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武俠精神與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承繼著悠久的傳統(tǒng),它的根,深深扎在我國歷來的武俠精神中。 遠在先秦,武士俠客輩出,如毀軀報故君的豫讓,千里救宋急的墨子,犯險赴友難的信陵君,悲歌入強秦的荊軻……千載之下,我們?nèi)钥梢栽谒说膫b績中感到一股凜然氣概。 游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⑴故《史記》載《刺客列傳》、《游俠列傳》。 “國家重于生命,朋友重于生命,職守重于生命,然諾重于生命,恩仇重于生命,名譽重于生命,道義重于生命,是即我先民意識中最高尚純粹之理想,而當時社會上普遍之習(xí)性也?!雹七@種武俠精神,其實表現(xiàn)了我國傳統(tǒng)的理想人格:淡泊明志,重義尚勇;唯其明志,所以游心于大,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而不沉溺于卑陋凡下處;唯其淡泊,所以得志能與民由之,不得志能獨行其道;唯其重義,所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唯其尚勇,所以威武不能屈——大丈夫習(xí)文者為儒,習(xí)武者則為俠,古書常儒俠并稱。 武俠精神就是武俠小說的靈魂氣質(zhì)。其實我國文學(xué)描頌武俠精神有很長歷史,武俠小說是最近代的而已。 社會上有不平而后有俠。俠以磊落豪情、滿腔熱血管天下不平事,雖不免觸犯政府禁令,但使千里之外,聞風而悅,所以雖然漢景漢武大誅游俠,正史自《后漢書》以降不載游俠列傳,但民間文學(xué)卻不斷揄揚武俠。 陶潛“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李白“十五好劍術(shù),遍干諸侯”,“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呼盧百萬終不惜,報仇千里如咫尺”。 唐宋傳奇里,已有不少像虬髯客、紅線、昆侖奴、空空兒等典型武俠人物。 宋朝話本、明代白話小說里,瓦崗三十六將,多出身綠林,水滸一百八人皆寄身江湖,即使《三國演義》的諸葛亮、關(guān)羽亦以義氣相感召,《西游記》的孫行者更喜路見不平,掣棒相助。這些小說深得廣大民眾喜愛,歷久不衰。 到了清代,更有贊美忠義、俠勇的俠義小說如《七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是俠義小說之在清,正接宋人話本正脈,固平民文學(xué)之歷七百余年而再興者也”⑶。俠義小說一再演變而成武俠小說。 早期的武俠小說,如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zhèn)b傳》,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寫劍仙法術(shù),已在大眾心目中具有莫大吸引力。 以金庸《射雕英雄傳》為代表作的新派武俠小說,據(jù)說在全盛時期作者多達三百,其中粗劣濫作的固然不少,但獨具風格的幾家如梁羽生、金庸、獨孤紅、古龍等,在中文造詣及文字運用技巧方面,卻是很少現(xiàn)代作家所能夠企及的。 新派武俠小說的特色在奇情詭異,如神功怪招、劇毒仙丹、秘笈寶藏、異人靈鳥等層出不窮,幾成公式。較好的還只用這些作為點綴,低劣了的則光靠花招媚俗取寵,很多這等小說稱作打斗小說更為合適。 約從一九六九年開始,古龍一連幾部作品又把武俠小說帶入一新境界。本文討論的就是古龍這時期的小說。 與一般新派武俠小說比較,古龍這時期的作品在內(nèi)容上由武返俠,重振武俠精神;在意境上一洗靡靡浮艷的風氣,轉(zhuǎn)為清勁秀拔,從蒼郁中見生機,如《蕭十一郎》便是一部份量很重的悲?。