCSI support",對“SCSI support”和“Generic SCSI support”兩項,按下“Y”即可把SCSI支持內(nèi)嵌到源代碼里(顯示出“*”號)或者按下“M”把SCSI支持編譯為模塊(顯示出“M”號,使用該模塊時必須動態(tài)加載)。


圖1

  6、 在控制程序里“SCSI support”選項下(如圖2),進入“SCSI low level drivers”選項目錄,選擇“parallel port SCSI adapter”(并行SCSI適配器)和“Onspec 90c26 adapter”(Onspec 90c26適配器)。


圖2

  7、 完成設置后,編譯內(nèi)核,編譯和安裝這些模塊。 

  (三)編譯和安裝“SANE”和“Microtek”驅動程序

  筆者下載得到SANE的驅動程序是“sane-1.0.2.tar.gz”,Microtek驅動程序是“microtek2-0.8.tar.gz”。 

  當你下載得到了這兩個文件后,就以“root”賬號進入系統(tǒng),首先把“SANE”解壓縮:tar -xvzf sane-1.0.1.tar.gz 。然后把“microtek2”后臺控制程序解壓縮:tar -xvzf microtek2-0.8.tar.gz。 

  解壓后你會看到兩個新文件:“microtek2.c”和“microtek2.h”。把它們復制到“SANE”源代碼的“backend”目錄里,接著進入“SANE”的源代碼目錄并編譯它,如下即可: 

  cd sane-1.0.1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四)加載驅動模塊

  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成功在望了,在重啟機器之前,必須先打開掃描儀的電源。因為SCSI驅動程序只在啟動的時候才檢查第2個并行口(COM),如果掃描儀未通電,系統(tǒng)會報告找不到“SANE”設備。在重啟后,還必須把所編譯的模塊加載到內(nèi)核里。 

  如果你的linux系統(tǒng)是“藍點2.0”,要安裝一個動態(tài)模塊非常容易。實際上,你可以只安裝最必要的模塊就行了,在運行時其他依賴模塊被調(diào)用的時候會被自動的裝入。先以“root”賬號進入登錄系統(tǒng),然后根據(jù)情況加載驅動模塊: 

  如果在第二步中SCSI驅動被編譯到內(nèi)核里:需執(zhí)行“insmod onscsi” ; 

  如果在第二步中SCSI驅動被編譯為動態(tài)模塊,你必須在使用“insmod scsi_mod”(scsi_mod即任何SCSI設備驅動模塊)把它加載進來。要執(zhí)行的命令是:“insmod ppscsi” ,然后是“insmod onscsi ”。 

  此時你就可以使用掃描儀了。但是這樣必須在每次啟動后,都執(zhí)行這些命令才能使用掃描儀。其實如果想一勞永逸,只要把這兩行命令加到系統(tǒng)啟動文件“/etc/rc.d/rc.local”的最后就行了(注意:必須是“root”賬號登錄才有權修改): 

  insmod ppscsi 

  insmod onscsi 

  (五)設置掃描儀設備

  進入“SANE”的源代碼的“tools”目錄,里面有一個名為“find-scanner”的命令,運行它:“./find-scanner -v”。 它會找到掃描儀并告訴你它的設備位置(也許你必須使用“Shift+PageUp”把屏幕往上翻頁才能看到這些信息)。它的位置通常是在“/dev/sg0”或“/dev/sga”,有時候兩者會同時出現(xiàn)。 

  接著鍵入命令指明掃描儀設備:“l(fā)n -s /dev/sg0 /dev/scanner ”。如果讓所有的賬號都可以使用掃描儀,則鍵入命令:“chmod 666 /dev/sga” (這里的dev/sg0都是指掃描儀設備的位置) 。

  好了,這樣你就可以打入“scanimage”或者“xscanimage”隨時享受掃描樂趣了!

  在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世界,給你的掃描儀在Linux里安個家應該是件不難的事情,但從整個工作而言,當然比其他操作系統(tǒng)(Windows)要麻煩且困難得多,需要掌握一部分關鍵命令,但愿通過本文能給你一點了解。 從而加深對“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喜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