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合二圣: 民間年畫常繪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圓盒,盒內(nèi)盛滿珠寶,并飛出一串蝙蝠,寓意財富無窮盡。 荷、盒與“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諧,魚水相得。 “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則福祿無窮,所謂“家和萬事興”者也。  瑤池進(jìn)釀: 瑤池,仙池也。 古代傳說中昆倫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的地方。 《史記·大宛列傳》引《禹本記》:“昆侖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酬泉、瑤池?!?br>《穆天子傳》卷三:“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br>“釀”,在此指酒?!斑M(jìn)釀”意為獻(xiàn)酒?!?br>瑤池進(jìn)釀”藉仙女麻姑,三月三日赴蟠桃盛會,為西王母獻(xiàn)酒祝壽的故事,以寓對長者祝賀之情。  五子鬧彌勒: 彌勒佛,佛教大乘菩薩之一。 一般指佛教寺院中胸腹袒露滿面笑容的胖和尚塑像,稱為彌勒。 也有以傳說中的布袋和尚為彌勒菩薩化身。 舊時民間瓷塑,五童子娃娃爬在彌勒佛身上嬉戲。 家里擺上一個,取意合家歡喜。  天女散花: 唐、宋之間《設(shè)齋嘆佛文》:“天女散花,綴山林之草樹?!?br>明、曹學(xué)●《蜀中名勝記》卷二:“(成都)東城樓,即散花樓也……。” 《輿地紀(jì)勝》:“散花樓,隋開皇建,乃天女散花之處?!?br>佛經(jīng),《維摩經(jīng)·觀眾生品》略云:“維磨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諸菩薩,悉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身不墮, 天女曰結(jié)習(xí)未盡,故花著身?!薄疤炫⒒ā庇纸小跋膳⒒ā?,寓意春滿人間,吉慶常在。  童子仰望飛來的蝙蝠。 翹盼,急切盼望。 “翹盼福音”又叫“福從天降”,表示盼望獲得好消息。  嫦娥,亦作●娥,神話中后羿之妻。 后羿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藥,嫦娥偷吃后,遂奔月宮。 這個動人的傳說,一時肢炙人口。 “嫦娥奔月”,象征對美好的追求。 故人們畫作吉祥圖畫,以寄望焉。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如龍、鳳、龜稱為“四靈”。 象征吉祥和瑞。 據(jù)《圣跡圖》載:“孔子生,見麟吐玉書”。 故“麒麟送子”,意指圣明之世,麒麟送來的童子,長大后乃經(jīng)世良材、輔國賢臣也。 民間年畫也畫仙女抱一男孩騎于麒麟背上,謂“天仙送子”。 麒麟與玉書、如意組成圖案謂“麒麟祥瑞”、“麒麟如意”。  九陽指日。 《楚辭·遠(yuǎn)游》:“朝濯發(fā)于湯谷兮,夕●馀身兮九陽?!边@里“陽”諧音“羊”。 九,泛指多數(shù)或多次。啟泰即開泰。寓意走運(yùn),好兆頭。“羊”古“祥”字,羊喻“祥”。 九羊,吉祥如意之事,數(shù)不勝數(shù),連綿不盡。 “松”,四季長青,象征長壽?!爸瘛迸c“祝”同音,喻祝福。 “梅”與“眉”同音,暗含“喜上眉梢”意也。 “九陽啟泰”寓意福星高照,百事順?biāo)?。又稱“九陽開泰”。  劉海灑錢: 劉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時燕山人。 一說名哲,字元英,后梁廣陵人。 事燕主劉守光為相,好黃老之學(xué)。 后受仙人點(diǎn)悟,棄官隱修于華山、終南山,果然得道成仙。 元世祖時封為“明悟弘道真君?!薄皠⒑㈠X”寓意放棄功名利祿,淡泊修行。 中國民間流傳有“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說法,贊揚(yáng)糞土金錢的人的品格。  馬上平安: “馬上”,匆促之意也。 唐詩有“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br>據(jù)《名臣言行錄》記載:“胡安定讀書泰山,十年不歸,得家書,見平安二字,即投澗中,不復(fù)展讀?!?br>“馬上平安”圖案,也叫“馬報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書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慮之情。 此圖表達(dá)時人對親人或親朋之良好祝愿。  冠,帽子也,冠與“官”同音。 童子戴冠,長輩期望孩子長大有出息,科舉成功,高中狀元屯。 騎龍,如同鯉魚跳龍門而成龍一般,出人頭地也。 “狀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 一年一度廷試,萬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間狀元郎”之譽(yù)。  吉祥如意: 象,見“萬象更新”題解,騎象與“吉祥”諧音。 “吉祥如意”,喜慶吉利之詞。 如同古時人們互道“萬?!币粯?,互致“吉祥如意”,祈禱合家安康,福祿長久。 “吉祥”、“萬象”、“吉慶”、“如意”等詞為中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祝頌之詞。  連生貴子: 蓮與“連”、桂與“貴”、笙與“生”同音。 早在唐代銅官窯瓷器的紋飾中,就可以見到“連生貴子”的吉祥圖案。 蓮蓬寓意連生,桂花寓意貴子。  三星高照: 三星,即指福、祿、壽三星。