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期,我們談了名將吳起。吳起使魯、魏、楚三國強大,但他的結(jié)局很慘,到哪里都被排擠,最終被亂箭射死。 名將的常見品質(zhì)是聰明、大膽、吃苦、貪財、渴望出名、不顧及四周,騎最快的馬和最美的女人,難以合作,90%的語句以“我”開始。 所以,名將的下場基本上都很慘,如白起、韓信、李廣、袁崇煥等等。 比名將下場更慘的,是改革家。變法和改革,說穿了就是上上下下重新分蛋糕的事,100%要得罪人的。 今天,我們談?wù)劯母锛?strong>商鞅。 戰(zhàn)國初期,魏國是最強大的封國。 戰(zhàn)國中期,齊國把魏國從霸主的位置上打了下了,開始稱霸。西陲弱國秦因商鞅變法發(fā)生了驚天地的改變,牛逼得不得了,開始東進。 戰(zhàn)國后期,燕將樂毅率燕、秦、趙、魏、韓五國聯(lián)軍滅齊,齊國衰弱。在此時,只有趙國能和秦國爭雄。長平之戰(zhàn)后,趙國一蹶不振,秦國一家獨大,隨后一統(tǒng)江湖。 秦國的強大,是歷代君主不懈努力的結(jié)果。但沒有商鞅,就沒有強大的秦國。 天生我才衛(wèi)鞅 不可否認,這個世上有天才存在。 有的人,天生就有大局觀,年紀輕輕,看天下如撥云見日。 商鞅就是。那時候,他叫衛(wèi)鞅。后封商地,就叫商鞅。 魏國重臣公叔痤病重時,曾囑咐魏惠王:“愿王舉國而聽之。如不用,當(dāng)殺之?!?/p> 意思是,要么重用商鞅,要么殺掉。 但魏惠王不是伯樂,也很愚蠢,不用商鞅,也沒殺他。 于是,商鞅跑到秦國,見到了秦孝公。秦孝公能識千里馬,還有絕對的權(quán)力,更有狂大的野心。 芝麻姐: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一般都是奴才領(lǐng)導(dǎo)人才,人才懷才不遇、郁郁寡歡。大部分國君,只有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才會想起起用一流人才?,F(xiàn)如今,大國企也是一樣呀。 三見秦孝公 商鞅通過行賄秦孝公的寵臣景監(jiān),見到秦孝公。 當(dāng)時,商鞅29歲,秦孝公22歲。 第一次見面,商鞅還弄不清秦孝公的想法。他試探性地從三皇五帝講起,還沒說完,秦孝公已經(jīng)打起了瞌睡。 事后,秦孝公怒斥景監(jiān):“你推薦的什么朋友,就知道夸夸其談?!?/p> 景監(jiān)將秦孝公的話轉(zhuǎn)述給商鞅,并責(zé)備商鞅,商鞅反而高興了:“原來秦公的志向不在帝道?!?/p> 第二次見面,他又從王道仁義講起,秦孝公的興致比前一次好點了,但還是覺得不著邊際,哈欠連天。 商鞅明白了:“秦公志不在王道?!币缶氨O(jiān)第三次引見,并保證這次一定能說服秦孝公。 于是,第三次見面,商鞅劈頭就問:“當(dāng)今天下四分五裂,您難道不想開疆拓土,成就霸業(yè)么?” 秦孝公立刻精神了,他要的就是霸業(yè)!聽著聽著,秦孝公不再矜持,握住商鞅的手:“請先生教我?!?/p> 芝麻姐:拉關(guān)系、行賄、甚至獻身,是進入官場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得到權(quán)力之后為了施展抱負、為了成就大業(yè),那之前的污點,我看可以忽略。英雄也是凡人,也有貪婪、也有欲望、也有猶豫、也有掙扎。 商鞅變法,強盛秦國 商鞅變法是歷史上最成功的變法,沒有之一。 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統(tǒng)一中國的基礎(chǔ),奠定了以后中國兩千多年的郡縣制度、戶口制度、土地私有制度、平民階層向上晉升制度。 變法的最重要的內(nèi)容是: 第一,土地私有化。廢除貴族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實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第二,貴族平民化。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沒現(xiàn)世軍功的,就是屌絲一個。只要有軍功,每個人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第三,連坐法?;ハ啾O(jiān)視,互相揭發(fā),一人有罪,五人連坐。 第四,焚燒儒家經(jīng)典,禁止游宦之民。 第五,推行縣制,廢除分封制,縣下轄若干都、鄉(xiāng)、邑、聚。 芝麻姐: 商鞅變法的目的是制民。 政治上,設(shè)郡縣、鄉(xiāng)里,讓政治權(quán)力無障礙地插到帝國底層;經(jīng)濟上,抑制民間財富,不使人民經(jīng)濟過于強大;思想上,焚書、統(tǒng)一思想、愚民;社會上,用嚴格的戶籍來管制人身自由,并限制遷移;法律上,實行“以刑制民”,用連坐和重刑來控制百姓。 今日之中國,依舊是郡縣制、依舊是戶口限制遷徙、依舊是愚民不讓你思考……所以說,商鞅變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不與眾謀 商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與眾?!?/p> 商鞅知道,變法秦國貴族一定不爽。所以,他向秦孝公建議,要成大功就別和庸眾商量,甚至解釋。 我定、你們執(zhí)行,沒商量,效率奇高。 商鞅變法歷經(jīng)18年,是歷史上最高效的變法。 芝麻姐:商鞅之后被車裂也說明,最快成事的捷徑,也常常是成事者最快倒霉的路徑。 極端功利主義 秦國曾經(jīng)頗有仁義古風(fēng)。在商鞅變法之后,秦國開始成為“虎狼之國”。 商鞅變法,重刑也重賞。于是,秦人趨向于極端功利主義。 而連坐制度,因恐懼連坐而互相揭發(fā),敗壞了樸實善良的民風(fēng)、讓人壞起來沒有底線。人生活在恐懼之中,即使倉廩實,也難祥和快樂。 直到今天,商鞅的連坐制度還在這個國家陰魂不散。 商鞅自己,也死于自定的法律。 秦孝公死去,太子即位,太子老師公子虔告發(fā)商鞅意欲謀反,秦惠王下令派人逮捕商鞅。 商鞅本是魏國人,就潛逃到邊境,天黑了想在旅館里住下。旅館老板拒絕他說:“對不起,商鞅定下了法律,入住客人沒有身份證明,要連旅館老板一起治罪?!?/p> 商鞅哀嘆道:“天啊,苛法的害處竟然厲害到這種程度!”他不敢住店,連夜逃到魏國。然而魏國因為他曾經(jīng)背信棄義,又是秦國的通緝要犯,拒絕接納他。 商鞅逃回自己的封邑,糾集一幫人馬進攻秦惠王。秦惠王調(diào)動大兵討伐,將商鞅兵擊破。 商鞅又向東逃亡,路上被擒獲殺死。秦王下令將商鞅尸體車裂,商鞅家族滅族。 芝麻姐: 歷史上,對商鞅褒貶不一。司馬光認為商鞅“刻薄少恩”。 顯然,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商鞅不是什么好人。 讓時間回到那一天,回到商鞅到秦國之前。 那一天,秦軍大敗。 那一天,魏國朝廷為了是否滅秦而爭執(zhí)不休。 這時侯,如果你是秦孝公,你會怎么辦? 這時候,如果你是即將面見秦王的商君,你會說什么? 天下事,天下人,無盡善盡美。 見識:做一個獨立自由的人 微信號:insight4 |
|
|
來自: 龍鳳園創(chuà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