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文人清言雜錦(之二十) 黃鈞宰《述哀情》 簡介 黃鈞宰,字天河,號缽池山農(nóng),缽池(今江蘇淮安)人,清末咸豐、同治間文士。生卒年均不詳。善詩古文辭,能作曲,有《十二紅》、《鶼鴒原》和《鴛鴦印》傳奇劇本。又有筆記《金壺七墨》十八卷,他說是薄書戎馬之余,耳所聞,目所見的記錄。其中《述哀情》三十一則為模仿金圣嘆《快說》而作,而用意相反,不是講愉快的事,是專講不愉快的事。序中說這是他和張靜懿(瑤雪)對談的記錄。 ****通衢廣市,看來往人,擾擾紛紛,手忙足亂,豈不哀哉! ****生性不能懵懂,遂至無窮思緒;誤于聰明,觸色聞聲,皆成苦趣,豈不哀哉! ****檐前蛛網(wǎng),自在分明,蠅蚊昧昧投之,欲脫不得,豈不哀哉! ****奔走權貴之家,入室蛇行,出門虎視,豈不哀哉! ****寒士斷炊兩日,不得已走告親友,逡(qun)巡入門,欲言又止。 主人已察其意,先訴艱難,豈不哀哉! ****殘花依樹系屬甚微;飄風忽至,奄然而墮,豈不哀哉! ****安樂時,設想痛苦,刻不可居;及已至前,俯首忍受,豈不哀哉! ****別離時,夢見親知,歡然慰藉;迷離半醒,雨寂燈孤,豈不哀哉! ****腥膻所在,群蟻叢之,百沸之水將澆,千萬聚而不走,豈不哀哉! ****羊豕(shi)初生,即墮殺劫,且不即殺,而先養(yǎng)之;當其養(yǎng)時,飽食自得,豈不哀哉! ****東皋望雨,南畝求晴,此怨彼恩,噥噥唧唧,豈不哀哉! ****庭前大樹,眾鳥爭投,枝葉凋落,掉頭不顧,豈不哀哉! ****眾雀高飛,饑鷹仰視,豈不哀哉! ****犬見衣冠不吠,豈不哀哉! ****春棄棉衣,秋收紈扇,豈不哀哉! ****刑官受賄,堂下呼冤,夜靜風凄,敲撲如故,豈不哀哉! ****胞胎中物,襁褓中人,不及百年,同歸塵土,豈不哀哉! ****無可如何時,作解脫語,豈不哀哉! 王侃《江州筆談》 簡介 王侃(1795-)字遲士,號棲清山人,四川溫江人。以貢生授州判不就。撰有《巴山七種》,《江州筆談》為其中一種。 ****清凈地忽有遺矢,蠅蚋(rui)營營,驅之復集。一旦既盡,寂不知其何往矣。世人之于勢利如此。 ****士子郁郁時 |
|
|
來自: 昵稱13410385 > 《佳書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