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中如何用好人稱代詞 湖北省公安縣玉湖中學(xué) 寫人記事的文章必有人物出現(xiàn),尚且這些人物還要頻頻登場。他們每次出現(xiàn)我們用什么符號代替,如果泛用人名就會導(dǎo)致重復(fù)羅嗦,人們一般用“你”(你們)、“我”(我們)、“他”(他們)稱呼比較適合,但應(yīng)用中可得講究技法,用好了有時能使語言表述簡明,有時又能使語氣得以加重,有時還能使情緒突變,情感得以淋漓的表露等。寫作中,我們應(yīng)該怎樣盡善盡美地來使用這些人稱代詞呢? 一、承前代換,名代交替顯簡明 一般情況下,寫作中人物的名字不可過分重復(fù),頭一句用了,后面則可以承前省略,用“你”(你們)或“他”(他們)取而代之,間或幾句甚至連代詞也可免用,這樣就顯得簡潔明快。 例1:奧爾德林從登月艙取出電視攝像機,安裝在月球的表面;他們又安裝了一臺太陽風(fēng)測定裝置,用來檢測宇宙射線;還安裝了測定月震的月震儀。他們又取出美國的星條旗,神色莊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這些工作完成后,他們舒了一口氣…… 《月亮上的足跡》朱長超 這段文字開頭用了宇航員代表人物奧爾德林的名字后,每隔兩句用上一個“他們”,這樣既不失指代的明確,又顯得簡明省凈。 二、密密點綴,連續(xù)使用強語氣 特殊情況下,為了加強語氣,增強語勢,抒發(fā)作者濃烈的情感,便特意在一段話中每句開頭都用上一個人稱代詞。 例2:對于廣大的關(guān)東原野,我心里懷著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著熱血……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例段中頻繁使用一個“我”字,它是對主體的反復(fù)強調(diào),其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這富有力度與濃度的情感能打動人心,能在讀者心里掀起重重波瀾,激起強烈的共鳴。 三、轉(zhuǎn)換人稱,由弱變強增情感 有時為了情感表達的需要,作者往往在同一篇文章中轉(zhuǎn)換人稱,以次此更加淋漓盡致宣泄自己的感情。 例3:對于廣大的關(guān)東原野,我心里懷著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 端木蕻的《土地的誓言》(前部分節(jié)選) 土地,原野,我的家鄉(xiāng),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夜夜我聽見馬蹄奔馳的聲音,草原的日子在黎明的天邊呼喚。端木蕻的《土地的誓言》(后部分節(jié)選) 我們從這兩個語段中可以看出,文章前部分初寫“關(guān)東大地”用“她”來稱呼,而到了后面時卻又改口說“你”,這一人稱的變化實際上是情感變化的結(jié)果。文章開始用第三人稱,是因為情感起初相對而言比較平穩(wěn),但隨著作者情緒一步步的激動,作者就不滿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紹的人稱代詞“她”了,于是拋開讀者直接與自己所敘述的對象進行對話交流,對土地以“你”相稱,這樣拉近說話距離,其情感就顯得更加直接而迫切。 四、多個登場,各盡其職顯分明 一篇文章有時是多個角色同時登場,在這種情況下人物的指代就顯得尤其重要。為了避免發(fā)生混淆,一般的做法是用不同的代詞分別指代,讓其各盡其職去各行其是,這樣才會顯得脈絡(luò)清晰。 例4:客人敲開了貝多芬的家門?!八豢辖右娔愕模币粋€女傭站在門檻上為難地說,“他誰都不肯接見。他厭惡別人打擾他,他要的是孤獨和安靜……”何為的《音樂巨人貝多芬》 文段中涉及到三個人:客人、女傭、貝多芬。如果簡單地用“你”、“我”、“他”代替,那就要么不合文意,要么混亂不清。如“客人”和“傭人”就不能換成“我”或“我們”,因為文章是以第三人稱敘事的,否則就不合文意;后面的“他”是承前指代,代指貝多芬,這樣顯得省凈,否則重復(fù)羅嗦。為了防止指代模糊,因此作者在敘事中把“客人”、“女傭”的稱呼始終沒變,只是偶爾用“他”來指代“貝多芬”,這樣就能讓人一目了然。 人稱代詞的用法技巧尚不止這些,但望同學(xué)們在今后的寫作中要認真揣摩,明確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