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古玩搞收藏需要的是知識和眼力,但在具備這兩者的前提下,更需要的是定力?,F(xiàn)在的古玩行很亂,這里我們不講那些搞的整個收藏界一片陰霾、一頭霧水的大亂象,那些自有公論。我們完全可以相信,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對的終究是對的,不對的遲早要被發(fā)現(xiàn)。真理永遠不會被踐踏。這就是一個真正玩家所需要的定力。 ![]() 目前,古玩行普遍的亂象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亂象根源之一:亂在收藏者急功近利和撿漏發(fā)財?shù)呢澞钌?/strong> 現(xiàn)在玩收藏的人基本上都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或沖動,譬如在電視鑒寶欄目里看到某個人花了幾百、幾千或幾萬元錢在市場上淘來的一件藏品,結果被專家估價為幾萬、幾十萬或幾百萬元;或者聽到人家花幾千元買來一件古玩藏品,結果賣了幾萬、幾十萬或幾百萬元等。于是他們也想來個一夜暴富,就毫無準備地匆匆開始了他們的淘寶收藏之旅。 他們并不是真正對古玩的喜愛和對古代藝術的熱衷,完全出于一種小民暴富心態(tài)、家產保值心態(tài)、資本投機心態(tài)和通脹預期恐懼心態(tài)進入收藏領域,殊不知收藏這條表面上充滿“陽光”和“鮮花”的路上滿地都是荊棘,還有不少的“陷阱”和“地雷”。正由于收藏者心態(tài)和動機的復雜,才助長制假售假、假鑒定、假拍賣等不良之風。所以,這是整個古玩行亂象橫生的根源。 ![]() 亂象根源之二:是亂在收藏者缺乏知識儲備和眼力鍛煉上 收藏是一門專業(yè)性很強很深的學問。既然是學問,那就一定有相當?shù)碾y度。既然有難度,那就需要在專業(yè)知識和實物學習上扎扎實實下一番功夫。可現(xiàn)在多數(shù)收藏者基本上都不讀書,最多也就是翻翻幾本各大拍賣行的圖錄,對各個朝代藝術品的基本特征一無所知,根本沒有對古玩真?zhèn)蔚呐袛嗔?。他們在市場上幾乎都是憑感覺買東西,自己感覺東西老的或對的就掏錢了,或看到跟圖錄上有點相象的、便宜的就下手。這種憑感覺和按圖索驥的買古玩,本來就是古玩收藏的大忌。試想“瞎貓抓老鼠”成功率有多大?他們也不想想“砍柴不誤磨刀功”之理。 當然,其中也有讀書的,而且有讀了很多書的,有的甚至把書讀的倒背如流,一說起古玩嘴里一套一套,就自以為很懂行了,進入行家或高手之列。殊不知收藏乃“三分知識七分眼力”。書讀的再多,讀的再好,也只能是三分。道理很簡單,因為仿造贗品之人也是按照書里做的,所以玩收藏關鍵還是眼力,而眼力就是在實踐中慢慢練就的。收藏本身比拼的就是眼力加知識。造假者也正是看準這種現(xiàn)象,才大量仿制各類針對性強、迷惑性大的贗品充斥市場。試問在絕大多數(shù)收藏者缺乏收藏知識或眼力情況下,整個古玩行能不亂嗎? ![]() 亂象根源之三:亂在收藏者之間知識的以訛傳訛上 我們平時都說古玩收藏高手如云,那指的是整個古玩收藏界。其實具體到一個地方的古玩行里,真正懂行的人并不多,幾乎是寥寥無幾,所謂的行家或高手可以說萬里挑一,甚至這個比例還要小的多??墒窃诂F(xiàn)實當中,不少收藏者往往都自我感覺很好,總以為自已很在行,是個收藏行家或高手,還非常大膽,經常幫人家看藏品或鑒定。更有甚者,以老賣老,自以為玩了多少多少年了,是個非常懂行的老行家了,許多初學者不知其葫蘆里有多少“藥”,紛紛拜倒在其門下。