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一下全字是什么樣子的,通常楷書入門常見的是歐陽詢的歐體或者顏真卿的顏體。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顏真卿《多寶塔碑》
            
            兩種書體雖然風格不同,但在筆畫的書寫規(guī)律和結字規(guī)律上都是相同的。漢字的基本點畫有點、橫、撇、捺、豎、折、鉤、挑,在這八大基本筆畫之上還可以組合衍生出28個復合筆畫,筆畫之間進一步組合成三點水,四點底,樹心旁,等 偏旁部首,同時還有很多由基本筆畫組成的獨體字。
            
            這張圖是歐體筆畫的示例,可以看到基本筆畫在不同情況中常見的變化。 
            
            為了公平起見,再找個顏體的例子,給大家看一下筆畫是如何過渡到偏旁部首。
            
            剛接觸書法時,會覺得筆畫已經(jīng)是寫書法的最簡單的部分了,那上來給你只毛筆能寫好筆畫嗎?
            
            我們拿歐體中的橫來做個分解:
            
            長橫:下筆藏鋒,向左上逆入起筆,頓筆再提筆,中鋒行筆;左低右高;提筆向右下頓筆,回鋒收筆;要求細腰,控制好下筆、收筆處的形狀。整個細腰長橫呈左低右高,斜度大致在20度左右。頭尾要求有方圓、粗細變化。
            
            光看文字的書寫要求是不是已經(jīng)要醉了~那讓我們再看看顏體的橫是怎么寫的:
            
            你會發(fā)現(xiàn)兩種書體的橫雖然外在形態(tài)有風格差異,但在運筆動作上有很多一致性。
            
            所以想學好筆畫也不是隨便寫寫就行的,寫成任何筆畫都需要你的筆可以在切,推,轉,提,按等用筆方法中自由軟換。上圖那個筆在書寫過程中出現(xiàn)的線條粗細的變化落實到用筆就是所謂的筆法。
            所以問題來了,這些運筆動作怎么練習呢?
            首先是中鋒執(zhí)筆,動作準確之后就是大量的訓練來訓練自己手臂,手腕,手指的協(xié)調和穩(wěn)定性,可以從熱身運動開始。
            
             
            
            
            先從直線的圖形開始,橫向和豎向的直線,保持粗細一致,間距相等,注意保持穩(wěn)定性。
            
            
            
            接著是曲線的練習,從一個點開始畫間距和粗細一致的螺旋線,注意保持速度的一致,在過程中感受自己的手腕和手指是如何轉動筆管的,有意識的訓練自己手眼在運動中的協(xié)調性。
            
            基本訓練如果對你來說是分分鐘的事,那不妨挑戰(zhàn)一下李斯的《嶧山碑》:
            
            發(fā)現(xiàn)了吧,中鋒筆法的練習在篆書里面基本都涵蓋了。
            
            
            以上只是中鋒的行筆和使轉的練習,要練習楷書,隸書,行草的話,提按也是必須練的哦~
            
            所謂“提”“按”不是拆解出來的獨立動作,比如寫一個有粗細變化的筆畫,寫粗的部分需要你用力把筆下壓就叫做“按”,輕輕提起筆寫出變細的筆畫就叫做“提”。
            
             
            
            在毛筆的筆頭中你在書寫過程中會用到的不同部分,在書寫過程中練習自己能夠自由切換筆尖筆肚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控筆能力。
            
             
            
            基本的“提”“按”訓練可以參考上面的示例圖,用筆尖落紙,然后逐漸向下按下筆毫,在移動中逐漸慢慢提起筆,讓筆尖靠自己的彈性變細出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