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初診:2012.09.18。陳某,未婚。經行腹痛七年。月經周期24天,經期4天,量適中,色暗,夾血塊,經期第一天腹痛劇烈,伴惡心嘔吐,經前乳脹。末次月經8.28。平時手足冰涼。白帶正常,胃納可,夜寐安,二便調暢。肛診:子宮骶韌觸痛。 診斷:痛經(氣滯血瘀)。 方劑:痛經湯加味。 方藥:鹿銜草15g 二診:2012.09.26。末次月經:9.21。痛經減輕。 方劑:仙方活命飲加味。 方藥:白芷 三診:2012.10.3。大便溏薄。 方劑:當歸芍藥散加味。 方藥:當歸9g 四診:2012.10.19。末次月經10.13~10.18。無痛經。 方劑:平胃散合四逆散加味。 方藥:蒼術15g 按語:患者經行腹痛數(shù)年,血中夾淤,伴經前乳脹,為氣滯血瘀之象。肛診子宮骶韌觸痛表明局部炎癥,有內膜異位可能。首診痛經湯活血行氣止痛。方中鹿銜草活血兼有補益肝腎,丹參、益母草活血調經,當歸、五靈脂活血止痛。患者痛經日久,必有肝氣郁結,香附、川楝子疏肝解郁,行氣止痛。川芎、元胡活血行氣。以上主要合用可祛瘀行氣止痛。另患者有內膜炎癥,在中醫(yī)屬癰瘍,敗醬草、紅藤、徐長卿清熱燥濕,祛瘀止痛。二診痛經減輕,針對癰瘍以仙方活命飲清熱解毒,消腫潰堅,兼活血止痛。三診無痛經,但因之前痛經伴有惡心嘔吐,加之肝氣郁結,致胃失和降,現(xiàn)氣通血暢,予平胃散和四逆散疏肝理脾,運脾和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