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爹”已經(jīng)是一個很暖昧的詞了,如今因為一則新聞,更增加了這個詞的復雜性。四川某縣領導干部以廉政名義公開集體宣誓——不以任何名義任何形式與任何人“打干親”“認干爹干媽”,既不認別人當“干爹干媽”,也不當別人的“干爹干媽”。據(jù)說宣誓后,有些“干爹干媽”與“干兒子干女兒”真的脫離了“干親”的關系。 這則新聞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干爹、干媽與干兒子、干女兒,已經(jīng)成為一種很不正常的,比“違反社會主義道德”更不堪、更值得警惕的人際關系。由此想到一個很有名的古人,西門慶,他就是一個熱衷“打干親”的人。 當然,西門慶只是一個藝術形象。但看看西門慶與他的“干爹”“干娘”的故事,咱們就會大致明白:自古至今,很多中國人為什么熱衷于“打干親”,認“干爹”“干娘”? 不過是為了權力、金錢與性。 一 西門慶的“干娘”是誰?王婆。 那個經(jīng)典的情欲、謀殺與復仇的故事之開始,是這樣的:剛剛被叉桿打中頭巾猛然發(fā)現(xiàn)潘金蓮美色的西門慶,踅入武大郎潘金蓮家隔壁的王婆茶坊里來,打聽美女底細,開口就問:“干娘,你且來。我問你,間壁這個雌兒是誰的老?。俊?/p> 這話頗具明朝市井俚語之妙,兩人的對話簡直就是一出小品。西門慶是個有錢的急色鬼,王婆則是個貪婪的心理大師。一拍即合,越說越投機,最后達成拉皮條的協(xié)約。西門慶對王婆承諾:“干娘,端的與我說得這件事成,便送十兩銀子與你做棺材本?!?/p> 西門慶與王婆社會地位懸殊,一個是縣里土豪,一個是流氓無產(chǎn)階級。上流社會的西門慶,為什么要認社會底層的王婆當“干娘”? 其實這個“干娘”,是古代北方對老年婦女的一種比較親切的稱呼。但也可能西門慶小時候,確實認了王婆做干娘。在中國民間,以前“拜干親”一般都喜歡認兒女較多或貧寒的人家。因為兒女多的人家,孩子就像成群的小動物一樣,容易長大。 不管怎么說,王婆這個“干娘”,對于西門慶來說,是非常廉價的,最多值十兩銀子。叫她“干娘”,只不過把她當成便宜的淫媒,以此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性。王婆也深知這一點,為了銀子,她有“理論”、有步驟、有技巧地促成了西門慶與潘金蓮通奸茍合。當奸夫淫婦事情敗露后,王婆為了幾兩銀子,竟然唆使二人謀害了一條人命。 相比于這個廉價的“干娘”,西門慶認“干爹”,那可是費盡了心思、花足了銀子。 西門慶的“干爹”是誰?蔡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奸相。 一個是外地的小“壕”,一個是京城的大官,他倆是如何神奇地發(fā)展成為干兒子與干爹關系的?在《金瓶梅》中,西門慶是通過這么一條鏈條最終給自己整了一個干爹的:蔡府門房——小管家高安——大管家翟謙——蔡京兒子蔡攸。 一路打點,終于見到蔡京,送上厚禮:金壺玉盞、錦繡蟒衣、南京纻緞、湯羊美酒、異果時新。蔡京一高興,現(xiàn)場辦公,找了張空白委任狀,填上西門慶的名字和官職。于是,商人西門慶,搖身一變成公務員西門慶了,還是個重要崗位——提刑所副千戶,相當于公安局副局長。 當然,買個小官當當,不是西門慶的遠大理想,他渴望與當朝權貴發(fā)生更密切的關系。眾所周知,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必須有一個從中牽線的重要人物,比如領導的老婆、孩子、秘書、司機等等。西門慶公關的重點目標是蔡京管家翟謙,他不僅給翟管家送銀子,還送女人。翟管家有什么事要做,喜歡找西門慶買單,西門慶也經(jīng)常找翟管家?guī)兔?,比如想認蔡京當干爹。翟管家很幫忙,沒多久就促成了此事。 那是蔡京過生日的時候,西門慶準備好20扛生辰禮擔,親自到東京拜壽,成功當上了干兒子。
四 公元757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安祿山54歲生日那一天,被自己的親兒子安慶緒與干兒子李豬兒一起聯(lián)手干掉了。 安祿山特別喜歡當干爹,據(jù)說曾認了八千干兒子,他本身也是個著名的干兒子。歷史記載:天寶十年正月初一,是安祿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楊貴妃賜給安祿山豐厚的生日禮物。過罷生日的第三天,楊貴妃特召安祿山進見,替他這個“大兒子”舉行洗三儀式。楊貴妃讓人把安祿山當作嬰兒放在大澡盆中,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錦繡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祿山,讓宮女們把他放在一個彩轎上抬著,在后宮花園中轉來轉去,口呼“祿兒、祿兒”嬉戲取樂。 安祿山比楊貴妃年紀大16歲,他主要是為了這么一個邏輯——我做了皇上最寵愛的貴妃的干兒子,皇上當然也是我干爹。果然如此,當這個貌似忠厚實際狡猾的大胖子,變成皇帝貴妃的大胖干兒子后,受盡優(yōu)待。 這對史上著名的干娘與干兒子,給后人留下了很多暖味的想象,例如“祿山之爪”的典故,就是今天“咸豬手”的意思,野史稱,安祿山私下對人說:“貴妃人乳,滑膩如塞上酥!”《資治通鑒》一本正經(jīng)地寫到:“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丑聲聞于外,上亦不疑也。”皇上確實很信任他,安祿山肚腹肥大,一次玄宗問:“吾兒腹中何物,卻如此龐大?”安祿山應聲道:“臣腹中更無他物,唯赤心耳!”玄宗無比高興,賞賜無數(shù)。 但恰恰是這個干兒子,起兵反叛,“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從此終結大唐盛世,開啟此后200年戰(zhàn)亂。他把干爹逼走四川,并間接在馬嵬坡害死干娘。也是報應,安祿山最后也死在自己最信任的干兒子李豬兒之手。 李豬兒是個太監(jiān),安祿山很寵愛他。安祿山肚子大,每次穿衣系帶,需要三四個人幫忙,兩個人抬起肚子,李豬兒用頭頂住,才拿來裙褲腰帶穿系上。安祿山臨死前,已經(jīng)雙目失明,李豬兒拿刀朝他著名的大肚子捅去時,安祿山搖著帳幔大喊道:“這人是我的家賊呀!”喊罷就斷氣了。 所以說,基于利益博弈建立的干爹干兒子的關系,其實并非牢不可破。尤其是利益糾葛太深,彼此又極熟悉,一旦發(fā)生利益沖突,往往是致命的。例如三國時期的呂布,先后認過丁原、董卓、王允三個干爹,贏得了“三姓家奴”的綽號。他認干爹時,態(tài)度誠懇,但他干掉干爹的態(tài)度,也很堅決。 但這事似乎也不能全怪罪呂布,他畢竟只是被干爹們籠絡的一枚棋子。在那個亂世中,很多人都想通過這種結干親,來籠絡非血緣關系的能人為自己效勞。所有的溫情面紗背后,都是殘酷無情與自私自利的。例如著名的“干女兒”貂蟬,就被干爹王允當成連環(huán)計、美人計中的棋子。在歷史上,對王允的評價很高。不過從今人的角度來看,貂蟬的這個干爹,無疑是一個極具心計的家伙,干女兒在他眼里,只是一個有著漂亮皮囊的工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