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耿介廉臣王忠孝,福建泉州府惠安縣沙格 (今屬泉州市泉港區(qū))人,他在崇禎元年(1628年)中進(jìn)士,官授戶部主事,任內(nèi)廉正,曾因與宦官抗?fàn)幎徽_入獄,與黃道周等人同系一獄,被譽(yù)為“六君子”,名馳朝野。 明清兩朝重臣洪承疇,泉州府南安縣(今南安市)人。 洪承疇得知這位鄰縣同鄉(xiāng)學(xué)識過人,對他很是贊賞。王忠孝也欽佩洪承疇文韜武略是朝廷的重臣,對他這位兄長非常尊敬。兩人既是同鄉(xiāng)又成好友,關(guān)系十分密切。 一個炎熱的夏日,洪承疇聽說王忠孝病了,便急忙到戶部探望他。走進(jìn)王忠孝的臥室,看見他躺在床上,頭貼著一堆書籍墊成的枕頭,手上捧著一冊全神貫注地默讀。他一見洪承疇走進(jìn)來,正要爬起身迎接,洪承疇趕緊上前一步把他按在床上,道:“你身體不舒服,不用起來?!?/p> 王忠孝笑道:“小弟傷風(fēng)好了,沒事?!?/p> “既是剛愈,你也不用起來,不宜過于勤奮?!焙槌挟牭溃骸拔易诖策?,咱們一塊作個對子?!?/p> “如此小弟便無禮了?!蓖踔倚⒌溃骸靶〉芟氤鲆宦?lián),讓洪兄對對如何?” 洪承疇點點頭。王忠孝脫口說出一下聯(lián): “妙哉,即景而出,喻之貼切,真是才子佳聯(lián)!” 洪承疇贊不絕口站起身子,踱著方步搖著折扇,扇面上有唐伯虎畫的一幅《萬里江山圖》,他靈機(jī)一動對出上聯(lián): 應(yīng)景而作脫口而出,很是不錯。“高!洪兄的上聯(lián)大有氣魄,不愧出自朝廷棟梁重臣之口!”王忠孝嘖嘖稱贊,卻又信口說道,“只是不要把大明萬里江山隨手轉(zhuǎn)到別處去!” “哈哈!”洪承疇大笑道,“你我自小熟讀圣賢之書,難道洪某會做個不忠不孝之人!” 說罷,兩人相對又一陣大笑。 豈知一場趣對,后來真的引出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 崇禎十四年(1641年),洪承疇奉旨出關(guān),在松山戰(zhàn)敗降清,真的不忠不孝,又跟隨清兵入關(guān),平定江南,把大明萬里江山隨手轉(zhuǎn)給滿清韃子。后被《清史稿》列入“貳臣傳”而一直備受非議。而王忠孝在明亡之后,開展抗清復(fù)明斗爭,不久魯王兵敗,王忠孝又支持“國姓爺”鄭成功渡海東征收復(fù)臺灣,最后死在臺灣,真真正正地做了“忠孝”之士。編輯:長歌 | 
|  | 
來自: 江山攜手 > 《對聯(lián)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