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明道《老王》教學實錄 [課前準備]上課前一天布置學生預習:一是不解之處;二是精彩之處;三是有誤之處。每個同學至少要有一處發(fā)現(xiàn),準備上課發(fā)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79頁,這幅圖中所畫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平時我們往往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關注,可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多的卻是普通人。你是否關注過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們所要關注的,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車夫的故事——老王。相信大家都已經(jīng)預習過這篇課文?,F(xiàn)在我們就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情況開始提問發(fā)言。請語文科代表做好發(fā)言記錄。 生1:文中“腦袋慢”、“沒繞過來”、“慢了一步”為什么要用引號引起來? 生2:引號是為了引用老王說的話。 生3:引號是為了直接引用老王說的話,為下文做鋪墊。 師:看來大家對引號的作用掌握得不錯,回答得很好。給提問和回答的同學各加1分。 生4:怎樣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 生5:第一個“不幸”指的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第二個“不幸”指的是得了惡病。 師:由這兩個方面來看,可以反映出老王生活的一個側(cè)面,是什么呢? 生6:苦! 師:頭腦真是靈活,給兩位同學各加2分。 生7:為什么我自己不敢乘三輪車? 師:給這位同學先加2分。是??!為什么有三輪車不敢坐,而要去擠公共汽車呢? 生8:因為老王的一只眼睛是瞎的。 生9:因為當時是文革時期,社會動蕩,所以作者不敢自己獨自乘三輪車。 師:能聯(lián)系文章背景思考問題,說明預習工作做得不錯,各加2分。 生10:老王去給作者送雞蛋的時候,為什么說:“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的記憶里多的數(shù)不完”? 生11:因為作者當時被老王的樣子嚇到了,所以記不清數(shù)目了。 生12:因為事情隔了很久,所以作者記不清了。 生13:因為作者很驚訝,老王在這個時候還能親自給她送雞蛋。 師:同學們分析很不錯,想的也很全面,做了認真的思考,各加2分。 生14:“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的時候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瞎掉了一只眼”,為什么寫他不老實,這個“老實”是什么意思?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先給他加上3分。大家看看77頁的第三段倒數(shù)第二句,“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此處也有個“老實”,兩者對比一下,看看兩個“老實”的含義如何? 生15:第一個“老實”是指老王年輕時不規(guī)矩。第二個“老實”是指老王厚道。 師:回答這個問題,確實要費些腦子,先給這位同學加上2分,課后我們可以再仔細思考一下,下節(jié)課我們再做具體分析。 生16:怎樣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師: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深度,加3分。結合課文來看,前一個“不幸”應是指什么? 生(齊):從小營養(yǎng)不良 師:很好,那么后一個不幸指什么呢? 生(齊):害了惡病。 師:那么,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生17:我想,可能是因為營養(yǎng)不良,說明的是他從小生活環(huán)境不好,而害了惡病,說明他的生活狀況不好,一直沒有得到改變。 師: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一下,給他加上2分。再給大家一天的時間思考,我們明天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18:老王吃魚肝油后,到了晚上真的看得見嗎? 師:加1分,哪位同學能回答她的這個問題? 生19:我想應該是看得見的,夜盲癥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造成的,而魚肝油中含有這種成分。 師:看來你不僅對文章有研究,對醫(yī)學也有興趣。給你加上2分。 生20:前者是寫十個或二十個,后者為什么還要寫多得數(shù)不完? 生21:因為日子長了作者記不清了。 師:給她們各加1分,同學們可以思考看看能否從這個問題中得到什么啟發(fā)? 生22:我笑著說“有錢”,為什么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師:給他加上2分。我們可以從老王的性格方面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生23:表現(xiàn)了老王的善良。 師:反應很快,加3分。 生24:“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雞蛋,都給我吃?’”為什么“強笑”? 生25:這樣表達更為準確。 生26;這樣表達較為含蓄。 生27:更突出作者看到老王病成這個樣子還給她送雞蛋時的難過。 生28:與前文“我害怕的糊涂了相照應”,表達了作者看到老王時的意外。 師:看來這個問題同學們的爭議很大,給每位同學各加3分。我們可以下去再思考一下,明天來解決。 生29:為什么作者每當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的?他啞著嗓子問我:“你還有錢嗎?”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不幸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作者為什么要以這一句結尾,這有什么作用? 師:先給這位同學加上3分。在這句話中,作者稱自己是個幸運的人,這個幸運是與誰比較而說的? 生(齊):老王 師:其實不管是老王還是作者,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而這句中說老王是不幸的人,作者是幸運的人,究竟有什么含義,由于時間關系,就把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做一個思考的作業(yè)?,F(xiàn)在請我們的科代表總結一下發(fā)言情況。 科代表:整節(jié)課共有20人發(fā)言,提問不解之處的9人次,共15分;回答評價的18人次,共36分;提問“精彩的”5人次,共13分;總分為82分。(其中有同學多次發(fā)言) 師:今天同學們的發(fā)言都很精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能有越來越多的精彩。