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門
李膺,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屬河南)人,他是東漢后期一位秉性正直、疾惡如仇的官員。
公元165年,漢桓帝任命李膺做了司隸校尉。當時,朝中宦官十常侍專權(quán),他們貪婪殘暴,胡作非為,打擊正直的官吏,欺壓百姓,但李膺并不懼怕他們,以渾身正氣,與他們抗爭。
有一次,有人向他告發(fā)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張讓的兄弟張朔。張朔當時擔任野王縣令。他在野王貪污、勒索,無惡不作,甚至無故殺害懷孕的婦女。他得知有人向司隸校尉李膺告了他,知道李膺的厲害,就逃離了野王縣,來到京城,躲在哥哥張讓家中,想借哥哥的威勢,與李膺抗衡。
李膺得到張朔的消息,親自帶領(lǐng)捕快到張讓家搜查。可搜查了半天,沒搜到。李膺不死心,再一次仔細地檢搜,發(fā)現(xiàn)了復壁。他吩咐手下人打破復壁,果然見到張朔躲在里面,就把他像小雞似地逮走,關(guān)入洛陽的監(jiān)獄里。
接著,他馬上進行審訊,等張朔招認畫供以后,立即下令將張朔殺了。等張讓派人去說情時,李膺說:“罪證確鑿,已經(jīng)殺了,請回吧!”
張讓氣極了,馬上去向漢桓帝哭訴。但漢桓帝知道張朔有罪,便不能難為李膺。
當時朝廷風氣很亂,綱紀頹廢,而李膺能不畏權(quán)貴,堅持法紀,大義凜然地懲辦惡吏,贏得了當時太學生們的一致贊揚。他們把李膺稱為:“天下楷模李元禮?!弊x書人中有能被李膺接納的,稱之為登龍門。所謂“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只要一被李膺接納,這個人的身價便大大提高,也會受到世人的尊敬。
但是,由于漢桓帝十分信任十常侍。不久,十常侍中的侯覽、張讓等誣陷李膺、陳寔等一批正直的官員結(jié)黨誹謗朝廷,以“黨人”之罪將李膺逮捕入獄。
漢桓帝死后,漢靈帝繼位,李膺又被任命為長樂少府。但漢靈帝也十分信任宦官,李膺和陳蕃等謀誅宦官失敗,最后死于獄中。
后來,“李膺門”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官居高位而品德端正的高門望第。(余婭)
《后漢書·李膺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