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糖導致蛀牙,不吃糖或少吃糖就可以減少得蛀牙的幾率,是很多家長的共識。甚至很多家長都會嚴格的控制孩子吃糖的次數。但最近有人說不吃糖也會得蛀牙, 也不要掉以輕心。那么,不吃糖真的能會得蛀牙嗎? 隨后央視“是真的嗎”記者來到了口腔醫(yī)院,找到了兩名志愿者,讓專業(yè)的口腔醫(yī)生分別就他們的牙齒情況進行觀察。
第一位志愿者平時吃甜食較多,自稱從小就愛吃糖。經醫(yī)生檢查,發(fā)現她口腔內有五顆牙已經做過了修復,而修復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蛀牙。由此可見,愛吃甜食確實會得蛀牙。但是所有人的蛀牙都是吃甜食吃出來的嗎?根據醫(yī)生的判斷,第二位志愿者的蛀牙,是與自身先天發(fā)育有關的。那么看來蛀牙并不全都是因為吃糖所導致。 口腔醫(yī)院教授段小紅說:“不吃糖也會得蛀牙這是真的,在臨床中非常常見,經??梢耘鲆姴怀蕴且驳弥赖囊恍┗颊??!?/p>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吃糖也會有蛀牙呢? 段小紅醫(yī)生說:“一是個人的習慣不好,刷牙不徹底不按時刷牙。刷牙次數過少,就會導致細菌在牙面上蓄積,最終導致齲病的一些發(fā)生。二是各種因素造成的先天畸形,它會導致牙面上的窩溝發(fā)育不正常。正常人應該很光滑,細菌就很少或不能粘附在上面,而對于發(fā)育不良的人,他在頜面的窩溝上,有一些非常深的一些窩,細菌特別容易存留在這樣一個相對隱蔽的環(huán)境,而且刷牙的時候很難刷到這些區(qū)域,最終導致齲壞的發(fā)生”。 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外因因素,如兒童小的時候服用一些藥物,導致整個牙體發(fā)育不好,比較脆弱,最終導致齲齒。同時,還有遺傳因素,一些遺傳類的疾病也會導致整個牙釉質的礦化不良,而這一類患者也要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蛀牙。 段醫(yī)生強調,在諸多原因中,自身的口腔清潔不到位是得蛀牙的最大誘因,在平時刷牙時更應該注意:后牙的頜面上,這些窩溝容易有縫隙,細菌容易殘留;第二個地方,就是牙和牙之間零間隙的地方,是大家刷牙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那么對于正在哺乳期的孩子來說,要特別注意什么才能避免未來對孩子的牙齒產生影響呢? 段醫(yī)生說,吃奶階段的嬰幼兒,小孩哭鬧了媽媽就把奶瓶直接塞給他讓他叼著奶瓶,這種行為特別容易導致一種病叫奶瓶齲。即小孩乳牙的上前牙靠近牙齦的地方得齲病。兒童把奶嘴含到嘴巴里的時候,接觸到牙齒的部分糖分特別高,牙齒長期處于這樣一個高糖環(huán)境最終會導致齲病的發(fā)生。 通過記者調查,可以確定吃糖是得蛀牙原因之一,但是不吃糖確實也會導致蛀牙,因此也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在平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吃完甜食后及時漱口清潔口腔,避免蛀牙的發(fā)生。 |
|
|
來自: guanzzcl1949 > 《健康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