下課! 第二課時 師:上一節(jié)課上,同學們經(jīng)過認真思考,做出了非常精彩的發(fā)言。上一節(jié)課我們最后討論的問題是:為什么作者每當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他啞著嗓子問我:“你還有錢嗎?”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首先我們明確誰是幸運的人?誰是不幸的人? 生(齊):作者是幸運的人,老王是不幸的人。 師:(板書:作者 幸運的人 老王 不幸的人)作者為什么要以這一句結尾,有什么作用?昨天已經(jīng)布置了讓同學們課后思考,現(xiàn)在就請同學起來說說你的理解是怎樣的? 生1:作者所說的“幸運”和“不幸運”,實際上指的是作者自己和老王生活的一種對比,作者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但是她沒能很好地幫助老王,所以感到很愧怍。 生2:老師,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覺得作者一家對老王是很好的,也一直在幫助老王,作者感到愧怍是因為作者覺得對老王的幫助還不夠多,老王就去世了。 生3:我覺得,作者是因為給了老王雞蛋很香油的錢,覺得這種行為侮辱了老王,所以感到愧怍。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都很有道理,我們就來具體分析,為什么作者要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而老王是個“不幸的人”呢?首先,我們來看看文中是怎樣描寫老王的生活的。請同學們在書上勾畫出具體的語句,然后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 生:(勾畫) 生4:76頁第一段,“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 師:老王借以謀生的就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但是,即使這輛破舊的三輪車也幾經(jīng)波折。課文中是怎樣描述的? 生5:開始的時候,老王用三輪車拉客人,但是書上78頁又寫到,“后來載客的三輪車都取締了。老王只好把三輪改為運貨的平板三輪。” 師:這兩處所寫的都是老王的謀生手段,那么,對老王生活的描寫還有哪些呢? 生6:“沒有什么親人”。 師:從哪里看出他沒什么親人呢? 生7:“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 師:他這樣一位“沒什么親人”的人,住在什么地方呢? 生(齊): “幾間塌敗的小屋里”。 師:這里說的是老王的居住條件,還有對老王生活的描寫嗎? 生8:眼睛是瞎的。 師:同學們找的都很到位,是仔細閱讀課文的結果。同學們找出課文中對老王生活的描寫,正是這些描寫體現(xiàn)出了老王生活的一種狀態(tài)‘苦’。(展示板書: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謀生手段 “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被取締,苦 他的生計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fā)日子。 沒什么親人 居住條件 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爛爛生理缺陷 有一只眼睛是瞎的)老王是一位很苦的人,但這并沒有影響作者與老王之間的交往,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說老王與作者交往的片段有哪些?(板書:交往) 生9:為老王送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 生10:送默存去醫(yī)院。 生11:不僅是默存上醫(yī)院,而且還不要錢。 師:不僅不要錢,最后作者把錢交給老王,老王拿了錢后又怎樣? 生(齊):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師:還有與作者交往片段的敘述嗎? 生11:在生病的時候給我送雞蛋和香油。 師:同學們找的都很仔細,我們再來看看,這些交往的片段,反映出老王是個怎樣的人呢? 生12:善良。 生13:老實。 生14:樂于助人。 生15:無私。 生16:講義氣。 師:同學們總結的都很對,這些就是老王的性格特征。而老王的這些性格特征,最主要的是從與作者的交往片段中體現(xiàn)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板書展示:①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 老實厚道;②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 心地善良 拿了錢還不大放心。純樸仁義 ③去世前給作者送香油和雞蛋,表示感謝。 知恩必報)我們剛才說了,老王的生活可以用一個“苦”字來概括,那么造成這些“苦”的根原因是什么呢? 生17:因為他眼睛是瞎的,而且三輪車被取締了。 師;很好,那么三輪車為什么會被取締呢?文章開頭說“連登三輪的都組織起來”,為什么要“組織”起來呢? 生18:組織起來可能是為了更好做生意,而且安全。 師:既然組織起來很好又安全,又為什么會被“取締”呢? 生:(思考不解) 師:我們不妨結合文章的背景來分析。當時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可以說,當時的社會處在一種荒唐的狀態(tài),三輪車的起起落落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一種狀況,先是組織,再是取締,像作者和她的丈夫這樣杰出的學者,在當時也被認為是“反動學者”。 生19:老師,那為什么作者還說自己是幸運的人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這就要從作者的思想觀點入手了。其實,幸與不幸包括很多方面,如:天賦、成長、生理等。從這些看來,作者顯然是比老王幸運的。我們不妨一起看看作者一家為老王做了哪些事? 生20:坐老王的車。 生21:給老王錢。 生22:送魚肝油給他。 師:還有呢? 生23:問他能不能生活。 師:對,這些都是作者一家為老王做的事。同學們還可以再總結。那么,從這些事情中反映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呢? 生(齊):善良的人。 生24:尊重別人。 生25:有愛心。 師:作者同老王一樣,都是普通的人(板書:普通人),也是真誠善良的人(板書:真誠善良)。作者寫作這篇文章,正是想讓所有的人都能關心不幸的人,因為在社會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板書:人人平等)。學了這篇文章后,同學們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應該怎樣做。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請大家下去完成每課三件事:抄寫生字詞及難寫易忘字詞;抄評優(yōu)美精彩段落;寫“一課一得”。下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