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帶給你的不止是恐懼、震驚、害怕和淚水,關(guān)于9.11,你一定要知道以下2則溫情的故事。 故事一:關(guān)于達美航空公司15號班機乘務員的回憶 9.11恐怖襲擊當天,布什下令一切民航飛機作出著陸回應,命令空軍擊落那些對于著陸命令沒有反應的商用飛機。國內(nèi)航班紛紛就近落地,加拿大的三大機場成為大批飛往美國的國際航班的備降主場:溫哥華機場成為亞洲航班的備降機場,哈利法卡斯和甘德機場成為來自歐洲航班的主要備降機場。
達美航空公司一架從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飛往美國亞特蘭大的班機當時的備降機場為甘德機場。 根據(jù)機組乘務員的回憶:當我們正準備降落時,另一個訊息從亞特蘭大傳來,告訴我們在紐約地區(qū)有恐怖行動。幾分鐘后,我們知道是劫機事件。 飛機停在機坪上后,沒有人準許下飛機,機場的人也不準接近任何一架飛機,只有機場警察偶而過來查看一下,隨即到下一架飛機查看。幾個小時之后,有更多的飛機降落,甘德總共停了53架從世界各地來的飛機,其中27架是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
同時,一些消息從機上的收音機傳來,我們聽到有飛機撞進紐約的世貿(mào)大樓及華府的五角大廈。乘客嘗試用手機聯(lián)絡親人,但都無法接通,有些因為加拿大不同的通訊系統(tǒng),有些是接線生告訴他們打往美國的線路被阻擋或忙線中。
那天傍晚,有世貿(mào)大樓倒塌及第四個劫機墜落的消息傳來。這時,每一位乘客都在驚恐后感到精神及肉體上的疲憊,當我們往窗外看其他那52架被困的飛機時,也理解我們不是唯一受困的一群人。 晚上6點,甘德機場通知明天11點輪到我們下機。乘客們不是很高興,但也無奈,只好準備當晚夜宿在機艙里。機上有一年輕婦人懷胎33周,我們特別細心地照顧她。除了不舒適的睡眠之外,倒也一夜無事。 9月12日上午10時30分,我們下了飛機,幾輛車拉著我們前往候機樓,接受移民局及海關(guān)檢查之后,在紅十字會報到。 機組被送到一個小旅館,我們不知道乘客被安置在哪里。紅十字會告訴我們,甘德鎮(zhèn)有10400人口,現(xiàn)在要照顧被迫來到的10500乘客。我們被告知好好在旅館休息,等機場開放會通知我們。
24小時之后,我們才從旅館的電視里了解美國境內(nèi)發(fā)生恐怖攻擊的部分信息。漫長等待的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甘德鎮(zhèn)的人們極其友善,他們稱呼我們是“飛機客”。他們的招待真是無微不至,我們開始深入了解這個小鎮(zhèn),也著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 兩天后,我們收到通知并被接回甘德機場。在機艙里,機組人員與乘客又匯合了,我們了解了這兩天他們簡直不可思議的境遇。 甘德及其鄰近75公里范圍內(nèi)的鄉(xiāng)鎮(zhèn),關(guān)閉了所有的高中校園、會議廳、旅社及其他大型的集會所。他們把這些地方全改成臨時住所給這批受困的旅客,安置品有帆布床,有睡墊及枕頭。
所有的高中學生被要求做志愿者來照顧這些“飛機客”,我們機上的218位乘客被安置在路易斯港的一個高中校園里,離甘德鎮(zhèn)大約45公里。女乘客被安置在婦女區(qū),她們的意愿受到尊重;有家庭的被安置在一起;所有年長的都被帶到私人的住家里。 記得那位懷孕的婦女嗎?她被安置在一個全天候緊急照護診所對街的私人住家里,那里有牙醫(yī)及男女護士留守。
