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城·安吉桃花源項目地處浙江安吉縣城遞鋪鎮(zhèn)西南的環(huán)靈峰山休閑度假區(qū)內,希望將整個項目打造成為高品質的低密度住宅小區(qū),力求為當地和鄰縣的居民提供一個宜居優(yōu)雅的高品質社區(qū),以滿足居民的生活品質追求。 建筑講究色彩的搭配,延續(xù)古典建筑中粉墻黛瓦與自然景觀之間形成的色彩搭配與對比;統(tǒng)一提煉豐富的裝飾元素,取消繁復的雕梁畫棟,符合現(xiàn)代審美品位;并通過現(xiàn)代生產手段,使建筑細節(jié)更為精致和完美。 建筑空間立面依舊多門窗少實墻,在滿足通風采光的同時,充分考慮觀景,借景,增加人對于室外園林景觀的參與性;立面及線腳材料以石材取代磚雕,充分提升建筑品質感和精細度。 2綠城 · 徐州紫薇公館
項目位于江蘇省徐州市,景觀以外觀和內觀相結合,區(qū)域內布置小面積段合院,景觀以內觀為主。建筑風格契合漢文化的建筑文脈,采用中式建筑風格和元素,并加以簡化和改進。
3綠城·蘇州桃花源
綠城·蘇州桃花源以素雅純凈的粉墻黛瓦為建筑核心元素,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打造出原汁原味的江南意境宅院。創(chuàng)新嘗試中式合院空間設計,大大提升了私密性和空間利用率;同時借鑒蘇州園林傳統(tǒng)造園手法,傳承江南人居的花園式宅院理念,通過借景、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等蘇州園林的傳統(tǒng)技藝工法,使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實現(xiàn)宅院合一的最高境界。
傳統(tǒng)文化:純粹的中式合院 項目采用純中式古典建筑風格,重溯最純粹的江南古典建筑。而中式合院的建筑形態(tài),成為項目一大亮點,它解決了傳統(tǒng)排屋和獨立住宅中開敞的空間所帶來的外界視線干擾,以及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景觀意境:借鑒園林水巷造園法 項目在巷道空間、街道空間和花園景觀的規(guī)劃上都借鑒了留園的造園手法,在直露中有迂回,在舒緩處有起伏,使住戶在轉折迂回的空間行走時能夠體會到不斷變化的景觀,營造變化流動的街巷空間。
在園林水巷的設計上,參考蘇州平江路水鄉(xiāng),在其基礎上深入思考入戶的便利性與景觀的視覺效果,從而采用中間為水巷、兩邊為道路的設計。此外,設計師還將獨墅湖之景巧妙融入園內,盡量留出部分住宅對中心花園與庭院空間的景觀視線方向與視野范圍。
社區(qū)交通:主街+小巷 在街巷的打造上遵循主街與小巷的結合,古香古色的街巷連接著宅與宅、宅與自然,形成了人與人交往的安逸空間。車行主干道依據地形,打造成環(huán)狀結構,道路以蜿蜒曲折的線型,讓一系列景致形成抑揚折曲、開闔多變的流動風景。
步行道路除依托主干道一側的人行道外,主要沿區(qū)內組團展開,以街巷、庭院形成層層遞進的感官。沿湖設計濱湖步道,在茶余飯后享受觀湖散步之雅趣。
最適合中國文人仕族的生活方式 綠城桃花源在合院與居室的關系上,大量運用灰空間的處理手法,形成庭院與外界空間的自然過渡。每一棟別墅不同的院落間相互對比、延續(xù)、滲透,通過人的參與,產生不同尋常的空間感受。私家庭院同樣采用“巧于因借”的手法,特制的門窗猶如畫框,將院中的景色引入室內。
注:本文由微設計整理發(fā)布,轉載請注明。 |
|
|
來自: 涇渭書院 > 《建筑規(guī)劃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