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植物繁殖技術(shù) 靠接; 靠接是特殊形式的枝接。其方法步驟如下。 (1)使接穗和砧木靠近。嫁接前,應(yīng)將接穗、砧木中的一方,種植于花盆中(或二者均種植于花盆中)。嫁接時,按嫁接要求將二者靠攏在一起,作好嫁接準備。 (2)削接穗和砧木。選擇粗細相當?shù)慕铀牒驼枘荆⑦x擇二者靠接部位。然后將接穗和砧木分別朝結(jié)合方向彎曲,各自形成“弓背”形狀。用利刀在弓背上分別削1個長橢圓形平面,削面長3~5厘米,削切深度為其直徑的三分之一。二者的削面要大小相當,以便于形成層吻合。 (3)靠合。削面削好后,將接穗、砧木靠緊,使二者的削面吻合,用塑料條綁縛。 (4)修剪。愈合后,分別將接穗下段和砧木上段剪除,即成1棵獨立生活的新植株。 靠接成活率高,可在生長期內(nèi)進行。但要求接穗和砧木都要帶根系,愈合后再剪斷,操作麻煩。多用于接穗與砧木親合力較差、嫁接不易成活的觀賞樹和柑、桔類樹木。 2.植物繁殖技術(shù) 劈接; 劈接是最常用的枝接方法,既用于果樹花木,也用于草本花卉和瓜類蔬菜。在果樹花木方面,它適用于直徑2~3厘米砧木的枝接?,F(xiàn)將果樹花木的劈接方法步驟說明如下。 (1)削接穗。將采來的接穗去掉梢頭和基部葉芽不飽滿的部分,截成5~6厘米長,生有2~3個飽滿葉芽。然后在接穗下芽3厘米左右處的兩側(cè)削成一個正楔形的斜面,削面長2~3厘米。如果砧木較細只能插1個接穗時,則應(yīng)削成偏楔形,即外側(cè)稍厚,內(nèi)側(cè)稍薄。 接穗削好后,應(yīng)該用溫布包裹,以防止水分蒸發(fā)。 (2)劈砧木。在離地面2~3厘米或與地面平處鋸斷砧木的樹干,清除砧木周圍的土、石塊和雜草。砧木斷面要用快刀削平滑。在斷面上選擇皮厚、紋理順的地方做劈口。劈口應(yīng)安排在斷面中間或三分之二處,垂直向下深約2~3厘米。在砧木斷面上劈口時,不要用力過猛,可將劈接刀放在要劈開的部位,輕輕敲打刀背,使劈接刀慢慢進入砧木中。 (3)插接穗。用劈接刀楔部撬開切口,將接穗輕輕插入,并使接穗靠在砧木的一邊,務(wù)必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對準。粗的砧木可以兩邊各插一個接穗,甚至將砧木劈成十字形,插入4個接穗。插接穗時,不要將削面全插進去,要露出2~3毫米削面,這樣做能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接觸面大,利于分生組織的形成和愈合。接穗插入后,用馬藺葉或塑料帶從上往下將接口綁緊。如果劈口夾得很緊就不需要再進行綁縛。 (4)埋土。劈接后應(yīng)該埋土保濕。插好接穗后,用接蠟蓋好切口,以免泥土掉進切口影響愈合。然后用土將砧木和接穗全部埋土。埋的時候,砧木以下部位用手按實,接穗部分埋土稍松些,接穗上端埋土要更細更松,以利于接穗萌發(fā)出土。 由劈接法衍生的兩種枝接方法: 頂接法 ;又稱峰接法、劈頭接法,為劈接法的變化形式。操作時,在砧木的頂端劈開,然后插入削好的接穗。頂接法常用于松、柏、銀杏等喬木樹種,也常用于草本植物特別是菊花的嫁接。頂接法用于草木植物時,有去芽頂接法和留芽頂接法之分。 叉接法; 也是劈接法的變化形式。其操作特點是劈開砧木莖部分叉處進行嫁接。松、柏、銀杏等樹種和瓜類等草本植物也常用叉接法進行嫁接。 3.-植物繁殖技術(shù) 壓條法育苗 壓條法是使大樹上某部分枝條生根后離開母株的繁殖方法。 (一)水平壓條 可利用1—2年生多余的枝條,也可用當年生的新梢或副梢進行壓條育苗。