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懿跟曹丕一樣著急,他現(xiàn)在早已不擔任文學掾了,但和曹丕依然保持著親密關系,司馬懿知道在曹操的時代自己不可能有大作為,他把所有的寶都壓在了嫡長子曹丕身上,所以他決不能放任曹丕在這場奪嗣之戰(zhàn)中敗落。 從一開始司馬懿就把自己綁上了曹丕的戰(zhàn)車,雖然在曹操面前司馬懿永遠是人畜無害的摸樣,但在曹操背后,司馬懿的真實身份是曹丕集團的核心智囊,一直為曹丕出謀劃策。 忙著站隊伍的人當然不止司馬懿一個人,經(jīng)過一番艱難的抉擇,曹丕和曹植身邊各自聚集了一批朝臣,斗爭漸漸浮出水面。 曹丕集團的核心成員是被稱為“太子四友”的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四人。 這四個人都不是一般人物。 吳質,兗州濟陰人,是太子四友中最聰明的人,曹丕首席謀士,在奪嗣之戰(zhàn)中,曹丕的許多計謀都是來自于吳質。 不過和所有聰明人一樣,吳質最大的毛病就是思維太活躍,想一出是一出,高智商低情商。 一個發(fā)生在幾年后的故事最能反映吳質低劣的情商:公元220年,吳質和朱鑠以及當時的上將軍曹真一起吃飯。酒至半酣,吳質就開始發(fā)人來瘋了,居然現(xiàn)場排了一出關于胖子和瘦子的戲文,嘲笑曹真長得肥,朱鑠長得太瘦。 曹真當場就發(fā)飆了,拔出劍指著吳質鼻子罵:“你小子活膩味了吧!”一時劍拔弩張。老將曹洪連忙起來打圓場,對吳質說:“小吳啊,你這樣就過分了吧,如果你的戲文里一定要把胖子說成是曹真,那就該把那個瘦子說成是你自己,這樣好歹說得過去些?!?/p> 誰料吳質一點面子都不給,繞開曹洪指著曹真鼻子罵:“你個小癟三不過是一塊爛肉而已,我吳質吞你不用搖喉,嚼你也不用搖牙,你囂張個屁?” 連朱鑠都看不下去了,“都別吵了!”拔出寶劍一劍砍在地板上劃出一道火花。 看著朱鑠殺氣騰騰的樣子,吳質這才安靜下來。 這就是吳質的情商水平,雖然吳質計謀多段,但畢竟太過張揚,曹丕還需要一些老成持重的人。 陳群就是這種人。 陳群,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人,汝潁士族集團的領袖人物。和汝潁集團的另一位領袖荀彧一樣,陳群也是以看人精準,判斷力強著稱于世。 陳群最早是給劉備打工的,當年陶謙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樂呵呵地打算去接管的時候,陳群就告誡劉備:將軍往東邊發(fā)展,袁術肯定會跟你翻臉,到時候呂布暗襲將軍后方,那就算將軍得到了徐州,最終也成不了什么氣候。劉備當然聽不進去,徐州那么大一塊香饃饃,誰舍得拒絕?。?/p> 果然沒多久,劉備就被袁術和呂布兩人合并打敗了,這時候,他才后悔當初沒聽陳群的話。 吳質的詭計多端,加上陳群的精準判斷,真是完美的組合。 而司馬懿最擅長的是深謀遠慮。他沒有吳質那么機靈,但是司馬懿想問題永遠比常人更深遠。如果說吳質能夠幫曹丕走出最漂亮的一步,而司馬懿則能告訴曹丕,接下來的十步應該怎么走。 太子四友中的最后一個人是朱鑠,此人留下的史料極少,我們對他了解不多,但是從吳質的那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應該是是一個懂得掌控全局的人物。 這四個當中除了吳質略顯張揚之外,其他幾個人都很低調,尤其是司馬懿,實在很難承認他們是曹丕的黨羽,史書中沒有記載他們與爭儲之事一字,我們只知道他一直在幫助曹丕出謀劃策,但具體做了什么沒人能看到。 這就是司馬懿想要的效果,派系斗爭是官場上危險的游戲,一不小心就會翻船,但是想在派系之外獨善其身基本上屬于癡人說夢,這樣的人就算不被兩個派系當做共同敵人,也會被兩個派系同時當做墻頭草,永無出頭之日。 不過司馬懿知道,曹丕本人并不想大張旗鼓地拉幫結派,他只希望獲得司馬懿等文臣實際上的效忠,所以司馬懿選擇了一種最聰明的方法:對于曹丕,司馬的立場絕對堅定,但是對于曹丕以外的人,他的行事能低調就低調。 只要曹丕知道司馬懿是自己人就夠了,而且司馬懿也希望只有曹丕知道他是自己人。 