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藏
	   
   《西游記》第十二回說道:玄奘法師正與眾僧講經(jīng)說法,那菩薩在下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么?”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向菩薩討教。菩薩道:“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于是勾引得玄奘翻山越嶺、艱苦跋涉,遠赴西天求取真經(jīng),并指經(jīng)取號,喚作三藏。那么,“三藏”是一種什么東西呢?   其實,所謂“三藏”,就是佛教書籍的分類方法。藏,本意為筐篋等容納物件的用具,引申為“攝”,總攝一切所應知之意,即以諳誦之法而師徒口傳。三藏指佛經(jīng)中的經(jīng)、律、論三個部分。經(jīng)藏是佛親口宣說阿難復述的佛法,也就是佛本人的言教;律藏是佛制定的戒律,即律是佛針對僧團集體因時因地所作的紀律規(guī)定;論藏是僧人或菩薩對佛法的論述,就是對經(jīng)、律中要點進行的闡釋解說。所以《西游記》中玄奘法號“三藏”,就是佛典總稱。   有關三藏的順序,到現(xiàn)在沒有定論,就三藏結(jié)集之先后而言,它的順序為經(jīng)、律、論;若就行修之順序而言,為律、經(jīng)、論。三藏各有不同作用,經(jīng)藏用來解除疑問煩惱,律藏用來解除受用兩方面煩惱,論藏解除自我固執(zhí)帶來的煩惱。此外,西藏喇嘛教把三藏同三毒相配,律藏可斷除貪欲,經(jīng)藏可斷除嗔恙,論藏可斷除愚癡。 原載《國學周刊》第1期第B4版(2013年4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