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騰代遠,黃公略領(lǐng)導(dǎo)湘軍獨立第五師第一團等部于湖南省平江城起義。平江起義主力部隊是彭德懷率領(lǐng)的湘軍獨立第5師第1團共2500余人,步槍1500支,重機槍4挺,迫擊炮1門。另該師第3團第3營(起義后又逃跑了)及師的隨營學(xué)校。起義后的第三天,部隊即奉命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五軍第13師,彭德懷為紅五軍軍長兼13師師長,滕代遠任軍黨代表兼師黨代表,鄧萍任軍參謀長。下轄1、4、7團及1個特務(wù)連,1個機槍連,1個炮兵連,共約2000人。序列如下: 軍長兼第十三師師長: 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 原名彭得華,湖南湘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三師黨代表: 騰代遠(1904年11月2日~1974年12月1日 湖南麻陽人) 軍參謀長 鄧萍(1908年~1935年2月27日 四川自貢富順人,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xué)校,在遵義戰(zhàn)役中犧牲) 政治部副主任:張榮生 (?~1928年 犧牲) 軍委書記:騰代遠(1904年11月2日~1974年12月1日 湖南麻陽人) 第1團 團長:雷振輝(?~1928年 想殺彭德懷,被擊斃) 黨代表:李燦(1901年1月1日~1932年 原名李文彬,字炳昭。 被俘犧牲) 第4團 團長:陳鵬飛(潛逃回家) 黨代表:黃公略(1898年1月24日~1931年9月15日,原名礎(chǔ),字漢魂,湖南湘潭湘鄉(xiāng)縣人,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黃埔第三期高級班,在吉安東固六渡場遭敵機襲擊犧牲) 第7團 團長:黃純一(1905年~1928年7月27日 湖北黃岡人。又名宴如,學(xué)名勃。黃埔高級班,犧牲) 黨代表:賀國中(1904年~1929年6月 湖南婁底人 在攻打安福縣城時犧牲) 特務(wù)連 連長:李力(?~1928年 犧牲) 1928年8月,紅五軍在紙坊改編,撤消團建制,各團改編為大隊,計下轄第一大隊,第二大隊,第三大隊,第四大隊和第五大隊共五個大隊另一個特務(wù)連,軍部序列未變,當(dāng)時合計約1000人。序列如下: 第一大隊 大隊長:李玉華 (叛逃) 第二大隊 大隊長:黃公略(1898年1月24日~1931年9月15日,原名礎(chǔ),字漢魂,湖南湘潭湘鄉(xiāng)縣人,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黃埔第三期高級班,在吉安東固六渡場遭敵機襲擊犧牲) 第三大隊 大隊長:賀國中(1904年~1929年6月 湖南婁底人 在攻打安福縣城時犧牲) 第四大隊 大隊長:雷振輝 (?-1928年 想殺彭德懷,被擊斃) 第五大隊 大隊長:李燦 (1901年1月1日~1932年 原名李文彬,字炳昭。 被俘犧牲) 1928年9月,紅五軍5個大隊與地方的赤衛(wèi)隊混編成立了3個縱隊另一個特務(wù)大隊,合計11個大隊,約3000人,序列如下: 軍長: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 原名彭得華,湖南湘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騰代遠(1904年11月2日~1974年12月1日 湖南麻陽人) 政治部副主任 張榮生(生平不詳,犧牲) 參謀長:鄧萍 (1908年~1935年2月27日 四川自貢富順人,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xué)校,在遵義戰(zhàn)役中犧牲) 第一縱隊 縱隊長:孔荷寵 (1896年~1956年8月,湖南平江人,1934年叛變,解放后被抓,死在獄中) 黨代表:胡筠(女)( 1898年—1934年4月 湖南平江人,黃埔六期,肅反被殺) 第二縱隊 縱隊長:黃公略(1898年1月24日~1931年9月15日,原名礎(chǔ),字漢魂,湖南湘潭湘鄉(xiāng)縣人,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黃埔第三期高級班,在吉安東固六渡場遭敵機襲擊犧牲) 黨代表:張啟龍(1900年4月~1987年6月3日 曾用名張復(fù)生、佐平,湖南瀏陽人。) 第三縱隊 縱隊長:賀國中 (1904年~1929年6月 湖南婁底人,黃埔軍校高級班,在攻打安??h城時犧牲) 黨代表:劉崇義 (生平不詳)隨后根據(jù)湖南省委指示,由黃公略率第2縱隊堅持湘鄂贛邊區(qū)的斗爭,彭德懷、滕代遠率一、三縱隊約800人到達井岡山,12月10日同紅四軍會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