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相宜整理 初診:2013年4月30日。朱某,女,32歲,妊娠6個月,感冒5天?;颊咂剿卦陆浺?guī)律,7/30,Lmp:2012.10.30,產檢正常,胎心胎動良好,近5日頭顳疼痛,影響睡眠,目眶疼痛較劇,伴牙、耳疼痛,鼻塞、咳嗽1日,涕黃稠,不聞香臭,痰黃粘稠。寐差,納可,便秘。舌稍紅,苔薄白,脈滑數。 疾病史、過敏史:否認。 生育史:0-0-2-0,人流1次,孕4個月因胎兒畸形引產1次。 中醫(yī)診斷:鼻淵(風熱型) 治法:祛風散熱,清利頭目 方藥:白芷10g 二診:2013年5月2日。除耳塞之外,余候均除。舌脈如前。 方藥:上方加菖蒲5g,5劑。 《內經》中說:“鼻淵者,鼻流濁涕不止也。”濁涕量多,臨床辨證多屬熱證,《內經》中說:“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于熱?!北净荚衅谡{攝失度,外感風熱邪毒,邪熱循經上蒸,犯及鼻竅,故致本病。老師用蒼耳散加減祛風散熱,清利頭目,3劑即取效。 蒼耳散為鼻科臨床常用方,主治鼻淵,出自南宋醫(yī)家嚴用和所撰《嚴氏濟生方》《重輯嚴氏濟生方》:“蒼耳散(《續(xù)方》):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鼻淵。從蒼耳子散組成來看,方中有四味辛溫藥:蒼耳子、辛夷、白芷、蔥白。另兩味藥薄荷、茶清性涼,但在方中所占劑量比例較小。 對于鼻淵涕濁量多尤其色黃者,諸多醫(yī)家認為所處方劑應當偏于涼性,而用蒼耳散治療熱證,常有以熱增熱之弊,故臨證之時,用本方多有疑慮。清代醫(yī)家張秉成在《成方便讀》中談到蒼耳子散時指出:“此方總嫌其升散之藥多,苦降之藥少?!钡宕t(yī)家汪昂所著《醫(yī)方集解》認為本方乃“以散為瀉者”。 本案中,老師取蒼耳散“以散為瀉”之用,在其基礎上根據病情隨證加減,靈活變通。方中白芷主手足陽明,上行頭面,通竅表汗,除濕散風。辛夷通九竅,散風熱,能助胃中清陽上行頭腦。蒼耳疏風散濕,上通腦頂,外達皮膚。薄荷泄肺疏肝,清利頭目。蔥白升陽通氣,茶清苦寒下行。使清升濁降,風熱散而腦液自固。添眾多清熱之藥,其中石膏為“陽明經大寒之藥”, 清瀉陽明火邪,蔓荊子疏風散熱、清利頭目,主頭痛、目睛內痛,婦人孕后血虛肝旺,菊花能疏風清熱平肝,以止頭顳、目眶疼痛;炒芩清肺熱止咳,又能止血安胎,與清熱涼血之大小薊配合,以免熱盛動血引起胎漏之虞;珠兒參清熱消腫止痛以解牙齦腫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