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半夏厚樸湯類方證 半夏厚樸湯: 半夏一升,厚樸三兩,茯苓四兩,生姜五兩,干蘇葉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折現(xiàn)代量:半夏130,厚樸45,茯苓60,生姜75,蘇葉30。 水1400ml,煮取800ml,每次200ml,每日4次。 方解:此小半夏加茯苓湯更加厚樸、蘇葉消脹行氣之品,并以生姜、蘇葉溫中化飲解表,故治外邪里飲證胸滿悶、惡寒而見咽中如有炙臠者。如以蘇子代蘇葉治療寒性咳嗽更良。 原文解讀:《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5條: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咽中如有炙臠,指咽中如有炙肉黏著,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即自覺的一種神經(jīng)癥,多指咽喉部位病變,為外邪里飲所致,故以本方治之。 方證要點:本方是外邪里飲的太陽太陰合病證;以痰飲氣結(jié)所致胸滿、咽堵,咳逆為主證。本方證不限婦人,男人亦多有。本方的應用不不限于此證。若以咽中不利和胸悶滿為目的,可活用于不定的神經(jīng)癥均有良效。胡希恕用本方治一老婦人,經(jīng)常眩冒,發(fā)則但臥不能起,胸悶咽塞,不能進食,口舌干燥,與本方加生石膏獲速愈。又本方開胃進食,消脹止嘔,用于胃病的機會亦多。他如傷風、咳嗽適證加桑皮、瓜蔞、橘皮、杏仁之屬亦有捷效。 胡希恕認為,半夏厚樸湯合橘枳姜湯治療梅核氣感胸中滿悶氣憋,咽喉氣塞滿,喉中感覺干,還老是發(fā)癢,咽喉老是不利落,憋的慌,兩方合用效果好。 本方是降逆化痰的代表方,后世用于梅核氣。馮老多用于痰飲氣結(jié)所致的咽癢、咳逆、胸滿,療效十分顯著。此外,馮老以蘇子代蘇葉治療虛寒性咳喘、咽喉不利,療效可靠。 讀后感悟:本人用此方治療以下幾種?。?、感冒后遺留的寒飲咳嗽,咽癢;2、慢性咽炎見胸滿、咽堵、異物感;3、慢性胃炎所致的上腹脹滿、納差;4、合橘枳姜湯治療咽異感癥所致的胸中滿悶氣憋,咽喉氣塞滿,喉中感覺干,還老是發(fā)癢,咽喉老是不利落,憋的慌。 臨床驗案錄: 1、半夏厚樸加杏仁杷葉桔梗甘草湯方證 幼兒感冒案 薛某,男,4歲,2011年10月6日診。 昨日外出活動大汗出后,咳嗽,流涕,咽喉中有痰聲,口中和,晚上入睡時見頭汗出,大便可,苔白膩,脈細滑。 辯六經(jīng)屬太陽太陰合病,辯方證為半夏厚樸加杏仁杷葉桔梗甘草湯方證。 清半夏15,厚樸10,茯苓12,蘇子10,杏仁10,炙杷葉10,桔梗10,炙甘草6,生姜15。2劑,水煎服,2日1劑。結(jié)果:上方服2劑??人砸眩魈橐选?BR>按:咳嗽,流涕,苔白膩、脈細,屬太陽太陰合病里寒痰飲上犯,治以化飲降逆,為半夏厚樸加杏仁杷葉桔梗甘草湯方證。 半夏厚樸加杏仁杷葉桔梗甘草湯方證,馮老亦多用于治療咽喉部位病變,為里虛寒,痰氣郁滯,咽喉不利,胸滿咳逆。對于表證不明顯的寒性咳嗽,馮老喜用蘇子代蘇葉治療虛寒性喘咳、咽喉不利等,臨床應用屢驗。 方證分析:半夏厚樸湯溫化痰飲降逆,合杏仁、杷葉降逆祛痰止咳;咳嗽常伴咽癢,咽喉不利,杷葉降逆祛痰、利咽喉,對咽癢效好。桔梗清熱利咽,排痰排涕,合甘草、生姜取桔梗湯、排膿湯之意,一是利咽,二是防化膿之變,馮老多用于咳嗽、咽痛、濃痰、流涕癥。 馮老關(guān)于盜汗的認識:盜汗為陰虛,習認為常,殊不知,太陽陽明合病所見盜汗亦為不少,尤多見于小兒。小兒外感盜汗提示:有表證在,而又非單純表證,往往合病陽明證?!秱摗?01條示:“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fā)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悟出。小兒外感易呈太陽陽明合病。 讀后體悟:本案咳嗽、流涕屬太陽表證,一般認為須用宣肺解表藥麻桂蘇葉類,馮老治此病徑用半夏厚樸加杏仁杷葉桔梗甘草湯,因本案表證不重,方中生姜既可散寒解表,又可化飲止咳,足可勝任。故本方治風寒挾飲咳嗽,流清涕,咽喉不利等癥效好。并認為杷葉降逆祛痰,利咽喉,對咽癢咳嗽效好。 咳嗽案: 穆某,女40歲,2011年3月2日。 訴去冬咳嗽至現(xiàn)在,有痰,早上色黃平時色白,咽癢,鼻微塞,天冷時會誘發(fā)鼻竇炎,口中和,無發(fā)熱惡寒,二便可,納可,舌淡苔白,脈弦細。 辯六經(jīng)屬太陽太陰里寒挾飲證,辯方證為半夏厚樸加杏仁杷葉桔梗甘草湯方證。清半夏15,厚樸10,茯苓12,蘇子10,杏仁10,炙杷葉10,桔梗10,炙甘草6,生姜15。7劑,水煎服,日1劑。結(jié)果:服藥期間咳嗽明顯減輕,后來出差停藥又有反復。 按:本案鼻塞、鼻癢、咳嗽為仍有表證。 痰黃僅僅見于早晨,為痰飲暫時化熱表現(xiàn)出一時性的痰黃,咽癢為痰飲刺激咽喉所致,口中和見于太陽太陰。舌淡苔白,脈弦細為里虛寒飲之象。 臨床上咳嗽、痰、咽癢這三組癥狀,往往同時出現(xiàn),三者之中實際是以病理產(chǎn)物痰飲為核心,治痰飲當以“溫藥和之”,說明痰飲產(chǎn)生的基礎(chǔ)是虛寒,治用溫化痰飲、降逆止咳,用生姜、杏仁以解表,半夏厚樸加杏仁桔梗甘草湯方的治療機理恰好如此,所以療效顯著。 讀后體悟:“臨床上咳嗽、痰、咽癢三組癥狀同時出現(xiàn),實際是以痰飲為核心,治當‘溫藥和之’,用半夏厚樸加杏仁杷葉桔梗甘草湯溫化痰飲,降逆止咳”。本案中用生姜、杏仁以解表。本型咳嗽臨床最常見,本案方臨床也最常用。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余澤運醫(y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