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婷整理 初診:2012年12月12日。何某某,29歲。外感咳嗽4天,流涕,咽痛,鼻塞,頭暈。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則:辛涼解表,清宣肺熱。 方藥:麻杏甘石湯加白芷10g、辛夷10g、薄荷(后入)5g、白毛藤15g、桔梗6g、蟬蛻6g,7劑。 二診:2012年12月20日。咽痛夜甚10多天,如火燒感,咳嗽有痰,流清涕。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治則:溫里祛寒,疏風化痰。 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桔梗湯加味(炙麻黃5g、淡附片3g、細辛1g、桔梗6g、甘草5g、栝樓皮10g、浙貝10g、射干5g、薄荷(后入)5g)4劑。 三診:2012年12月25日。咽痛外感諸癥已除。 按語:該患初診時表現(xiàn)出痰熱征象,包括咳嗽,咽痛等。麻杏甘石湯為治療痰熱襲肺的首選方劑。并加入白芷祛風除濕通竅,解毒消腫排膿;辛夷散風寒,通鼻竅;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白毛藤清熱解毒消腫;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膿;蟬蛻散風熱,宣肺;二次就診時熱象更加明顯,而在此時我們臨床經(jīng)驗尚淺,肯定會首選清肺熱,止咳的藥物。馬老卻轉(zhuǎn)換思維,認為該患者咽喉痛,火燒感及脈沉細等癥為陰盛格陽的真寒假熱證,要用反治法治療此病。目前表現(xiàn)出的外熱是因為內(nèi)臟的寒氣太重,把熱的元氣逼到外面,元氣本來深藏在腎中,元氣不充足,自然被寒氣逼迫放散到身體的外層。治療中,首先去寒,寒去元氣自回?!秱摗罚骸吧訇幉?,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彼择R老選方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桔梗湯加味。麻黃、附子、細辛、一派溫熱之藥正是祛里寒,引熱的元氣歸于正常的主藥。桔梗、甘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栝樓皮、射干、浙貝清熱化痰,止咳利咽。薄荷疏風解表,利咽喉。喻嘉言謂“真寒真熱,以正治之即愈;假寒假熱,以正治則死矣。”可見反治法的運用特別復雜,馬老真?zhèn)伪鎰e分明,自然藥到病除,應用起來得心應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