辉诮Y(jié)構(gòu)上力挽矯揉生動但通篇散漫的弊病,特別注重節(jié)奏明快,輻輳謹嚴;在人物上舍棄除武功天下第一外毫無性格的大英雄形象,改為有血有淚的江湖人;如蕭石逸是個聲名狼藉的大盜,孟星魂是個不見天日的刺客,傅紅雪是個沉默孤獨的跛子,王動是個終日不動的懶鬼,但這些不算英雄人,卻常更能表現(xiàn)出真正的俠氣。 依尼采的區(qū)別來衡量文學(xué)價值:“我每次都問:它是創(chuàng)自枯竭的命泉,抑或橫溢的生機?”⑷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古龍六九至七二年間的作品的確靈氣流轉(zhuǎn)、生機橫溢。放在時下一些東施效顰式的文藝小說中,古龍剛勁高暢的武俠小說就像泥沼中一塊干硬的土地;與臺灣很多淺薄矯扭的現(xiàn)代文學(xué)比較,古龍似不經(jīng)意的創(chuàng)作就像陰溝旁的長江大河。 然而,不論它有何深度,武俠小說終屬傳奇小說一類,因而被許多職業(yè)文人認為只可消遣,不可登大雅之堂。 我認為這種歧視實在是一種偏見。不錯,膚淺無聊的傳奇小說很多,就像膚淺無聊的“嚴肅文學(xué)”一樣多。但不深入觀察,單憑粗略的文體劃分來判定小說優(yōu)劣,不但迂腐,而且不負責任。 古今中外,傳奇文學(xué)都極受歡迎。好的傳奇有時像神話,像夢幻,在怪誕不經(jīng)中顯露人類最秘密的思慮;有時傳奇又像戲劇、像寓言,運用象征的手法,借一個簡化的世界來集中筆力,深刻反映出人心底某些最原始的渴望、恐懼和掙扎。 傳奇文學(xué)通俗,但不必流俗,故能雅俗共賞。以今天為例,從大學(xué)生到小學(xué)童,從工人小販到大學(xué)教授,都欣賞武俠小說。傳奇又不像一些自命高級小說的枯澀沉悶,它能在奇情中寓深意,在懸疑中露真情,在消遣中撼人心,在娛樂中化氣質(zhì)。三百多年前,王陽明的三傳弟子李贄已指出:“孰謂傳奇不可興、不可觀、不可以群、不可以怨乎?飲食宴樂之間,起義動慨多矣。”⑸ 一九六八年以后古龍的作品極多,開列于下一節(jié)。本文止在泛論其大概,下一篇文字才選出《蕭十一郎》及《邊城浪子——天涯、明月、刀》兩套來詳加闡論,以后有機會再把古龍與一些“嚴肅文學(xué)”作品比較。本文所探討的主要是蘊涵在古龍小說里的武俠精神、獨立氣魄及人間情味。至于古龍所創(chuàng)那種峻秀清越的文體,與他小說的意境非常配合,文與意相彰共輝,在白話文學(xué)上獨樹一幟,本文只在第四節(jié)散論中略為涉及,不能深入討論了。 二 古龍的武俠小說 古龍寫了約二十年武俠小說,作品多不勝舉。 早期的《飄香劍雨》、《名劍風流》、《諸神島》、《孤星傳》、《傲狂龍》等連串作品,都屬過得去的武俠小說,而且每見進步。 到《大旗英烈傳》、《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已可與港臺任何一位武俠小說家的作品并列比較了。 大約在一九六九年前后,古龍不論在意境或風格上均有大突破,從此他的小說進入了一個新境界。 我要討論的只是古龍近八九年的作品,這期間他共作了三十多部,字數(shù)幾達一千萬。以下開列他這時期的作品及約莫著作年代:⑹ 《多情劍客無情劍》、《鐵膽大俠魂》(六九——七Ο) 《蕭十一郎》(六九) 楚留香的故事——《風流盜帥》、《鬼戀俠情》、《蝙蝠傳奇》、《桃花傳奇》(六九——七二) 《流星、蝴蝶、劍》(七Ο) 《歡樂英雄》、《大人物》(七一) 《邊城浪子》、《絕不低頭》(七二) 七種武器——《長生劍》、《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環(huán)》、《霸王槍》(七二——七三) 《狼山》、《火并蕭十一郎》、《劍、花、煙雨江南》、《七殺手》、《九月鷹飛》(七三) 陸小鳳的故事——《陸小鳳》、《凰鳳東南飛》、《決戰(zhàn)前后》、《幽靈山莊》、《銀鉤賭坊》、《隱形的人》(中斷)(七二——七四) 《天涯、明月、刀》(七四) 驚魂六記——《血鸚鵡》、《吸血蛾》(極似黃鷹代筆)(七四——七五) 《白玉老虎》(七六、未完) 《刀神》(似亦非古龍手筆)、《大地飛鷹》、《碧血洗銀槍》(連載中) 有些武俠小說家認為“武俠小說畢竟沒有多大藝術(shù)價值”,“最好不要與正式文學(xué)相提并論”。 