鹿,偶蹄類鹿科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在吉祥圖案中多指梅花鹿。 “鹿”與“祿”同音。 祿,古代稱官吏的薪給為俸祿,寓財富。 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處之仙桃。 “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長壽。  春風(fēng)得意: 唐,孟郊《登科后》詩:“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br>孟郊年青時不愿為官,只愛寫詩。 四十歲后應(yīng)試,連續(xù)兩次未取,第三次才考中進(jìn)士。 一時興奮,乃作此《登科后》詩。 后來人們用“春風(fēng)得意”稱進(jìn)士及第,也泛指功成利就,躊躇滿志。  納福迎祥: 納福、享福、受福。 是舊時見面或通信常用的問好語。 “納福迎祥”,吉利詞,寓洪福吉祥相繼而來。  漁翁得利: 《戰(zhàn)國策·燕策》載,趙國將要攻打燕國, 蘇代為燕國對趙惠王說:“今者臣來,過易,蚌方出曝,而●喙其肉,蚌合而鉗其喙。 ●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br>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瘍烧卟豢舷嗌?,漁者得而并擒之”。 “漁翁得利”,原指第三者乘雙方爭斗之危而得利,這里寓意外的收獲。  東方朔,古代傳說中的神奇人物。 舊時年畫常作一滑稽老人捧桃(傳說西王母蟠桃,三千年一結(jié)實(shí),吃了長生不老),寓祝壽意。 《古小說鉤沈》輯《漢武故事》:“東郡送一短人……召東方朔問,朔至……(短人) 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矣’?!?br>又《列仙傳》卷下:“東方朔者,平原厭次人也,久在吳中,為書師數(shù)十年。 武帝時上書說便宜,拜為郎……作深淺顯默之行,或忠言或戲語,莫知其旨?!?br>“東方朔捧桃”或“東方朔偷桃”,傳統(tǒng)繪畫常用以祝頌有才能或有口才的人的壽辰。  年年有余: 用爆竹,民間玩具等寓意年節(jié)的到來。 “魚”與“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節(jié)之時,家境殷實(shí)。 這表達(dá)了古代人們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 在中國,無論城鄉(xiāng),把這愿望形之于圖畫的習(xí)慣,至今未頹。 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掛一張兒童抱鯉魚的年畫,既表達(dá)歡慶之情,又圖來年吉利。  劉海灑錢: 劉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時燕山人。 一說名哲,字元英,后梁廣陵人。 事燕主劉守光為相,好黃老之學(xué)。 后受仙人點(diǎn)悟,棄官隱修于華山、終南山,果然得道成仙。 元世祖時封為“明悟弘道真君?!薄皠⒑㈠X”寓意放棄功名利祿,淡泊修行。 中國民間流傳有“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說法,贊揚(yáng)糞土金錢的人的品格。  平步青云: 青云,指高空,司馬相如《子虛賦》:“交錯糾紛,上干青云?!?br>也比喻高官顯位。 《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青云得路”亦叫“直上青云”比喻仕途得意,步步高升。  天中辟邪: 鐘馗,傳說故事人物。相傳唐明皇于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 大鬼自稱名鐘馗,生前曾應(yīng)武舉未中,死后決心消滅天下妖孽。 明皇醒后,命畫工吳道子繪成圖象(見沈括《夢溪筆談》)。 舊俗端午節(jié)多懸鐘馗之鐘,謂能打鬼和驅(qū)除邪祟。天中,即天中節(jié)。 《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jié)?!倍宋纾沧鞫宋?。陰歷五月初五日,民間節(jié)日。 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傳說的神獸,似獅而帶翼。 古代織物、軍旗、帶鉤、印紐等常繪之。南朝陵墓用作鎮(zhèn)墓獸石。皆驅(qū)災(zāi)去邪之意。  爆竹,據(jù)南北朝梁宗檁《荊楚歲時記》載,古時在節(jié)日或喜慶日,用火燒竹,爆裂發(fā)聲,稱為“爆竹”, 以為能驅(qū)除山鬼。后人用多層紙密裹火藥,接以藥線,點(diǎn)燃即爆。唐時稱“爆竹”。 “爆竹”多指新年到來,“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竹報平安”寓意驅(qū)除邪惡,祈禱安康。  麻姑獻(xiàn)壽:麻姑,古代神話中的仙女。 葛洪《神仙傳》說她為建昌人,修道牟州東南姑余山。 東漢桓帝時應(yīng)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經(jīng)家,年十八九,能擲米成珠。 她的手指象爪,蔡經(jīng)見后暗想:“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dāng)佳?!?br>相傳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故舊時祝女壽者,多繪麻姑像贈送,稱“麻姑獻(xiàn)壽”。  連生貴子  多子多福多壽  連年有余  金玉滿堂  連年有余  劉海戲金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