除了與四位核心智囊保持親密關系外,曹丕一直以來對老一代的文臣是禮遇有加,再加上嫡長子身份優(yōu)勢,曹丕拉攏了荀彧、荀攸、賈詡、崔琰、毛玠、刑颙等一大批說話有分量的集團外圍成員。 反觀曹植集團,就給人一種雜牌軍的感覺了。 曹植集團的核心成員主要是三個人:丁儀、丁廙兄弟和楊修,這三個的有個共通點:都很有才而且性格乖張。 丁儀兄弟在當時是人氣極高的名士,之所以我們現(xiàn)在沒多少人認識,是因為一件聽上去很無恥的事情: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曾經(jīng)像丁儀的兒子索取賄賂,聲稱給他千斛米,他就給丁儀立傳,否則,哼哼…… 丁儀的兒子很有骨氣,堅決不肯賄賂陳壽,于是陳壽很講信用地沒有把丁儀寫進《三國志》。 幸好我們還能從其他只言片語的材料中了解一些丁儀的信息,至少我們知道,丁儀之所以投入曹植集團,是因為跟曹丕有奪妻之恨。 丁儀的父親丁沖跟曹操關系很好,于是曹操想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丁儀。但是曹丕不同意,說丁儀瞎了一只眼睛,跟夏侯惇似的,怎么能把妹妹嫁給一個獨眼龍呢?不如嫁給夏侯懋吧。曹操覺得有道理,丁儀不知不覺中被夏侯懋搶走了當駙馬爺?shù)臋C會。 如果一直是暗箱操作那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事兒居然讓丁儀知道了。 原來,有一次曹操見到丁儀,跟他聊天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小伙子真心有才,當場懊悔不迭:“丁儀你可太有才了,像你這種人別說是獨眼龍,就算是兩只眼睛全瞎了,把我女兒嫁給你也不吃虧!丕兒坑我啊!”曹操當時肯定腸子都悔青了,否則不會失態(tài)到把這么得罪人的話當著丁儀的面說出來。 果然,聽說此事后,丁儀嘴上不說,但心里這梁子就算結下了,所以后來曹植稍稍表示了一下結交的意思,丁儀兄弟就“嚶嚀”一聲撲倒曹植懷里去了。 曹植集團的另一個核心智囊楊修名氣就大多了。 楊修一直以聰明著稱,曹植也是個聰明人,所以覺得楊修很對自己胃口,經(jīng)常給楊修寫信,楊修也總是及時回信,一來二去,兩人就勾搭上了。 但是楊修這個人很會來事兒,跟誰都合得來,跟誰關系都特別好,很難說他是全心全意把自己綁在曹植戰(zhàn)車上的。 丁儀兄弟和楊修三人構成了曹植集團的核心智囊,這三個人跟曹植非常像——曹植也是個張揚而且有才的人,所以他們非常合得來,曹植就是這么個率性的人,跟自己合不來的人,他都懶得去相處。 當初曹操親自把邢颙撥給曹植當屬官,希望邢颙能夠成為曹植的羽翼,但是邢颙這個人文章寫得一般,脾氣卻不太好,老是給曹植提意見,曹植很不喜歡他,反倒是跟建安七子中的劉楨打得火熱(又是個文采出眾的人物)。就連劉楨都覺得曹植做的有點過了,寫信勸他說:“邢颙是個少有的人才,待遇卻比我還差,這讓我實在是很過意不去,希望你能考慮一下?!?/p> 當然,曹植沒聽,他討厭跟自己性格不合的人。 當時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正在擔任曹植的文學掾,但用腳趾頭想想就知道,司馬家族出來人,一個個都是撲克臉,怎么可能跟曹植合得來?所以沒過多久,曹植就找了個理由把司馬孚攆走了。 也就是說,曹植身邊,聚集著整個曹魏最聰明,最有才華,也最張揚,最意氣用事的人,但絕不是最精明,最能干,最有城府,最有話語權的人。 把兩個團隊放在一起,高下立判:曹丕集團是一支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目的性極強的競選團,反觀曹植集團——更像是個文學社或者搖滾樂隊,而不是一個政治集團。 =======================================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bocaiyaji 公眾號搜索:伴讀(ID:bandu_2015),精品書摘,新鮮書訊一手掌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