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性 5-HT 在攝取抑制劑(SSRIs)是 20 世紀 80 年代開發(fā)的一類新型抗抑郁藥物,其研制主要是基于對抑郁癥患者中 5-HT 功能的研究。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普遍存在大腦 5-HT 功能低下,SSRIs 的藥理作用則是通過抑制 5-HT 突觸前膜的再攝取功能,進而提高突觸間隙 5-HT 濃度,消除抑郁癥狀。 目前在臨床應用的 SSRI 類藥物有六種: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蘭及艾司西酞普蘭,大多數(shù)是速釋劑型。 在總體療效上,各種 SSRIs 之間不存在一致性差異,僅有少數(shù)采用 post-h(huán)oc 分析時才有差異。 臨床上,SSRI 速釋劑型最大的問題在于明顯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典型不良反應以胃腸道最多(特別是惡心、嘔吐),其次是頭痛和「振奮性」反應,如激動、焦慮和失眠。其中,帕羅西汀和舍曲林惡心的發(fā)生率稍高。 國內(nèi)一項研究顯示,抑郁癥患者在治療第 1 個月的胃腸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第 2-6 個月的 2-17 倍??傮w來看,報道氟伏沙明和帕羅西汀胃腸道不良反應的文獻數(shù)目是氟西汀的 2 倍、舍曲林的 4 倍和西酞普蘭的 8 倍。 總停藥率是最客觀的標準,因不良反應而停藥是具有臨床意義的標準(但它僅反映較嚴重的不良反應)。有研究顯示,SSRI 速釋劑型的不良反應是患者在治療早期脫落的最主要原因。 患者吃了藥,卻丟了胃口,醫(yī)生該怎么辦?對于臨床醫(yī)生來說,根據(jù)患者個體情況,選擇對胃腸道不良反應較少的藥物,對減少患者惡心、嘔吐發(fā)生率非常重要。 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觀看視頻,了解更多抗抑郁藥物治療的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