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近年對九嶷山舜帝陵的祭祀活動 古代有“五禮”。吉禮是“五禮”之一,泛指祭祀之禮。在以禮治為本的中國古代,對祭禮是十分重視的?!抖Y記·祭統(tǒng)》云:“禮有五經(jīng),莫重于祭?!奔朗嵌Y的發(fā)端,是“國之大事”。因此,吉禮被列為“五禮”之冠。中國歷史上,吉禮作為一種祭禮,祭 祀的范圍很廣,包括上帝天神,日月星辰,山川林澤,社稷祖先等。 吉禮中的祭天地是指古代帝王定時舉行的“封禪”儀式。所謂“封”,就是祭天;所謂“禪”,是祭地?!妒酚洝し舛U書》認為封禪產(chǎn)生于伏羲氏以前的無懷氏。古時的封禪大典要由帝王親自主持,一般在泰山舉行。在山頂或在山之陽設(shè)立的祭壇祭天,在山之陰祭地。祭壇廣一丈二尺,高九尺。舜帝、秦始皇、漢武帝都在泰山主持過封禪。 吉禮中的祭祀宗廟其實就是祭祀先祖。古代祭祀先祖時其禮儀有十分嚴格的規(guī)定。例如周朝時,祭祀時先要卜筮選尸,尸為已故祖先的替身,通常由孫輩小兒扮充。祭男用男尸,祭女用女尸。宗廟祭祀時所用的禮器如鼎、尊等都被看得很重;祭祀用的食品也十分講究,禮畢要分而食之,祭祀所用的三牲之肉要分給參加祭禮的賓客。天子、諸侯都立有祖廟,祖廟里供奉著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四代神主。 此外,吉禮中還有祭祀日月星辰,祭祀社稷,以及民間流傳的臘祭、伏祭等等。 舜帝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始祖,他開創(chuàng)了華夏道德文明,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疆域最廣,最合諧、最統(tǒng)一的諸侯國聯(lián)盟的國家。舜帝的業(yè)績,4000多年來一直為華夏子孫所頌揚。我們祭祀舜帝,實際上就是祭祀共同的祖先。從夏代開始,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祭祀禮儀都十分講究。例如,光緒十一年《湖南通志》就記載了祭祀舜帝陵廟的禮儀:“以二品至四品京堂官充使,以禮部、太常侍筆帖式赍御祭文、香帛,導(dǎo)以傘仗龍旗,諏日發(fā)京師······使至,各官朝服出郭跪迎。地方官恭奉御祭文、香帛安置龍亭內(nèi),迎至公所中堂。各官行三跪九拜首禮。擇定祭期,使者前期致齋三日,地方官備鼓樂、儀仗,行一跪三拜首禮。迎龍亭至祭所,各官具吉服,行一跪三拜首禮。至其黎明,各官其集,行禮。”可見,對于祭祀的陳設(shè)、供品以及儀節(jié)儀程,都有嚴格規(guī)定。 九嶷山舜帝陵修復(fù)工作于1993年正式動工,至2000年完工,歷時七年多。修復(fù)以后的2000年清明,寧遠縣人民政府組織社會各界公祭舜帝陵;同年 祭祀活動絕對不是迷信活動。 《尚書·堯典》載:舜“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在璇璣玉衡。以其七政。肆類于上帝,煙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笔芳涊d了虞舜初登帝位,舉行祭祀活動情況。舜舉行祭祀活動是出于大自然崇拜,其目的在于“齊七政”,“祈求天下太平,五谷豐登,地利人和,人民安康”,一句話歸總:是為國祈安,為民祈福。 民間原汁原味的祭祀活動的意義在于尊敬先賢先祖;在于寄托美好愿望,祈求福祉,企盼永遠地舜日堯天。因此,祭祀中使用了香火,應(yīng)該理解為寄希望于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其意為“香火傳承道德文明,齊心建設(shè)和諧社會”。
|
|
|
來自: 文化龍鄉(xiāng) > 《二、舜陵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