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最隆重、最盛大、最喜慶的節(jié)日,在我們湘西南麻陽苗鄉(xiāng),人們習慣把春節(jié)前后的一系列民俗活動統(tǒng)稱為過年,它的主要內(nèi)容有:迎年、賀年、迎春、驅(qū)疫、祭祠、游戲、聯(lián)歡等一系列活動,千百年來形成了很多獨具苗鄉(xiāng)特色的習俗,到現(xiàn)在,有些習俗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么,湘西南苗鄉(xiāng)人們在春節(jié)中到底怎樣過年呢? 苗鄉(xiāng)人們一進入臘月(陰歷十二月),就動手開始殺豬,之后馬上就要開始熏烤臘肉,在苗鄉(xiāng)人看來,一個人家中臘肉熏的多,可顯示一戶人家的富有和大方,臘肉是我們苗鄉(xiāng)過年和待客必炒的“王牌菜”;苗寨大多數(shù)人家都會釀制年酒,它們有米酒、糯米酒、包谷酒……還有用米酒和金櫻子一起泡的酒,心靈手巧的苗家女還要在除夕之前的七天,釀好最受男女老幼喜愛的甜酒,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家新年必備的;糍粑更是苗家人喜愛的食品,那獨具特色的印盒粑,蒿菜粑、小米粑更是糍粑中的精品,最受青睞,從臘月二十五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磨黃豆子,準備做嫩豆腐了,多數(shù)人家還做油發(fā)豆腐,自己親手做的這些豆腐又香又嫩,格外合口,用來下火鍋最好。 除夕這一天的晚飯,我們苗鄉(xiāng)俗稱年夜飯,呷年夜飯是非常隆重的,一般沒有外人參與,也不串門。這餐飯辦得十分豐盛,必炒雞和魚,象征著吉祥和連年有余,全家人高高興興地聚到一起。這一天,哪怕家里再困難,也是想方設(shè)法過一個好年,所以麻陽民間有“叫化子都有三十夜”的俗語。但在呷飯時不許泡湯,民間有呷飯時如果泡湯,來年陽春就會不好做,莊稼要遭水打或垮田坎。在呷年夜飯之前,要先貼好紅紅的對聯(lián)和威武的“把門神”,來鎮(zhèn)邪惡和祈禱來年平安幸福;更重要的是還要端著刀頭(祭品)牙盤到井邊、土地公公廟前、豬欄邊、大門外對著太陽(祭太陽神)、堂屋神龕前、等地方(先外后內(nèi))敬神、燒紙錢,再猛放一陣鞭炮和大炮。 吃好呷年夜飯,年輕的小伙子爭先恐后到山上去“砍年豬”,這“年豬”并不是豬,而是長達三尺的楨木、茶木、栗木等經(jīng)得起燒的硬質(zhì)木頭??惩旰筮€要用大年三十煮的飯給果木樹“喂報嘎飯”(先用刀在樹皮上割開一個口子、再把飯放進去)。祈求來年豐收。除夕夜暮降臨后,家家都會燒起“旺火”:將事先砍來的又長又粗的“年豬”伙同其它雜柴一起燒燃,然后把這節(jié)長長的“年豬”作為火種埋藏在灰中,讓它長久不熄,一直保留到正月十五,因為農(nóng)村有三十夜不能斷火和禁忌正月十五前到別人家取火種的習俗。晚上,全家人圍著“旺火”談天說地,一起守到午夜,俗稱“坐壽”,寓意為越坐得久,壽年越長。 正月初一凌晨,麻陽苗鄉(xiāng)家家戶戶放鞭炮“開財門”,年輕人要盡快準備去井里或河里挑水,想在新的一年到來的時刻挑到第一擔水,這就是俗稱的“搶頭水”。搶到頭水的人,就會被全村人稱為最勤快最有能力的人。搶到了頭水,也象征他(她)已搶到祖宗傳下來的第一擔金水銀水,就會發(fā)家致富。 “開財門”,也是最有意思的,大家把大門一開,鞭炮一放,然后將門外事先準備好一捆柴,抱進屋來,跨入大門時,笑咪咪地:“財(柴)來了,財來了!”。 在麻陽苗鄉(xiāng),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日,這半個月都是過年(玩年和拜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大都是給親戚拜年、玩龍燈、花燈。苗鄉(xiāng)民間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任意行”的說法,也就是說在大年初一,兒子與父母在一起,共度新年,一般不拜年,到了初二,女兒、女婿就來了,初三之后,與朋友們?nèi)我鈦硗?。麻陽苗鄉(xiāng)有“新客”拜年這一禮俗。