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 功效有潤肺止咳、善補脾胃、宜肺、利水的功效;可治脾胃虛弱、肺虛咳嗽、虛勞諸疾。 禁忌人群皮膚病患者忌食。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銀魚又稱為冰魚、玻璃魚、膾殘魚,俗稱“面條魚”或“面杖魚”。屬銀魚科,淡水魚,體細長,似鮭,無鱗或具細鱗,長約七至十厘米,很少長于15公分。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魚。生活周期短、世代離散、生殖力和定居能力強。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近海和各大水系的河口,是重要的經(jīng)濟魚類。
銀魚因體長略圓,細嫩透明,色澤如銀而得名。以太湖銀魚為代表。早在明代時松江鱸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并稱中國四大名魚。清代康熙年間,銀魚與梅鱭魚、太湖白蝦合稱“太湖三寶”,均被列為貢品。 銀魚是一種魚類珍品,營養(yǎng)豐富,有“水中的軟白金”、“魚參”之美稱,堪稱河鮮之首。銀魚作為一種整體性食物應用(即內(nèi)臟、頭、翅均不去掉,整體食用),其養(yǎng)生益壽的功能為國際營養(yǎng)學界所確認。而整體性食物目前作為一種天然的"長壽食品"為國際營養(yǎng)學所確認。是極富鈣質(zhì)的魚類,在中國被譽為美味。
銀魚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點。銀魚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鐵、核黃素、鈣、磷等,還含有維生素B1、B2、尼克酸、氨基酸等多種營養(yǎng)成份。每百克銀魚可供給熱量407千卡,幾乎是普通食用魚的5-6倍。銀魚可食率達百分之百,遠銷海外,日本人稱之為“魚參”。
銀魚含鈣豐富,超過一般魚類,為群魚之冠。能預防大腸癌的發(fā)生,是結(jié)腸癌患者的首選輔助治療食品。還能夠促進骨骼生長發(fā)育,尤其適合兒童和老年人。
銀魚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魚類,營養(yǎng)完全,利于人體增進免疫功能和長壽?;緵]有大魚刺,適宜小孩子食用。
銀魚屬高鉀、鈉低食品,有利尿降壓作用,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臟病及胃、腸道潰瘍,而且也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
銀魚中還含有微量元素鎂,能夠維護骨骼健康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
銀魚中還還有少量的鐵元素,有利于預防缺鐵性貧血。
銀魚還含磷,磷是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必要物質(zhì)。
銀魚還含有維生素E,能夠抗氧化和防癌,延緩衰老,滋潤肌膚減少皺紋,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等。
量單位熱量(可食部分熱量) 標準(100克) 每100克的銀魚含105大卡的熱量。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魚,適宜減肥期間食用,但膽固醇含量較高,一次不宜食用過多。攝入105大卡熱量相當于做以下運動: 走路27分鐘 跑步13分鐘 跳繩10分鐘 健美操22分鐘
中醫(yī)認為,銀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有潤肺止咳、善補脾胃、補腎增陽、祛虛活血、宜肺、利水的功效??芍纹⑽柑撊?、肺虛咳嗽、虛勞諸疾。 ①《本草綱目》:“食之甚美味甘無毒,可作‘羹食’,寬中健胃,補肺清全,滋陰火,補虛勞” ②《食療本草》:“銀魚利水,潤肺止咳”
銀魚有潤肺止咳、善補脾胃、宜肺、利水的功效,可治脾胃虛弱、肺虛咳嗽、虛勞諸疾。
據(jù)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分析,銀魚營養(yǎng)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點。并認為銀魚不去鰭、骨,屬“整體性食物”,營養(yǎng)完全,利于人體增進免疫功能和長壽。
