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可榮身耕可富; 飽諳世事慵開口; 身被名牽,樊籠雞鶩; 讀萬卷書,才寬眼界; 人莫欺心,自有生成造化; 莫戀浮名,夢幻泡影有限; 討人便宜,即是吃虧從此起; 說短說長,寧說人長莫說短; 煮粥煮羹,即無飯未嘗不飽; 座上有琴樽,燕來燕去皆朋友; 留福與兒孫,未必盡黃金白鐲; 腳不亂走,口不亂談,是快活事; 心地上無風波,隨遇皆青山綠水;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張本; 黃金至寶非為寶,廉潔不貪吾所寶;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撐天八根大柱; 口不含半粒,體不掛寸絲,來時如此而已; 仰不愧,俯不怍,戒慎戒懼,乃君子持身之本; 韶光去矣,嘆眼前歲月無多,可惜年華如疾馬; 風搖翠竹蒼松,看鳳舞龍吟,快心處令人骨化; 做事只一味鎮(zhèn)定從容,縱紛若亂絲,終當就緒; 性資即賦下愚,若再以懶添愚,則終身必不能結果; 清閑無事,坐臥隨心,雖粗衣淡飯,自有一段真趣; 石火耳,電光耳,有限韶華,豈可與草木同腐同朽; 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凡脫俗的趣味; 蝴蝶紛紛過花徑,盛則聚謝則稀,識世態(tài)之炎涼若是; 一絲一粒,皆天地化工,皆父祖苦創(chuàng),皆織女農夫辛力,當思如何報答; 五斗折腰,何如三餐滿腹,任我南園剪蔬、北郭種秫,哪管東方蓬萊、西域天竺; 石成金,字天基,號惺齋、覺道人、良覺居士,清初揚州人。他的生年,據(jù)其《傳家寶》初集卷一《俚言自敘》所署“乾隆四年(1739)仲春望日八十一歲天基老人石成金撰”,當在清順治十六年(1659),卒年不能詳考,約在乾隆初年。袁載钖稱其一生“為人長厚,每喜立言,曉示愚蒙,撰刻甚夥”。石成金自己亦云“著書九十二部,不啻數(shù)十虧言,流傳天下”。流傳下來的有《雨花香》、《傳家寶》、《笑得好》等。楹聯(lián)著述有《聯(lián)瑜》。
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凈。
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寫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
|
|
|
來自: 江山攜手 > 《對聯(lián)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