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期5天的訪華行程中,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宣布,將投入1000萬英鎊,以使更多的英國孩子能夠在學校里學習漢語課程。這一投資決定背后是雄心勃勃的計劃:到2020年,英國畢業(yè)生中掌握漢語的人數(shù)可望增加5000名以上。為何英國人如此熱衷漢語? 據英國大使館消息,正在中國訪問的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9月22日宣布,將撥款1000萬英鎊用于在英國學校中推廣漢語課程,包括為英國全國范圍內的國立學校雇傭及培訓漢語教師。到2020年,英國學生中掌握漢語的人數(shù)將增加5000名以上。 “投資計劃將使更多年輕人有機會學習一門在我們日益全球化的經濟中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語言?,F(xiàn)在我在中國的目的就是使我們兩國在經濟和文化上的聯(lián)系更密切,而這項投資決定是我們致力于促進兩國經濟增長的另一明證?!眴讨?奧斯本表示。 漢語太難學 老師不好考 根據官方的數(shù)字顯示,2012年只有2541名學生參加了漢語的GCSE考試,但在2012年參加了西班牙語的GCSE考試卻有72,606人。 英國駐華使館數(shù)據稱,2014年,在英國僅僅有2%的國立小學和5%的國立中學為學生們開設漢語課程。英國政府認為,新的投資決定將大大提高學校中教授的漢語課程的質量和數(shù)量,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學習這門重要的語言。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之所以僅有少量學校開設漢語課程,是因為英國學生認為中文實在太難了。10歲的凱瑟琳曾經學過一段時間中文,最后還是選擇了法語。她認為“中文的發(fā)音非常難學,因為有不同的聲調,所以比英語難學四倍”。 “比較容易的是數(shù)字的學習,我已經忘記了很多漢語詞匯,但是我會用中文從1數(shù)到10。”凱瑟琳說。 而英國在漢語教學上的師資力量一直缺乏。很多優(yōu)秀的中文老師因為嚴格的教師資格證望而卻步。因為要進入英國的中小學系統(tǒng)教漢語或其它語言,必須經過英國政府的GTP項目招聘,然后到學校經過一年的帶薪培訓,達到33項考核標準,才能取得英國的教師資格證QTS。有了這個證書,才能通過培訓期間的導師幫助或自己申請學校,最終才有在英國中小學教書的機會。這就導致了很多公立中小學沒有能力提供中文教學。 而在英國利茲大學中文學講師威特曼博士看來,漢語學習對孩子來說不是那么困難的事情,因為“漢語是講究音律的,非常容易被模仿和用童謠,唱歌來學習,雖然有人一直在詬病中國教育是死記硬背,但是對孩子來說,加強重復還是很有效果的”。 中產以上階層更愿學漢語 雖然無法在免費公立學校打下漢語學習的基礎,但越來越多的英國商務人士和中產階級已經意識到了漢語的重要性。據英國廣播公司早前的報道,倫敦市長約翰遜的弟弟麥克斯·約翰遜就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普通話。 麥克斯·約翰遜專門到北京學了九個月,成果顯著:他幫著市長大哥成功砍價,在北京購買了幾套感覺還不錯的西裝。而時任英國駐華大使的吳思田也曾表示,自己的兒子就在中國學習漢語。 有數(shù)據統(tǒng)計,英國私立中小學開設漢語教學課的比例已經上升到了45%。位于倫敦西部伯克郡的惠靈頓公學是英國歷史久遠的著名私校之一,2012年6月中國語言中心正式落成,目前各年級都設有中文課程。 學漢語盼增加競爭力 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是由于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將中國當作影響未來世界經濟走向的決定力量。節(jié)目的制作人也認為讓孩子學好漢語是為了讓他們長大以后能更好地適應世界,參與商業(yè)競爭,而不是被拋到腦后。 美國著名投資銀行高盛認為中國將在2027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這也使得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成為英國工人渴望擁有的一項技能。現(xiàn)在在英國已經有很多學校在提供傳統(tǒng)的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的課程的時候也開始在中學畢業(yè)考試中提供漢語考試。 威特曼博士也認為,現(xiàn)在學習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西方語言,已經不是那么有用了,只有在旅游的時候有點用,在商務領域中還是學習漢語比較實用。 英國教育部部長尼基-摩根認為,中英關系是中英兩國不斷成長的經濟的關鍵組成部分,這也是英國需要更多的擁有不同背景的年輕人能夠有機會學習漢語的原因。 “向學生們教授這些重要的語言技能可以確保他們離開學校的時候不僅僅擁有出色的教育背景,而且已經做好準備投身全球競爭的大潮中?!?尼基-摩根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