用1年生成熟枝條壓條育苗,在頭一年冬剪時,留下母株基部附近的萌蘗枝,翌春萌芽前進行壓條。首先在準備壓條的植株附近挖一深10一15厘米的溝,溝底施肥、深翻,使土壤疏松。然后將留用壓條的枝條下部刻傷處理后,水平壓在溝底,并用木權(quán)或鐵鉤固定后,蓋上4—5厘米厚的土,土壤要踩實,保持濕潤,以利發(fā)芽生根。當壓條上芽眼萌發(fā),新梢長到高15、20厘米時,基部要少量培土。當新梢高達40厘米以上基部半木質(zhì)化時再次培土,將溝填平,促進生根。 用當年新梢壓條稱為綠枝壓條??蛇x用植株基部生長出的萌蘗枝壓條,使其副梢直立生長,下部節(jié)上生長新根,秋季副梢成熟后斷成獨立植株,即成壓條苗木。具體做法:選好母株的萌蘗枝,長到1米左右長時摘心,并拉平促使副梢萌發(fā)和生長;當副梢長到20厘米時,在地面挖一深10一15厘米的溝,將拉平的萌蘗枝放在溝里,使副梢直立向上,然后填土壓實即可。這時雨多氣溫高,副梢長到40厘米左右時,將溝填平,并對副梢之間下部的壓條進行刻傷處理,促進副梢基部加速生根。 (二)波狀壓條 與1年生成熟根蘗枝條壓條方法相似,只是將壓條在溝內(nèi)上下彎曲呈波狀,在向下彎曲處用木權(quán)或鐵鉤固定壓入溝底踩實,以利生根。向上彎曲處有飽滿的芽,萌發(fā)出新梢成苗。但在壓條前要采用刻傷處理,以促進生根。 (三)空中壓條 在春季末萌芽前,將1—2年生枝在權(quán)枝基部用塑料袋裝土套枝,也可用租竹簡、小花盆等,里 邊裝好營養(yǎng)土,將枝套入、固定、澆水即可生根。一般在7—8月份后于花盆的下部,對套枝基部逐漸割斷,脫離母體,成為獨立的植株??罩袎簵l也可用半木質(zhì)化的新梢,方法與成熟枝壓條相似。對壓條長出的新梢,同扦插苗管理一樣,主要是注意經(jīng)常灌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生根和新梢生長。 4. 植物繁殖技術(shù) 芽接; 芽接是用芽作接穗進行嫁接。和枝接相比,芽接節(jié)約接穗,1個芽就能繁殖成1個新植株;對砧木要求不粗,一年生的苗子就能作砧木進行芽接;嫁接時間長,從6月到9月間都可以進行嫁接;操作簡便,容易掌握,成活率高。因此,芽接比枝接應(yīng)用廣泛,適合中學(xué)生開展嫁接活動時使用。 芽接因形式不同,分為芽片接、哨接、管芽接和芽眼接等不同方法,其中以芽片接應(yīng)用最廣。 “T”形芽接法; 又稱盾狀芽接法。其方法步驟如下。 (1)選砧木。選用生長旺盛而又無病蟲害的1~2年的實生苗,要求距地面5~6厘米處的直徑在0.5厘米以上。芽接前10天左右,應(yīng)將選定的砧木下部距地面7~8厘米以上的分枝剪去,以便于操作。 (2)選削接穗。芽接法的接穗叫芽,為選好接穗,先要選擇接穗著生的枝條。如果嫁接果樹,最好從健壯、豐產(chǎn)、無病蟲害的中年果樹樹冠外圍部位,選取葉芽飽滿的當年生的發(fā)育枝。如果嫁接花木,則應(yīng)選開過花、葉芽飽滿的枝條。 枝條選好后,馬上剪去葉片,只留葉柄。左手拿好枝條,右手持芽接刀,先在枝條上選定1個葉芽,在選定的葉芽上方0.5厘米處橫切一刀,長約0.8厘米,再在葉芽下方1厘米處橫切一刀,然后用刀自下端橫切處緊貼枝條的木質(zhì)部向上削去,一直削到上端橫切處,削成一個上寬下窄的盾形芽片——接穗。為了保持接穗的濕度,可將接穗含在口里或用溫布蓋好。 (3)切砧木。在砧木的北邊(風(fēng)大的地方要選擇迎風(fēng)面)距地面2~3厘米處,橫切一刀,長約1厘米,深度以切斷砧木皮層為度,再從橫口中間向下垂直切一刀,長約1~1.2厘米,切成“T”形。然后用芽接刀骨柄挑開砧木皮層,以便插進接穗。 (4)插接穗。用芽接刀挑開砧木上的“T”字形切口,將接穗插入切口中。插入時接穗的葉柄要朝上。插入后,要使接穗上端同“T”字形橫切口對齊,如果接穗過長,可自上端切去一些。 (5)綁縛。用塑料帶或其它綁縛材料,先從接口上邊綁起,逐漸往下纏,葉芽和葉柄要留在外邊。 (6)接后管理。接后3~4天要檢查嫁接是否成活。如果接穗的葉柄用手輕輕一碰立即脫落,接穗皮色鮮綠,說明已經(jīng)接活。如果葉柄不落,接穗干枯,就是沒有接活,需要補接。 成活10多天后,要將綁縛解除,以免阻礙接合部位生長。在此以后,要進行剪砧。夏季接的要在當年剪砧,秋季接的可在第二年春季發(fā)芽前剪砧。剪砧的位置是在“T”字形橫口上方2厘米左右。 當接穗萌發(fā)長到一定高度時,應(yīng)在一旁插一支柱,將接穗枝條綁縛在支柱上,使接穗枝條直立生長,并可防止被風(fēng)吹折。 倒“T”形芽接法; 又稱逆芽接法。其操作方法與T形芽接法基本相同,不同處在于:在砧木上割取切口時,其切口呈倒“T”字形;削取接穗時,自接穗上方下刀,向下削取,因此接穗呈倒盾形,其它操作方法與T形芽接法相同。 片狀芽接法; 又稱貼按法。是T形芽接法和倒T形芽接法的發(fā)展,操作同樣簡便易行。其操作方法與上兩種方法不同之處在于:將接穗連皮切成一個長方塊,并在砧木上挖去與接穗相等的樹皮,然后將接穗嵌入,并使二者密切吻合。其它操作均與上兩種方法相同。
切接是常用的枝接方法,適用于直徑1~2厘米粗的砧木,而且嫁接后接穗只有1個。其嫁接方法步驟如下: (1)削接穗。切接用的接穗,其質(zhì)量要求與劈接相同。但其下端不能削成楔形斜面,而要在接穗下端沒有芽的一面,斜削一刀,削去三分之一的木質(zhì)部,斜面長2厘米左右,再在斜面背面,斜削一小斜面,稍稍削去一些木質(zhì)部。小削面長約0.8~1厘米。要注意接穗的兩個削面必須平滑,絕不可有絲毫凸凹或發(fā)毛之處。接穗削好后用溫布包好備用。 (2)切砧木。選取莖下部直徑約1.5厘米的砧木,在離地面2~3厘米處剪斷砧木,削平斷面。然后在斷面上選擇樹皮厚、光滑、木質(zhì)部紋理通順部位,自外往里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處用劈接刀劈一垂直切口,切口長約2厘米(切口長度應(yīng)與接穗的長斜面長度一致,寬度應(yīng)與接穗的直徑一致)。 (3)插接穗。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接穗長斜面兩邊的形成層和砧木切口兩邊的形成層對準、靠緊。如果接穗細,必須保證一邊的形成層對準。 切接的綁縛和埋土與劈接相同。 7.植物繁殖技術(shù) 舌接; 又稱對接。適用于砧木直徑1厘米左右、且砧木、接穗粗細大體相同的嫁接。舌接方法比較復(fù)雜,但切口接合緊密牢固。其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削接穗。在接穗的下芽背面削成3厘米長的斜面,然后在削面的下三分之一處,與削面接近平行往上劈,劈口長約1厘米,成舌狀。 (2)削砧木。在砧木的上端削成3厘米長的斜面,在削面的上三分之一處,與削面接近平行往下劈,劈口約長1厘米。 砧木和接穗的斜面部位要相對應(yīng),以便于互相交叉、夾緊。 (3)插接穗 將接穗的劈口插入砧木的劈口中,使二者的舌狀部位交叉起來,然后對準形成層,向內(nèi)插緊。 插接穗后,如果是直立木本,則需綁縛涂接蠟和埋土。如果是木質(zhì)藤本(如葡萄),則可不綁縛或稀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