古龍并不這樣想: “我總希望能創(chuàng)造一種武俠小說的新意境?!雹?br> “武俠小說寫的雖然是古代的事,也未嘗不可注入作者自己的新觀念?!?br> “因為小說本就是虛構(gòu)的?!?br> “為什么不改變一下,寫人類的感情、人性的沖突,由感情的沖突中,制造高潮和動作?!雹?br> “總有一天,我們也能為武俠小說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風格,獨立的風格!讓武俠小說也能在文學(xué)的領(lǐng)域中占一席地,讓別人不能否認它的價值?!雹?/p> 三 古龍的武俠世界 郭大路做鏢師,將鏢銀分給一班想劫他鏢的窮賊,但卻并非因為“仗義疏財是大俠本色”——他散鏢銀,只因他是郭大路。(《歡樂英雄》) 孫玉伯非但放過要殺他的高老大,還把她一心想奪取的地契送給她,但他卻絕非“愛他的仇敵”——他拉高老大一把,只因他是孫玉伯。(《流星、蝴蝶、劍》) 古龍筆下很多人物的處事言行,均發(fā)乎他們內(nèi)在性情,如莊子般超逸灑脫,而不拘泥于一套外在格律。他們唯求能明其本心,盡其本性,至于別人把他們看作圣人或呆子、兇手或大俠,他們根本不放在心上。 古龍寫的不是“好人”,更不是“善人”,他寫的是大丈夫。 大丈夫頂天立地,不屈從權(quán)威或任何形式格律。孟子曰:“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雹巍按笕苏?,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雹?br> 尼采探道德泉源,發(fā)現(xiàn)人有自主性及奴性之分,而大丈夫所表現(xiàn)的,正是明心見性、從心所欲不逾距的自主道德(master morality)。 在古龍的小說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要尼采所推揚的那種豪雄自強的意志,堅毅勇猛的精神,冰清深遠的孤寂,橫絕六合的活力,甚至于女人的那些偏見。 然而古龍的修養(yǎng)還未到家,所以他雖然寫出很多確能舒展無畏、自盡其意的人物,但當他刻意去塑造一些英雄形象時,便似力有不逮而要借外在形式來支撐這些英雄的“偉大”,結(jié)果弄巧反拙,流入了傀儡似的公式大俠。 以下乙、丙兩小節(jié)所討論的孤寂和友情,是古龍小說里兩大要素,但既是武俠小說,便先由武俠談起。 甲、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石觀音謀奪龜茲王位,胡鐵花姬冰雁明知絕非敵手,仍奮力一拚。他們敗了。石觀音問他們?yōu)楹我匀∑淙瑁?br> 胡鐵花咬著牙,厲聲道:“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有些事明知不能做,還是非做不可?!保ā讹L流盜帥》) 古龍道:“要做到‘武’字并非難事,只要有兩膀力氣,幾手工夫,也就是了。但……一個人若只知道以武逞強,白刃殺人,那就簡直和野獸相差無幾了,又怎配來說這‘俠’字。”(《風流盜帥》) 俠有武功、有能力為所欲為,所以他們的自制更難得,更可貴:“讓你最終的自制發(fā)自你的仁心吧,正因你有能力作最兇殘的事,我才要你行好。說真的,我常嘲笑那些只因自己沒有利爪,便自謂善良的鼠輩?!雹?br> 很多武功高強的人都不挾技胡為,但他們的自制卻不一定發(fā)自他們的仁心,因為他們可以凡事依著“江湖道義”去做,就如古龍在《邊城浪子》中所輕蔑的易大經(jīng):“我天性也許有些狡猾,但卻一心想成為個真正的君子,有時我做事雖然虛偽,但無論如何,我總是照著樣子做了出來?!?br> 一般江湖道義認為鋤強扶弱、除暴安良等是“善事”,至于“為別人犧牲”更被公認為偉大兼神圣。假如一個人總是選擇道德格律稱“善”的事,照著樣子做出來,就像易大經(jīng)一般,他是否便可算是俠? 