銀魚味道鮮美,性味平和,諸無所忌,適合所有人食用。銀魚為魚中人參,視作稀世之珍。銀魚入肴是席上珍饈。看之,色澤賞心悅目;聞之,鮮香誘人,口舌生津;食之;味美可口,齒頰留香。銀魚的食用方法很多,煎炒熘炸,蒸煮燴燉皆可,最具特色莫過于炸炒煎和做湯羹。銀魚和雞蛋同食,能夠增加蛋白質(zhì)的吸收但切記,銀魚不能與棗(干)同食,否則會令人腰腹作痛。同時忌用牛、羊油煎炸,忌與甘草同食。 銀魚一向作為整體性食物應用,即內(nèi)臟、頭、翅等均不去掉,整體食用。銀魚肉質(zhì)細嫩,出水即死,如果不立刻加工暴曬,很快就會化成乳汁一樣的水漿,因此除了新鮮銀魚,最常見的就是銀魚干。經(jīng)過曝曬制成的銀魚干,色、香、味,形經(jīng)久不變。
材料: 雞蛋四個,銀魚50克。 做法: (1)將銀魚洗凈。 (2)雞蛋打散后拌入味精、紹酒、精鹽和銀魚。 (3)取一盤子,淋上熟色拉油,倒入2中的雞蛋和銀魚,加蓋高火4分鐘,中途翻拌一次即可。
材料: 銀魚適量、雞蛋1個、干香菇3朵、茭白1根、色拉油、食鹽適量、淀粉、小蔥、黃酒、麻油各適量。 做法: (1)銀魚洗凈,選去軟爛的,瀝干水,加蛋清、少許鹽、黃酒,用手抓勻。 (2)香菇提前泡發(fā),切成絲。茭白切成絲。蔥切5厘米左右的段。 (3)生粉加冷水調(diào)好(不要太稀)。 (4)坐鍋熱油,把香菇絲、茭白絲快速煸炒下,加清水煮。 (5)鍋中水煮開后加調(diào)好的銀魚,湯再次煮開,放調(diào)好的生粉,用筷子快速攪拌均勻。 (6)加鹽,撒上香蔥段、麻油,出鍋。
材料: 雞蛋3個、銀魚100克、食鹽、姜、料酒、小蔥各適量。 做法: (1)銀魚洗凈,加入料酒、姜,腌一下,去腥味。 (2)雞蛋打入碗中,打散,加入溫水,水是雞蛋的兩倍,和鹽攪打均勻。 (3)用篩子過濾一下雞蛋液,去掉泡沫,加入蔥花。 (4)蓋上保鮮膜,中火蒸3分鐘,至雞蛋半凝固。 (5)把銀魚擺放在雞蛋羹上,再蒸兩分鐘即可。
(一)銀魚干怎么吃 干制銀魚便于保存,最大限度保存了銀魚的營養(yǎng)價值,很適合制作羹湯時使用,炒菜亦很鮮香。 原料處理: 鮮銀魚出水后含有大量粘液,必須洗凈,揀凈雜魚、蝦類及其它雜質(zhì),將銀魚倒入預先盛好半桶清水的木桶中,加食油數(shù)滴,用手攪拌2~3分鐘,除去泡沫粘液,用清水過濾洗凈。另一方法,將揀凈的鮮銀魚,用清水沖洗一下,倒入輕度的明礬水中浸洗1~2分鐘,撈出。要注意明礬的使用,天氣好,陽光強,有小風,蒸發(fā)快,礬要輕或不用礬(礬水比例約為1∶60,濃度為1.5波美度);天氣陰,水分蒸發(fā)慢,用礬宜重些(礬水比例為4∶60,濃度為7波美度);下雨天空氣潮濕,礬水濃度可更大些(礬水比例為12∶60,濃度為11波美度)。
(二)銀魚干怎么吃好? 其實對于吃法有很多,大家可以小炒一下,也可以煎炸一下,還可以跟其他的材料一起做菜,也可以做湯等等。而且方法有很多中,只要你能夠想到的就可以去試一試。銀魚干炒雞蛋呢是傳統(tǒng)且經(jīng)典的做法,銀魚干吃前很多人會其泡開,這樣做會損其鮮味,一般只用清水洗凈即可。 銀魚干像淘米一樣洗就行,最好不要泡,一泡就失去了一部分鮮味。清洗方法是可以沖一下,蒸一下,當然不怕鮮味流失的話也可以用溫水泡泡,不過水不要多,以沒過原料為宜。
材料: 干銀魚50克、雞脯肉200克、雞蛋1個、生姜1小塊、淀粉適量、醬油1小匙、高湯15大匙、料酒1/2大匙、胡椒粉1小匙、精鹽2小匙。 做法: (1)干銀魚泡軟洗凈;雞脯肉去筋,洗凈切細絲,用雞蛋清、淀粉、精鹽、醬油腌漬;生姜洗凈切末。 (2)炒鍋內(nèi)放入高湯、料酒、精鹽,下銀魚燒開,撈出瀝干裝入砂鍋內(nèi)。 (3)炒鍋內(nèi)添加高湯,下入雞絲,煮至雞肉成白色時取出倒入砂鍋中。 (4)砂鍋內(nèi)加精鹽燒開,撇去浮沫,撒上生姜末、胡椒粉即可。
材料: 做法: (1)將銀魚在鍋中炸酥脆,撈起瀝干。 (2)另起油鍋加熱,將花椒在鍋中炸香. (3)再放入蒜片,爆香。 (4)放入干辣椒,爆香。 (5)翻炒均勻。 (6)倒入醬油,醋,糖,見融化稍滾即可關(guān)火倒入炸好的銀魚干和香炸花生即可。
材料: 銀魚仔,苦瓜,鹽。 做法: (1)銀魚仔洗凈晾干水份。 (2)苦瓜洗凈去囊切片,用鹽腌一下。 (3)銀魚仔用油泡過盛起,再起鑊放如苦瓜炒熟,放鹽調(diào)味,最后混入銀魚仔便成。
