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急方》治燒傷:梔子末和雞子清調(diào)勻敷之。 《瀕湖集簡方》治折傷腫痛:梔子、白面同搗,涂之。 爺爺和小指月采完藥,準備回竹籬茅舍。爺爺見指月打了個呵欠,便說,指月啊,可要留神哦,小心平地絆腳翻跟斗。 小指月說,沒事,爺爺,這山路我都走了N遍了,哪個地方有溝溝坎坎,我閉著眼睛都能跳過去。 指月漫不經(jīng)心,滿不在乎,邊走邊在想這鴨跖草還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它一定有很多古籍上沒有完全記載說出來的功用。 還沒走多遠,這小腳就踩空了,一滑,整個藥簍子都摔到山溝里了。 哎呦!我的腳啊! 爺爺在前面回過頭來,看到指月一屁股坐在地上,邊搖頭邊說,都跟你說走路要小心,怎么可以分心呢? 小指月慢慢站起來說,爺爺,我腳崴著了,好痛啊! 爺爺說,你試著深呼吸幾下,看看有沒有內(nèi)傷。 指月閉上眼睛,深呼吸了幾下說,沒事,爺爺。 原來一般跌損,你想看自己有沒有內(nèi)傷,可以深呼吸,如果呼吸都不利的話,那說明里面就有可能有瘀血氣滯,趕緊要用藥去調(diào)理。 爺爺說,還好只是一個小小崴腳,下回可要當(dāng)心了。山路專門欺負那些心不在焉的人。那些專心走路,腳踏實地的人,山路為他們而展開。 這時爺爺背起小指月就往竹籬茅舍走去,并順手在路邊采了一大把梔子。 爺爺說,指月啊,你看治這腳崴傷,什么方法最快? 小指月說,爺爺,這都明擺著,你采那把梔子,就把答案告訴我了?!侗静菥V目》說梔子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損傷瘀血,及傷寒勞復(fù),熱厥頭痛,疝氣,湯火傷。 爺孫倆哈哈大笑,好像完全不把這腳崴傷當(dāng)回事。這種小小病痛只能作為行醫(yī)路上的墊腳石,成為遣方用藥技能提高的一種訓(xùn)練。 所以爺孫倆都用一種平常心來看待疾病,一回到竹籬茅舍,爺爺就把梔子搗爛研末,然后打個雞蛋,用里面的蛋清調(diào)成糊狀,給小指月的腳敷上。 指月說,爺爺,這藥一敷就非常清涼舒服,剛才腫痛的感覺沒有那么厲害了。 爺爺說,明天你的腳就能好個五六成,不過要徹底好,還得三五天以后,別急著走路。 小指月點點頭說,爺爺,我是在想,這次因病又得到了一些思路。 爺爺說,不就是一個治療腳崴傷的小偏方,有什么好值得驚喜的呢? 小指月說,這小偏方只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很重要。 爺爺說,哪方面呢? 小指月說,我感到氣血并走于上,下盤就空虛,容易崴腳。當(dāng)時我是在想問題,一不留神才崴著腳,這想問題就是氣血往上調(diào),往頭腦上面調(diào),下盤腳部卻氣血不足,所以下盤空虛,站不穩(wěn),一不小心就崴著了。 爺爺說,這也沒什么好驚喜的啊,都是很平常的道理。你看很多崴著腳的人都是氣血并走于上,走路、說話分心,不肯腳踏實地走路。所以我讓你走山路時別急著背書、講話,安于當(dāng)下很重要。 小指月說,爺爺,我說的只是一個引子,好戲還在后頭呢? 我在想,這氣血并走于上的高血壓,該怎么治呢?不是簡單的平肝降壓,一定還要配些補腰腎、引氣血下行的藥。這樣下盤牢固,氣血就不會那么容易往上飆,頭腦也沒那么容易充血。 爺爺聽后,點點頭說,這個收獲算是一個驚喜。 小指月說,所以我想明白了為何爺爺治療血壓偏高,頭暈耳鳴時,會放些杜仲、桑寄生、牛膝這些壯腰膝的藥,既可以補肝腎,令精血充足,又可以助肝藏血,腎藏精,把氣血收引下來,讓腰腳走路有勁,氣血不往上飄。 爺爺聽后,再次點點頭,他知道小指月已經(jīng)慢慢學(xué)會觸類旁通的中醫(yī)思維了。 小指月又說,爺爺,你怎么知道我要崴著腳,提醒我要小心呢? 爺爺說,我一開始見到你打哈欠,還沒到晚上就打哈欠,肯定最近用功過度,身體疲勞,身體提醒你要好好休息了,人在疲勞狀態(tài),反應(yīng)能力要慢好幾個節(jié)拍,所以你一個反應(yīng)不過來,就崴著腳了。 小指月說,哦,我明白了,還是給爺爺瞧出了蛛絲馬跡。 爺爺哈哈一笑說,所以馬路第一殺手,不是醉酒,不是超速,而是疲勞駕駛。 交通事故發(fā)生頻率最高的就是疲勞駕駛。同樣,身心健康的第一殺手,不是喝酒抽煙,也不是拼命工作,而是疲勞工作,疲勞生活,長期疲勞都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這樣小病都會拖成大病。 所以你今天真正的收獲,不在于梔子治崴腳的小偏方,也不在于用補腎的思路來引氣血下行降血壓,而在于要懂得如何調(diào)控好自己身心,不要讓自己處于疲勞采藥、疲勞讀書的狀態(tài)。這樣的狀態(tài),學(xué)習(xí)、工作,效率都很差。 只有把身體調(diào)到精氣神充足,做事才能盡善盡美,有一分的精神干一分的事業(yè),有十分的精神才能干好十分的事業(yè)。 隨后小指月在筆記本中記道: 《本草綱目》曰,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損傷瘀血,及傷寒勞復(fù),熱厥頭痛,疝氣,湯火傷。 《瀕湖集簡方》治折傷腫痛:梔子、白面同搗,涂之。 《救急方》治燒傷:梔子末和雞子清濃掃之。 原明忠經(jīng)驗 梔子的外用 (1)治碰傷、挫傷所致的瘀血腫痛。梔子(用量視傷處大小決定)一味,搗細末,用沸水調(diào)成稠糊狀。用法:2天以內(nèi)的局部瘀血腫痛,用上藥涂局部3~5mm厚,數(shù)小時干燥,取下再加開水還可使用。1日敷3~4次;2天以后的局部瘀血腫痛,加白酒一半調(diào)成糊狀。用法同上。一般輕者2~3天可消腫,瘀血吸收,重者4~5天可愈。 (2)治燒傷、燙傷(輕度、中度)。梔子一味搗為細末,用沸水調(diào)成糊狀,放涼后,涂局部2~3mm厚,待蒸發(fā)干后,取下還可再用。能較迅速止痛。1日涂3~4次,數(shù)日可愈。 (3)治淺靜脈炎,絡(luò)脈瘀阻,疼痛或因靜脈注射藥物刺激血管導(dǎo)致靜脈炎呈條索狀紅腫疼痛。梔子一味,搗細末,米醋調(diào)成糊狀,涂敷局部,1日3~4次,連敷5~7天,輕者l~2天就見效。 (4)治痄腮(腮腺炎)。梔子搗細末,米醋調(diào)成糊狀,涂患處,約1mm厚,干則再涂,1日7~8次,連用3天,可消腫止痛。 (5)治火丹毒、火熱疼痛。梔子為細末,用沸水調(diào)成糊狀,臨用時可加少許冰片(研細)和勻,涂患處,止痛較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