小孩子還未有能力判別事理,所以要遵守一套外在規(guī)矩。但成人必須要自己去判斷是非,唯求循規(guī)蹈矩的人,不過像從未成人的孩子罷了。真正成長了的人,不會受世俗禮法所拘,但他們會時常檢討自己,務(wù)使一言一行就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像蕭石逸、胡鐵花、郭大路……從表面看,他們的行為和擇善固執(zhí)的易大經(jīng)之流相似,但這兩種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你看到一個絕色佳人,愛慕之心油然而生,這與你因別人說她是美女而立志去喜歡她是否不同?你走過糞坑,自動皺眉掩鼻,這與你知道糞坑是臭的而決定去厭惡它是否有分別?你有沒有因好色而覺得自己偉大?你會不會因惡臭而感到自己清高?若你不會,是不是因為你的好惡發(fā)乎自然? 你喜歡吃魚,也喜歡熊掌,不能兩樣都得到時,你舍魚而取熊掌,你會不會因這選擇而覺得自己作了偉大的犧牲?若你不會,是不是因為這本出自你自己的取舍,因為你根本欲吃熊掌多于吃魚? 胡鐵花與石觀音拚命,他絲毫沒有感到自己偉大,更沒有覺得自己舍己為人,有所犧牲;他只是不希望這女魔頭橫行下去,即灑熱血也在所不計,如此而已,就像好好色惡惡臭一樣,有何偉大可言?他做他自己要做的事,又有什么舍己為人?從基本來說,他走的是自己為自己選擇的道路,舍生取義,就像舍魚取熊一樣,又有何偉大犧牲可言? 胡鐵花姬冰雁的字典里沒有“舍己”、“犧牲”、“偉大”等字眼,因為他們行為的最后出發(fā)點都在他們自己的真正好惡。假如他們拚斗石觀音并非發(fā)自誠心的激憤,而是循著“俠應(yīng)為江湖除害”的道德格律而行,那么他們的行徑雖然不變,但他們的心境便會大不一樣了—— 行事遵守外在格律的人,不免會覺得委屈了自己,覺得自己有所犧牲,覺得自己舍己為人,簡直偉大極了! 舍己為人,抑或是購買自我優(yōu)越感?舍己為人,抑或是往自己臉上貼金?舍己為人,抑或是舍身而求名?這與人見孺子將入于井,因鄉(xiāng)黨宗族皆曰善而去拉他一把有何分別?這不是易大經(jīng)?難道這就是俠? 胡鐵花與易大經(jīng)兩人不同之處,正在孔孟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⒀,“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雹?br> 一般武俠小說的大俠所行無非“大仁大義”的事,但莫乎隱,莫觀乎微,從小說的骨肉細節(jié)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其實并非由仁義行的真?zhèn)b,不過是行仁義的公式大俠而已——人又怎能避免性情的流露。古龍能寫出集義所生、浩氣沛然的人物,這是他的一個特色,但他的小說里也有幾個奉行公式格律的公式大俠。且從細微處比較一下《歡樂英雄》的郭大路和《邊城浪子》、《九月鷹飛》的葉開吧! 葉開是武俠小說中的典型大俠,武功絕頂,機智過人,認為人應(yīng)該愛不應(yīng)該恨,寬恕是對的,復(fù)仇是錯的,武功的價值在救人,不在殺人。 郭大路武功不差,卻非無敵,他為人大路,什么都不在乎,有時還有點糊涂。 葉開認為俠應(yīng)救人,事實上他最后也從傅紅雪刀下救出他積心追尋的殺父仇人,而且一番嚴詞正理,聽者動容,使他成為“邊城浪子”。但丁求在他面前殺樂樂山,他看不見;傅紅雪當著他錯殺袁秋云,他看不見;丁云琳倚在他身邊殺白健,他看不見——郭大路一聽見棍子殺人,馬上跳起來沖出去搭救,快得連“俠應(yīng)救人”這念頭都不曾起過。 葉開認為人應(yīng)相愛,他也諄諄善導(dǎo)小虎子應(yīng)有愛心。但他一走入蕭別離的館子便把里面所有武功不及他的人都當狗般戲弄一番——郭大路對著一班小毛賊,也沒有忽視他們的尊嚴和良知。 葉開認為人就應(yīng)為別人著想,他也真的處處維護著傅紅雪。