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點擊:44|時間:2015-08-26 10:10:02|
![]() 「遷善改過」,未講遷善之前,首先論改過。假如人的過失不改,縱使行善,也好比一個桶子破了兩個洞,再怎麼加滿水還是漏光了??追蜃诱f:「知恥近乎勇?!故紫戎雷约旱腻e誤在哪裡,再進而勇敢的改正錯誤。 我們腦子裡每天在想什麼?所重視的是什麼?我們與聖賢人比一比,看他們每天在想什麼,我們每天在想什麼,知道了差距才能跟上?,F(xiàn)代人不是去了解聖賢人想什麼,而是覺得聖賢人要與我想的一樣,這種錯誤的想法真的很嚴重,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看很多人寫《論語》新解,把《論語》重新解釋,硬是把孔夫子拉下來與他一般高,讓人看了著實難受。 現(xiàn)代人每天所想的,都離不開財、色、名、食、睡。每天想著誰沒有重視我,哪一家餐廳開張了,一定要去吃個痛快,哪裡剪頭髮特別貴又特別好看,現(xiàn)在影星穿哪個牌子的衣服,都是聊這些主題。而聊這些能開智慧嗎?聊這些,孩子的教育能成功嗎?所以,現(xiàn)在我們要換心、要換腦,要徹底改正過來,好好運用這個難得的人身。 孔夫子說他每天擔(dān)心四件事,一是「德之不修」,道德不能每天修養(yǎng);二是「學(xué)之不講」,一天不能好好講學(xué)利益眾人、利益學(xué)生;三是「聞義不能徙」,聞到正義、聞到善的東西不能馬上去做;四是「不善不能改」,自己有缺點、有過失時,沒有及時改正。所以,夫子每天想著提升自己,造福於人,想著每天行善改過,確實令我們汗顏,也令我們想要趕快見賢思齊。唯有像夫子這樣的態(tài)度,才能讓我們「德日進,過日少」,這樣功夫就能得力,時時活在「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的喜悅之中。 而改過要發(fā)三種心。所謂「君子立志長,小人常立志」,君子一旦立定志向,終生不改,所以夫子「十有五而志於學(xué)」,志於學(xué)之後就堅持到底,所以夫子「三十而立」。夫子花十五年成就學(xué)問的根基,我們要花多少年?一定要勇猛改過。
(恭錄自蔡禮旭老師講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