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本文來自第十一屆愛和自由公益巡講(哈爾濱站)孫瑞雪老師的講座現場一位媽媽的記錄。雖只取了那一句句獨立的話,但字字珠璣,每句話都直入人的內心,哪怕我們只記得其中一句,也能幫助我們在養(yǎng)育的過程中多一份覺知,多一份愛! 
演講者:孫瑞雪
    - 
    一個猴子,如果幼年時沒有足夠的愛和玩耍的時間的話,它就永遠失去了做猴王的機會。 
- 
    打孩子不在于疼,比疼更深的傷害是羞辱。你羞辱他,你就如愿以償地看到他的崩潰。 
- 
    如果你愛一個孩子,他的眼睛里就不會有恐懼,他就能看到這個世界的真相。(一葉障目,情緒會蒙蔽孩子的眼睛,使他不見泰山。) 
- 
    叫孩子起床時,你說:“快點快點,要遲到了,我要被領導罵了!”你在把焦慮傳達給孩子,他的早晨就是焦慮的。你試著用手揉揉他的肚子,親親他,抱他起來,你可以讓他的早晨是充滿愛的。 
- 
    在孩子上學時,給他一個擁抱,對他說:“媽媽愛你,照顧好自己!” 
- 
    對孩子來說,愛是通過肌膚不斷地來完成的。經常觸摸孩子,觸摸時要把愛的意念放在手上。如果一個人愛足夠的話,身體的松弛感就足夠。 
- 
    0-18歲需要無條件的愛,需要體驗愛。 
- 
    愛長在孩子的細胞里,他對誰都會友善。 
- 
    愛是身體的、心理的、精神的、靈魂的感覺。 
- 
    靈魂的愛,是人和人最深刻的連接,兩個人的雙目一相接,什么話都無須說,內心就會相融為一體。 
- 
    沒有規(guī)則的愛都是虛假的愛。 
- 
    愛就要做一件事:“接納他原來的樣子!” 
- 
    愛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你的愛讓他知道他自己是誰。 
- 
    愛他、支持他,讓他走到哪里都不怕。 
- 
    人類的愛是關注人不斷體驗和成長的過程和經歷。 
- 
    愛不是口號,所有的愛都在細節(jié)上。 
- 
    愛是一種體驗和經歷過的真實存在。 
- 
    愛足夠的孩子,安寧而充滿活力。 
- 
    無條件的愛,可以讓孩子生存;有條件的愛,是為了讓孩子生計。 
- 
    善待我們共同的孩子,用愛來創(chuàng)造我們的生活。 
 
 
嬰兒一出生,就是靈魂之愛。
知道月嫂為什么都很圓潤么?那都是被孩子滋養(yǎng)的。
你把孩子放到別人那里去睡,看似你可以很好的睡眠,殊不知你錯過了多好的被滋養(yǎng)的機會。
一個新生的孩子,一顆完美的靈魂,她在你身邊,是她在眷顧你。
老師收拾孩子?別傻了,孩子是你的,要永遠護著他。你不保護他,就絕不會有人保護他。
老師看你護著孩子,他就不敢繼續(xù)放狠收拾孩子。但老師看到你收拾孩子,他就更肆無忌憚了,他覺得他的收拾是對的。
對老師說:“無論我的孩子如何,我們來承擔一切后果,但你不能罵他,收拾他!”
你不允許別人侵犯你的孩子,他不允許別人侵犯他的孩子,只要大家都這樣做,創(chuàng)造一種文化,就可以改變暴力合理的情境,生活就發(fā)生了改變。
要體諒孩子的內在,老師收拾他,你再收拾他,孩子還要不要活了?
在家里被父母罵,在外面被別人壓制,這樣的人,到老都沒有力量幸福。
你要保護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你的孩子。
這個世界很無奈,我們能做的很少,一個人什么都改變不了,但我可以保護我的孩子,這個你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