但他明知馬芳鈴是殺父仇人的女兒仍去挑逗她,待她心動后很嚴肅地拒絕她,使她性情大變,然后以“她是這樣的女人”去鄙棄她——郭大路受朱珠騙得很利害,但當他見到朱珠落魄貧賤時,既沒有譏諷之心,也沒有鄙夷之意,只伸出了援助之手。 公式大俠自身的麻木性質(zhì),終不能靠公式改變過來。 乙、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隨便翻開古龍一部小說,至少有一半機會發(fā)現(xiàn)其主角極其孤寂——阿飛、蕭石逸、孟星魂、傅紅雪、謝曉峰,甚至好事風流的楚留香、胡鐵花、陸小鳳。 他們感到孤寂的痛苦,但他們?nèi)淌芄录?,因為他們需要孤寂—?br> 水太淺則承不起大船,下雨大街上積水,放放紙船還可以,弄支真船來怎會不擱淺。 障礙太多則伸展不開大翼,所以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鵬要飛,便不得不直上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可以毫無阻滯,自由翱翔——但高處豈不勝寂寞? 孤寂不深則承不起獨立的人格,假如人連一點寂寞都忍受不了,時間要朋黨互慰,又怎可能養(yǎng)成獨立的人格? 尼采論何謂崇高時把孤獨(solitude)與勇、智、仁(courage,insight,sympathy)并列為四大美德:“對我們來說,孤獨實是一件美德,是對高潔的渴望和追求?!雹?br> “我需要孤獨——那是說,我要復(fù)元,我要返回自己,我要呼吸自由、清新、活潑的空氣?!雹?br> 我需要孤獨,因為只有在孤寂中我才能明察我的本心——所以,王動寧可一個人躺在空房子里餓得半死,也不肯去和紅娘子他們過花天酒地的日子。(《歡樂英雄》) 我需要孤獨,因為只有在孤獨中我才不必呼吸別人吐出來的渾濁空氣——所以阿飛寧愿為武林摒棄,也不肯去和趙正義等君子大俠合群。(《多情劍客無情劍》) 我需要孤獨,因為我的人格只有我自己才能建立,因為我生命的極峰只有我一個人可以攀登——這是古龍小說主題之一,他的主角不斷流浪,不斷反省,不斷超越自己,就像是一把劍在苦難中磨煉,在鮮血中成長。 九萬里上的大鵬雖然寂寞,但他背負蒼天,莫之夭闕,這逍遙遼闊的情趣又豈是在蓬草間糾合相娛的蜩與學(xué)鳩所能領(lǐng)略? 古龍的小說充滿了秋的氣息——如中秋般清亢,如殘秋般肅殺,如秋菊般孤傲,如秋陽般熾艷。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奮發(fā)?!雹?br> 秋,田隴麥熟,甘果結(jié)實,明知嚴冬已近,明知萬物將凋,但仍對生命無限熱愛,仍注人間以無限深情,這生機在古龍的小說里跳躍著。 古龍喜用秋天來烘托氣氛:蕭石逸相遇沈璧君于初秋,傅紅雪在暮秋中走入萬馬堂,孫玉伯在菊花盛放時向萬鵬王挑戰(zhàn),燕十三與謝曉峰在殷紅的楓林里決斗。 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剩下是一片無邊的寂寞。 然而,古龍的世界雖蒼涼,卻絕不冷酷,因為這世界里有朋友。 古龍的人物雖孤寂,但并非與別人絕緣,他們的孤寂正是真摯友情的基礎(chǔ)。 友情,就像金色的陽光,普照著古龍的世界,使肅殺的秋天充滿了溫暖。 丙、嚶其嗚矣,求其友聲 兩個絕峰之間的最短距離是一條直線,但你必須有長腿才能跨越。 高處空氣稀薄,聲音不易傳播,唯一可以溝通兩顆絕峰上的心靈是友情,真正的友情。 尼采道:“古人認為友情是最崇高的情操,甚至比圣人最受贊美的性足自雄更為崇高?!雹?br> 古龍道:“朋友就是朋友,絕沒有任何事能代替,絕沒有任何話能形容——就是世上所有玫瑰,再加上世上所有的花朵,也不能比擬友情的芬芳與美麗。”⒅ 古龍不是不能寫愛情,但他更重友情、男子漢之間的友情。尼采說:“只有男子漢才能與男子漢并肩而立,沒有一個女人可以在男子漢心目中占最親密或最崇高的地位?!雹拙腿绯粝闼^:“世上沒有一個女人值得我為她冒生命之險,……為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多男人都會冒生命之險?!