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下面這則材料,按要求作文。 爬上一個高高的架子,孩子說:“我上去了,您把梯子抽走,我就下不來了?!备赣H說:“放心吧,兒子,相信我?!焙⒆优郎先?,洛克菲勒把梯子抽走了。兒子說:“您為什么騙我?”父親說:“我要讓你記住,一切靠自己,不能指望任何承諾。自己跳下來吧……”不愧是洛克菲勒的兒子,孩子躊躇再三,閉著眼,流著淚往下一躍,帶著一肚子的委屈、憤懣和仇恨。洛克菲勒張開雙臂把孩子穩(wěn)穩(wěn)地接在懷里。孩子詫異地睜開眼睛。父親撫摸著兒子的頭,柔聲地說:“我要讓你記住,這世上如果連父親都不能相信,還能相信誰呢?” 例文一: 相信自己,相信別人 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別人; 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材料中洛克菲勒的兒子生性多疑,他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給兒子愛,以使之對人產(chǎn)生信任,能名既相信自己,又能信任別人。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看似是不可統(tǒng)一的矛盾雙方,但二者卻有統(tǒng)一的一面,它們正如我們的左臂與右臂,缺一不可。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我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別人。 相信自己,是對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對自己能力的贊同。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誰呢?當自己有著清醒理智的認識時,就應(yīng)當“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很多時候,我常常不能這樣控制自己,當自己的工作受到別人質(zhì)疑的時候,首先的反應(yīng)是很惱火的,真恨不得立馬跟他對質(zhì),我有哪里做得不對,可是經(jīng)過嚴重的思想斗爭之后,還是壓住自己了,只能從自己身上去找毛病。 然而,凡事都有限度,“過猶不及”。我們在相信自己時,也要相信別人。這是由事物的多變性與自我局限性決定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目光被禁錮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nèi),“鼠目寸光”而又“自以為是”。這時別人多角度的觀察、評價更具客觀真實性,我們要相信別人。唐太宗接納魏征等人的進諫,于是有了開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墻、廣積糧”的建議,于是也國泰民安。相反,那頑固的馬謖置王平忠言于不顧,自認為“熟讀兵書”,結(jié)果痛失街亭,丟掉性命。別人的意見有時是好的,有時則不是,我們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是明智之舉。 石油大王也一定知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不能夸口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亙古不變的真理;但同時,也沒有人一無是處,所以他要讓兒子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在“胸有成竹”時相信自己,在“迷茫悵然”時相信別人,讓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補充,你會擁有精彩的人生。 例文二 以人為鑒知得失 古代的大部分帝王,對待忠心耿耿進諫的忠臣,往往表現(xiàn)出不可思議的殘暴。就連一代明君唐太宗,有時也對逆龍鱗的魏征恨得咬牙切齒。 【亮點透視】這是一篇以理取勝的優(yōu)秀作文,語言靈活多變,富有自由靈動的色彩。文章開頭擺出看法,引入事例,說明人們“想聽意見,只能聽到贊歌”這一現(xiàn)象。接著闡述我們?yōu)槭裁匆犎e人的意見。文章語言簡練,重點突出;恰當?shù)囊酶怪行牡玫酵怀?;文末運用修辭,使文章的收尾顯得簡潔有力。 例文三 今天,“張揚個性”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真正需要提出自己的主張,并堅持自己的主張時,我們卻往往猶豫了,彷徨了,退縮了,放棄了。 例文四 例文五 相信自己和聽取別人的意見就如一棵同株相連的熏衣草,誰離開誰都活不了。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們不僅要相信自己,擦亮自己的鋼槍,吹響自己的號角,更應(yīng)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直奔成功。 我們只是一味地盲從他人,必將庸庸碌碌地過去此生.就拿當年盛行于美國的“淘金熱”來說吧.當年那么多人一股腦兒地擠向那埋藏金子的地方,卻不能夠自信,相信自己憑自己的雙手也能成功,獲得真正屬于自己的“金子”.但是,同樣有少數(shù)人不盲從他們,這些人自己相信自己,走自己的路,終于取得了成功.這些人思考:那些爭著去淘金子的人,必定要過那條河,如果我們?nèi)プ龃纳?則一定會發(fā)大財.他們就是這樣自信地走向成功的. 從古至今,沒有自信怎么會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沒有自信怎么會有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沒有自信信怎么會有霍金的《時間簡史》...... 總之,自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我們絕不能夜郎自大,一味屏棄別人真誠正確的意見。 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如果不是在自信的基礎(chǔ)上,更注意接受其老師的正確意見與教誨,會有今天的成就嗎?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如果不是在堅守自信的基礎(chǔ)上,更注意接受別人真正正確的意見,會有今天的驕傲嗎?中國女排如果不是在充滿自信的心理上,虛心聽取教練的正確意見,會有今天的橫掃勁敵,七連冠嗎?...... 歷史的敲響: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是相輔相成的。 當然,聽取別人的意見絕不是盲從別人,應(yīng)該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當今社會上一些人肆意模仿那些偶然明星,不顧一切的追循潮流與時尚,他們不相信自己,不以自己為美,反把別人當成自己美的楷模,結(jié)果弄的自己整天心神不寧,不甘以自己真正的面貌來生活。他們的人生會快樂嗎?我想未必,他們過于菲薄自己,依賴別人了。 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一枚硬幣的兩個面,就像一條船的槳和風帆,誰離開誰都不復存在。 同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人民在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既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在黨的英明領(lǐng)導下一定能夠最終完成社會主義的偉大復興,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也要善于虛心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善于借鑒吸收一些先進國家的正確經(jīng)驗,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yè)踏步前進。 朋友!你是否也在迷茫也在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到底應(yīng)該聽從誰的意見。朋友!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擦亮眼睛,帶著屬于自己的思緒自由飛翔著屬于自己的思緒自由飛翔,讓我們瞄準前方,在自信的腳踏實地的邁步中,去虛心聽取別人的采納別人正確的意見,擺渡好自己的人生小船,駛向前進的彼岸。 【亮點透視】文章依次把“自信”和“納言”喻為:一棵同株相連的熏衣草;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一只船的槳與帆,比喻貼切,又恰如其分地說明了兩者的辨證關(guān)系。“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是相輔相成的?!敝挥小澳_踏實地的邁步”“采納別人正確的意見”才能“駛向前進的彼岸”,分析深刻、透徹,思辨性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