所謂“新客”,就是小伙子結(jié)婚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去岳父家拜年做客。拜年時,“新客”帶來的禮物要把岳父家務堂中的爺、叔、伯、兄、弟戶戶送到,一定要給給長輩砍一只豬腿,給同輩砍一塊肉,家務堂的這些親戚則要宴請“新客”,請“新客”吃飯的順序從大到小依次排列,一般一戶一天,往往一呷就是十天或半個月。在這些日子里,新客地位最尊,但在呷飯、喝酒時要陪長輩呷、喝到撤席為止,有的時候從早上一直呷到晚上,這可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喔!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因有事沒有到拜年的女兒、女婿、親戚也可以來補拜年,一起過個正月半,過了月半,大家就要整裝待發(fā)、各忙各的去了,以上眾多的苗鄉(xiāng)過年習俗有其別具一格的一面,展現(xiàn)了苗鄉(xiāng)人們在春節(jié)過年中的歡樂、和諧、祥和的心情。那么,紅樓夢中賈府在過年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呢?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向我們展開了一幅流光溢彩的年俗畫卷。紅樓夢里描寫了賈府過年的場景極為壯觀,書中五十三回:“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與鳳姐治辦年事。”這是說,時令一到臘月,就該治辦年事了。 《紅樓夢》里過年最重要者就是祭祖,所以寧國府賈珍那邊先把宗祠打開,派人打掃,同時收拾供器,為祭祀作準備。當年榮寧二公,寧公居長,所以宗祠在寧國府。 祭罷宗祠,大隊人馬再到正堂向祖宗遺像禮拜。家人和小廝一律在儀門之外,賈府子侄挨次列隊于儀門至正堂的廊下。正堂門檻外面是賈敬和賈赦,門檻里面是眾女眷。只有賈蓉因是長房長孫,也隨女眷在檻內(nèi)。供品以菜飯湯點酒茶為主,每當一道菜上來,都是先到儀門,再按次傳至賈敬手中,賈敬傳賈蓉,賈蓉傳其妻,再傳鳳姐、尤氏等。到供桌前,方傳給王夫人,再由王夫人傳給賈母,最后經(jīng)賈母捧放在供桌上。供品擺放完之后,賈母拈香下拜,這時賈府一族之人也悉皆跪下。書中說,如此一跪不打緊,竟“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nèi)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墀內(nèi),花團錦簇,塞的無一隙空地”,可以想像,現(xiàn)場的情景一定煞是壯觀。 再接下去就是給賈家現(xiàn)在的最高長者賈母行禮了。拜完之后,還要拜長。受禮之后,開始全家的和歡宴。當晚還有給各處的佛堂、灶王焚香上供的節(jié)目。整個除夕之夜,兩府內(nèi)外,榮寧街上,統(tǒng)統(tǒng)都是燈火高挑,爆竹齊鳴,笑語喧闐,竟夜不絕。 吃年酒包括請吃和赴吃,但禮儀上不宜重復,所以需要事先一一擬好日期單子。賈珍特別強調(diào),頭一年就因為時間沒安排好,結(jié)果重復了幾家,好像自家虛情怕費事似的。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年的尾聲,又是過年的又一個高潮。所以賈母在十五日這天晚上,在大花廳擺了十來桌酒席,還定了戲班子,是為榮寧兩府子侄孫男孫媳的家宴。戲唱的是《西樓會》,看的賈母高興,吩咐賞錢,立刻有三個媳婦將預備好的散銅錢,一人撮了一笸籮,便往臺上撒。一會,元宵獻上來了,大家便吃元宵。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吃元宵,是自古以來的風俗,尊貴如賈府也不能違背此俗。連唱戲的小伶?zhèn)?,也停下戲和大家一起吃元宵。接著又有女先生說書、擊鼓傳花、賈母和王熙鳳講笑話等節(jié)目,元宵之夜的熱鬧幾乎不亞于除夕之夜。 《紅樓夢》里賈家的過年方式和過年的時間。是傳統(tǒng)文化的凝聚范例,藉由賈家過年的種種禮俗儀式,我們可以了解傳統(tǒng)春節(jié)文化的一般特征。(劉昌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