保ā讹L流盜帥》)古龍寫出很多莫逆之交,如“楚留香故事”的楚留香、胡鐵花、姬冰雁、張三;如《流星、蝴蝶、劍》的葉翔、孟星魂、石群;如《歡樂英雄》的郭大路、王動、燕七、林太平;如“陸小鳳故事”的陸小鳳、花滿樓、西門吹雪——這些相與為友的都是大丈夫,古龍的小說,就像一片古森林,但見參天喬木,并肩矗立,蒼勁雄偉,甚至藤蘿攀纏。 哲人阿里士多德說:“種種不同的友誼決定于我們對別人的態(tài)度,而這態(tài)度又似基于我們對自己的態(tài)度。……小人心中充滿了悔恨,我們由此可以看出小人甚至對自己都不友好,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并無可愛之處。”⒇ 有些人不能忍受寂寞,因為他受不了他自己,他的人生價值,來自別人的贊許,這些人當然會群結(jié)依偎,互相標榜。 古龍寫的絕不是這等朋黨,他寫的是摯友——他們性足,他們自雄,他們能忍受孤獨,他們的友情是內(nèi)心發(fā)出的陽光,除了使他們心靈溝通外,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或要求。 大丈夫可以赴湯蹈火去救朋友,但不會覺得自己在為朋友犧牲,也不會使受援的朋友覺得受了恩而有欠債之感,就像阿飛幾次冒生命之險去救李尋歡,還不惜擔負“梅花盜”的惡名,但他從未令李尋歡感到要謝他(《多情劍客無情劍》),這種友情充滿了古龍的小說。 以心交、以血交的朋友,并非一味縱容、憐慰,“在適當?shù)氖潞缶芙^對方的要求,正是真正友情的流露。”[21]西門吹雪在決斗之前求陸小鳳為他料理身后事,陸小鳳一口拒絕:“我不肯,只因你現(xiàn)在已變得不像我的朋友了,我的朋友都是男子漢,絕不會未求生、先求死的。”(《決戰(zhàn)前后》)——不用說,若西門吹雪有不測,陸小鳳定會照顧他的妻子。他開口相求,只顯出他心怯志衰,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陸小鳳若不設(shè)法助他恢復(fù)信心斗志,難道真希望為朋友收尸? 好朋友也是好醫(yī)生,不是同病相憐的伙伴。 大丈夫發(fā)現(xiàn)朋友有缺點,會直接指出,不稍隱瞞,因為他對自己的弱點,也不會隱瞞,因為他尊敬朋友,認為朋友也像自己一般堅強,能夠承當任何真相,能夠不斷改進自己。 但好朋友更尊重彼此的自主,他只會指出朋友臉上的污點,讓朋友自己去解決,他不會越俎代庖,擅自動手替朋友去抹掉它。 古龍常不經(jīng)意地描畫出極真摯的友情,但他刻意求工時,也會寫出病態(tài)的朋友,如《多情劍客無情劍》、《鐵膽大俠魂》的李尋歡。 李尋歡是個偉大的鐵膽大俠,也偉大得把真心相愛的未婚妻子林詩音讓給了朋友龍嘯云,使三個人都活在痛苦里。他這樣做,不但侮辱了林詩音,侮辱了自己,更侮辱了朋友——他根本看不起龍嘯云,認為他不配接受事實,只配接受施舍。結(jié)果龍嘯云當然明白了妻子原來是別人讓給他的,但米已成炊,他只有活在痛苦里,一輩子抬不起頭來。 李尋歡待阿飛也不見得比龍嘯云好。阿飛受林仙兒欺騙,李尋歡不設(shè)法讓阿飛看清林仙兒的真面目,讓阿飛自定行止,卻很偉大地犧牲自己去求呂鳳先,要他背著阿飛去殺了林仙兒。假如他偉大的計劃成功,阿飛便會像龍嘯云般悔恨一生了。幸而林仙兒尚能自衛(wèi),而阿飛也非龍嘯云可比。 阿飛是李尋歡的好朋友,但李尋歡一涉犯他的自主,他馬上警覺:“你以為你是什么人?一定要左右我的思想,主宰我的命運?”李尋歡若再走一步,必會濺血,“無論是你的血,還是我的血,都得用血洗清!”(《鐵膽大俠魂》) 與李尋歡相交真是非常危險,因為他走火入魔,完全忽略了朋友的自主和尊嚴,以為只要一味委屈自己、犧牲自己去干涉朋友的行徑,便偉大啊偉大!性格弱一點的人如龍嘯云遇上了他,被他毀了一生還得感激他偉大的恩惠,真倒了八輩子的窮霉。阿飛脫穎而出,不止在他能擺脫林仙兒,還在他接近李尋歡的同時,阻遏了李尋歡的侵蝕,這才是阿飛最堅強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