每人被允準一天打一次電話或?qū)戨娻]到美國及其他世界各地。那一天,乘客被安排去做個小旅游,有人被帶去游覽湖泊或港口,有人去當?shù)厣诌h足,鎮(zhèn)里的面包店替客人烘培新鮮的面包。 當?shù)厮凶魷蕚淞耸澄锼偷綄W校,有人被帶到他們想要去的餐廳享受美味的餐點。因為行李都還在飛機里,每一位乘客都得以到洗衣店去換洗衣服。幾乎乘客所有的需求都受到尊重與滿足。 當乘客告訴我們這些故事時都哭了。最后,他們被告知美國的機場都開放了,他們立刻被送到甘德機場,沒有一位乘客被遺漏或遲到。當?shù)氐募t十字會知道每一位乘客的班機、啟航時間及他們的目的地,一切都安排得十分順暢完美。
這簡直讓人無法置信,當所有乘客回到機艙,好像他們都去了一趟游輪之旅。每一個人都彼此認識,且互換各人的遭遇故事,大家都在比誰有更快樂的時光。我們回亞特蘭大的班機,好像是一架開派對的專機似的。機組人員被晾在一旁,一切都發(fā)生得太令人驚訝了。 乘客的心都連接在一起,彼此以小名互稱,互換聯(lián)絡電話、地址及郵電。然后,一件很不尋常的事發(fā)生了。 一位乘客走向我,問他可否用麥克風宣布一件事。我們從不曾答應過這種事,可這次不同于以往。我說:“當然可以?!庇谑墙唤o他機上的麥克風。他向所有的乘客說明,過去這兩天大家的遭遇,以及鎮(zhèn)民的好客……接著他說想做一件回報該鎮(zhèn)鎮(zhèn)民的事。
他說他想以“達美15” (我們航班的號碼)的名義成立一個基金會,其目的是要提供獎學金給路易斯港高中的學生,他呼吁其他乘客響應并捐款。當捐獻的紙條載明金額、姓名、電話及地址回傳到我們手上時,總數(shù)已超過一萬四千美元。 這位先生是來自維吉尼亞州的醫(yī)師,他答應捐出相同總額的錢,并將此提案轉(zhuǎn)給達美航空公司,請他們也參與這項光榮的行動。接著,他便開始著手辦理推動基金的行政工作。 最后這個基金總額超過了一百五十萬美金,幫助了134位學生接受了大學教育。 (9.11之后,甘德一條不起眼的公路邊上,立著一座不高的石碑,上面寫著:獻給無私奉獻的志愿者和他們的家人,你們是我們社區(qū)的寶貴財富!但另一側(cè)的碑文卻是:悼念死于恐怖襲擊、特別是死于9.11事件的所有男人、女人及兒童!除此之外,當?shù)卦贌o別處紀念碑。民眾說,幫助“飛機客”那是應該做的,不必宣揚。) 故事二:不能忘記的華裔乘務員——鄧月薇
“我是第011次航班的3號乘務員,我的名字是貝蒂-鄧。我們的1號乘務員被刺傷,乘務長被刺傷,我不知道是誰刺的。我們現(xiàn)在甚至不能去商務艙,因為在那里沒辦法呼吸,我想有劫機者在那里,可能已經(jīng)堵住了去那里的路,無法給駕駛艙打電話。您還在聽嗎……” 2004年1月,美國9.11事件聯(lián)邦調(diào)查委員會在一次聽證會上播出了鄧月薇在航班被劫持后與航空公司地面人員長達20多分鐘的對話錄音,鄧月薇的聲音反復出現(xiàn),觀眾驚訝于一個女性在危險面前竟然能夠表現(xiàn)地如此鎮(zhèn)定自若。
45歲的鄧月薇在從恐怖分子強行闖入駕駛艙起至飛機撞到世貿(mào)中心北樓之間的25分鐘內(nèi),避開恐怖分子視線,通過機上的航空公司內(nèi)部電話與地面指揮中心的同事保持聯(lián)系。 她向地面報告說,機內(nèi)出現(xiàn)了5名劫機者,他們在靠近駕駛室的商務艙內(nèi)噴灑了一種氣體,使人無法進入。在她的通話過程中,還可聽出飛機上的其他乘務員在機艙內(nèi)來回跑動,為鄧月薇傳遞信息。
鄧月芳說,妹妹的通報電話使美國政府決定關(guān)閉全美的機場,這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9.11”事件發(fā)生10天后,舊金山市長布朗將9月21日命名為“舊金山鄧月薇日”。 最后小編找了一部9.11紀錄片,聽親歷者講述!雖然有點長,但值得一看!
文章來自于《翼生活》,有刪減,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