而在這些所謂玩了幾十年的老玩家、老行家中,不少是自己花了不少冤枉錢不說,可他們還在“點撥”人家,你說可怕嗎?這是古玩收藏行亂象最大的禍源。 其實,在古玩收藏這條跑道上,根本不存在先來后到,只有誰“跑”的快。所以,初學者一定要找對人入對群,收藏之路路才能走正,這非常關鍵。 ![]() 亂象根源之四:亂在收藏者高傲自大和自以為是的認識上 高傲自大和自以為是,也許是古玩收藏者一個非??膳碌耐ú?。前面說過,不少收藏者往往都自我感覺很好,總以為自已很懂行,是個收藏行家或高手,其實在收藏鑒賞這門大學問中,他們所學到連點皮毛都沒有,可他們對自己認定或淘購的藏品總是信心十足,總認為自己的藏品貨真價實,凡是對他們的藏品提出異議的,包括專家鑒定意見,他們總是不高興,一概不會接受,有的在背后還指責提出異議的人或專家“不懂”或“沒水平”等,有的甚至會當面與提出異議的人或專家爭吵,反正在他腦子里,他的東西一定是對的。這種事情在古玩行我們經??梢钥吹?。 這種高傲自大、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執(zhí)迷不悟的人,你想還會有人跟他交流說真話嗎?錢是你自己的,你愛怎么花就怎么花吧!玩收藏最忌諱的其實就是高傲自大和自以為是。 ![]() 亂象根源之五:亂在真正收藏行家或高手的私欲上 現(xiàn)在是市場經濟和利益時代,多數(shù)人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不做。古玩收藏行家或高手也是如此。他們平時很少或干脆不與普通收藏者來往和交流,一他們沒有義務來教普通收藏者或初學者,也沒有義務給普通收藏者或初學者看東西或點評,因為傳授技藝教人,生怕斷了自己的財路,最起碼自己撿漏的機會就少了,而且白給人家看東西或鑒定不說,還得罪人。 再說普通收藏者或初學者也未必相信這些行家或高手,因為古玩行里真正懂行的人不多,但誰都認為自己是懂行的,假如看一件東西,十個人里面有九個都說東西對的,就你一個人說不對,就是真理在你手里,也許人家都會說你不懂,沒有利益不說,還會落個“不懂行”的名聲,吃力不討好。所以,真正地行家或高手一般情況下不會露出真才實學,再說他們還要裝糊涂買東西。只有行家與行家、高手與高手對決時,他們才會顯山露水。 ![]() 亂象根源之六:亂在整個行業(yè)沒有一個古玩鑒定的標準上 文物(古玩)造假自古有之,但由于受交通、信息的限制,古人造假的影響非常有限,與今日市場造假的“科技運用”、“與時俱進”絕不可同日而語。而目前文物(古玩)鑒定基本依靠傳統(tǒng)的 “眼學”鑒定,雖然目前已陸續(xù)開發(fā)出一些科技檢測手段,但缺乏一個完整的數(shù)據(jù)庫,這樣一來,對文物(古玩)鑒定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而對于廣大收藏者來說,只能依靠行內的高手行家或國家、省級文博專家來把關藏品的真?zhèn)巍?墒窃诤芏鄷r候,行內的高手行家之間或國家、省級文博專家之間對同一件藏品看法也不一樣,公有公的說法,婆有婆的理由,這不僅弄的絕大多數(shù)鑒賞能力不高的藏友一頭霧水,不知道到底該相信誰,到底誰說了算,更讓他們不敢下手購買藏品,尤其價格較高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整個行業(yè)。因此,沒有古玩鑒定標準,已成為產生整個古玩行亂象的最主要最關鍵的原因! ![]() |
|
|
來自: 昵稱19232891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