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的自來水燒開之后是否會有白色沉淀物?您家里的燒水壺是否經(jīng)常會留下一層水垢?這些水堿、水垢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它們是造成結石的罪魁禍首嗎?以下內(nèi)容為您揭曉答案。 水垢是什么 會造成結石嗎 “水垢”即水堿,是國人對“礦物鹽沉淀” 的俗稱,學名為“碳酸鈣/碳酸鎂”。是水中鈣離子、鎂離子在加熱之后變成的沉淀物。鈣鎂呈離子狀態(tài)時,我們?nèi)庋蹘缀跤^察不到。幾乎所有的出廠自來水中都會有鈣鎂離子。 “碳酸鈣/碳酸鎂”源自大自然的江湖河流的水中,每當含有鈣離子或鎂離子的水被煮開后就會附著在燒水壺里,或是漂浮在開水的水面上,大家看到水垢會覺得很“討厭”,認為會對健康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實際上,水垢是無害的,且水垢與結石病風馬牛不相及,水垢的產(chǎn)生是水燒開后的物理現(xiàn)象,而結石病是人體的生理現(xiàn)象,兩者沒有必然聯(lián)系。 另一角度來看,有水垢存在水中,說明水質偏硬。水垢的存在也能說明這是天然水,水中含有礦物營養(yǎng),表示其為堿性水。如果沒有水垢的出現(xiàn),則極有可能是純凈水,是酸性水,是會帶走人體骨鈣和血鈣的“刮骨水”。 水的軟硬度是用鈣鎂離子的含量來區(qū)分的,硬度大于150 mg/L的水就稱為“硬水”。在國家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并沿用至今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水的總硬度限值是450mg/L。只要出廠水的硬度在國家規(guī)定的限值之內(nèi)就可以了。 那么,到底多大硬度的水會產(chǎn)生水堿?實驗證明,水加熱之后,從100-450區(qū)間不同數(shù)值的水都會產(chǎn)生水堿,只是程度不同。 小指引:水垢如何處理? 市民家里的水壺水垢多了怎么辦?下面就給您介紹幾種除垢方法:用結了水垢的鋁制水壺燒水時,放1小匙小蘇打,燒沸幾分鐘,水垢即除。也可用醋除水垢,如燒水壺有水垢,將幾勺醋放入水中,燒一兩個小時,水垢即除。如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則可將純堿溶液倒在水壺里燒煮,同樣可以去水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