銀魚種類有十余種之多,如尖頭銀魚、白肌銀魚、短尾新銀魚。 尖頭銀魚 體細長,約27厘米,前部平扁,后部較高,吻尖突,兩頜等長,各具一行犬牙,具假鰓,體無鱗,雄魚臀鰭上方具一縱行大鱗片,體色銀白,半透明,尾鰭有黑點,福建稱其為鳥尾銀魚,上海則稱其為“面條魚”、“面丈魚”。 白肌銀魚 體細長約15厘米,吻長而尖,頭長而平扁,體無鱗,白色半透明,腹緣有兩行小黑點,無鰾,每年8~12月產(chǎn)卵,產(chǎn)卵后親魚死亡,尾鰭呈赤黃色,福建稱其為赤尾銀魚,明代屠本畯在《閩中海錯疏》稱其“面條似銀魚而極大,一名白飯魚”。 短尾新銀魚 體型最小,長約9厘米,吻短而圓鈍,口小,體無鱗,白色透明,有鰾,每年12月至翌年4~5月產(chǎn)卵,懷卵量2000~3000粒,產(chǎn)卵后親魚也死亡,此類銀魚為近內(nèi)海河口小型中上層魚,方言小銀魚,福建稱銀纖仔。
另外山東至浙江沿海的長江、珠江等河流的入海處,尤以鄱陽湖,長江口崇明等地的銀魚為多,江蘇太湖也盛產(chǎn)。 洞庭湖銀魚 洞庭湖銀魚洞庭湖銀魚古稱白魚、玉簪魚,又名銀條魚面條魚等。銀魚成魚身長6~9厘米,呈圓柱形,尾部稍側(cè)偏,魚頭扁平,吻尖短,眼睛大,魚身無鱗,潔白如銀,故名。洞庭湖銀魚在長期繁衍中,分為好幾個品種,其中以短尾銀魚和寡齒短吻銀魚為上品。這兩種銀魚體長8厘米左右,通體潔白無鱗,若無骨無腸而呈半透明狀,既肥嫩,又鮮美。 長江間銀魚 又稱短吻間銀魚,屬鮭形目,銀魚科,間銀魚屬。俗稱:面魚,面條魚,鲙殘魚(《本草綱目》)。體細長,略呈圓筒形,后段較側(cè)扁。頭部平扁,呈三角形;口大,吻長而尖。在前上頜骨、上頜骨和口蓋上都生有一排細齒,下頜骨前部具犬齒一對,下頜前端具一肉質(zhì)突起。背鰭位于體后四分之三處,背鰭與尾基的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鰭,胸鰭沒有肌肉基。體無鱗,雄魚臀鰭基部兩側(cè)各有一行大鱗。生活時體柔軟透明,從頭背面能清楚地看到腦的形狀。浸制標本呈乳白色。體側(cè)各有一排黑點,腹面自胸部起經(jīng)腹部至臀鰭前有兩行平行的小黑點,沿臀鰭基左右分開,后端合而為一,直達尾基。在尾鰭和胸鰭的第一鰭條上也散布有小黑點。平時生活于長江干支流中。以浮游動物為主食。
太湖銀魚 太湖銀魚有四個品種,太湖短吻銀魚、寡齒短吻銀魚、大銀魚和雷氏銀魚。產(chǎn)量以大銀魚和太湖短吻銀魚為高。 太湖銀魚春季在太湖邊蘆葦和水草莖上產(chǎn)卵,產(chǎn)期主要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時也是捕撈銀魚的汛期。東山有“五月枇杷黃,太湖銀魚肥”之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太湖就盛產(chǎn)銀魚。清康熙年間,銀魚被列為貢品,與梅鱭、白蝦并稱為太湖三寶。
銀魚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目前營養(yǎng)學家普遍承認它是“長壽食品”,是“水中的軟白金”。 不但富含蛋白質(zhì)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很高,特別是銀魚炒蛋這道菜能滋陰潤燥、養(yǎng)血安胎,尤其對孕早期有流產(chǎn)史的孕婦來說,是很好的保健安胎食品,同時也有益于胎兒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骨骼系統(tǒng)的發(fā)育。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孕婦還是適量地吃為宜。
適宜人群
禁忌人群
食量建議 每餐約80克 選購 加入明礬的銀魚,魚體呈白色而不透明,吃起來味道較差,有苦澀感,壓秤。新鮮銀魚,以潔白如銀且透明為佳,體長2.5~4厘米為宜,手從水中操起銀魚后,將魚放在手指上,魚體軟且下垂,略顯挺拔,魚體無粘液。 清洗 準備一小盆清水,把魚倒進去,然后用手輕輕攪拌讓臟東西沉淀,接著用濾網(wǎng)把小魚撈起,照這個方法沖洗三四次,然后用開水把魚燙一下,這樣就可以放心烹調(diào)了。 相關(guān)閱讀:
204 閱讀
4317 閱讀
53173 閱讀
49489 閱讀
48196 閱讀
47245 閱讀
46585 閱讀
43636 閱讀
43138 閱讀
43034 閱讀
41748 閱讀
40571 閱讀
最新熱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