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全詩按時間順序?qū)憽?/p>
①月夜江頭送客
②江上聆聽琵琶曲:(邀見歌女;演奏名曲;聽者陶醉)
③
歌女傾訴身世苦:(少年歡樂;晚年凄涼;悲苦心境)
④
同病相憐傷遷謫
⑤
重聞琵琶青衫濕
問題(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
明確:琵琶女和詩人自己。
問題(3)詩人用哪兩句詩將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問題(4)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嘆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么共同的命運、遭遇?具體情況是怎樣的?試做具體比較(用原詩文概括回答)
思路點撥:
①讀序與第三節(jié)相關(guān)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
(色藝雙絕、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歡笑紅顏)
京倡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商婦
(飄零憔悴、飽受冷落)
怨
②借助注釋、序、第一節(jié)與第四節(jié)相關(guān)部分,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
京官
(京城作官、高官厚祿、身居高位、位至諫言,名動京師)
謫官
而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
恨
(謫居九江,凄涼落魄)
詩人與琵琶女比較:
琵琶女自訴身世苦
白居易自嘆謫居苦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辭帝京
名滿京都的藝人
才華橫溢的詩人
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進諫而遭貶謫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問題(5)“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明確: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善寫),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潯陽樓楹聯(lián)所言:
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句留江上別離情。
江西九江有一處名勝古跡——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對聯(lián)。寫白居易離開九江時,九江人民對他的深厚情誼,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襯托別離情之深。
板書:
同是天涯淪落人
琵琶女
白居易
怨
恨
京倡
琵琶聲
謫官
問題(6)“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痹娙税拙右诪楹卧谝粋€素不相識的琵琶女面前淚灑青衫呢?
明確:詩人淚灑青衫,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①傷琵琶女:正如詩中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卿卿。”琵琶女憤激幽怨的曲調(diào)本引發(fā)詩人情感的共鳴,在聽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傾訴后,更是激起詩人深深的憐憫。(琵琶女也深深憐憫詩人)
②傷己: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幽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別,更感孤寂難耐。兩人有著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淪落人”。傷人,傷己,兩重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淀,詩人怎不悲愴滿懷,淚灑青衫?這“淚”,既是詩人對被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的控訴。
問題(7)聯(lián)系全文,請說說琵琶女和詩人的形象特點。
明確:琵琶女矜節(jié)自持,羞澀靦腆,多愁善感,才藝驚人,歷盡繁華,卻美人遲暮,被是一個被封建社會損害、侮辱的婦女的典型形象,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強烈的控訴。
詩人是一個感情豐富,體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飛揚,被貶江城、懷才不遇,壯志未酬,才華難以施展,孤獨苦悶,飽受受壓抑的正直知識分子。
三、課后作業(yè)
1、借助課文注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總結(jié)重點文言字詞;
2、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第3課時
品讀詩文 鑒賞領(lǐng)悟 提升能力
一、抽查學(xué)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仔細閱讀課文,探討如下問題:
問題探討(1)找出詩歌中景物描寫的地方,并說說其作用。
明確:①第一段開頭,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b>點明了時令,地點,時間和事件,“楓葉”“荻花”“瑟瑟”更妙,紅紅的楓葉,白白的荻花,微微的秋風,一紅一白,冷暖相間,無需太多秋景,卻秋意濃濃,內(nèi)蘊豐富。閉目而思:微風過處,楓葉飄落,荻花紛飛,和著暮色蒼茫,美不勝收。然詩人美不起來,樂不起來,今天詩人要送別一位摯友,此景雖美,而離別在即,更添詩人悲涼、憂傷之情。寥寥幾筆勾畫就將這如畫的美麗秋景渲染得蕭瑟凄涼,從而奠定了詩歌感傷的基調(diào)。
②第一段結(jié)尾“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b>月朦朧,水渺茫。離愁無法排解,苦悶難以消除。既道出了詩人的心情,烘托了悲涼的氣氛,也奠定了全詩悲涼感傷的情感基調(diào)。
③第二段的最后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讀之令人為之陶醉,曲罷,此時的月亮不再“茫?!?,它是那樣的“白”,白得清澈,白得爽朗,白得多情。樂曲聲停,但又似乎沒停,如絲如縷,如泣如訴,縈繞在詩人的耳畔,點染了當時的環(huán)境氣氛,說明當時船上的人們都沉浸在余音繞梁的境界中,襯托了樂曲強烈的藝術(shù)魅力。
④第三段“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b>人去船空,本就寂寞難耐,然而此時,孤舟卻又被寒冷的江水縈繞,被清冷的月色籠罩,讓人如何受得了?“清冷的月色”寒冷的江水”既點染了孤寂悲涼的氣氛,也描摹出了琵琶女那凄涼孤寂的內(nèi)心世界。
⑤第四段“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期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b>這幾句寫詩人謫居之環(huán)境:低洼潮濕,黃蘆苦竹叢生,杜鵑悲啼不絕,猿聲哀怨不斷,何等艱苦惡劣,何等蒼涼悲凄。既寫出了詩人謫居之處環(huán)境的惡劣蒼涼,點染悲涼的氣氛,也寫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悲涼、孤寂、苦悶和無奈。
問題探討(2)找出琵琶女出場描寫的句子,思考下列問題:
①勾畫出琵琶女出場描寫的句子里的動詞,想一想從這一系列的動詞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明確:描寫琵琶女出場的句子是:“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動詞有:尋 問 移
邀 添 回
呼 喚等,表現(xiàn)了當時詩人急切、欣喜的心情。
②琵琶女為何“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明確:因為琵琶女當時心里很矛盾矛盾,也很含羞。也表現(xiàn)了琵琶女舉止端莊,神態(tài)含羞,似有滿腹辛酸心事。
問題探討(3)找出文中描寫琵琶女彈奏琵琶的句子,一共彈了幾次?詩人有何感受?有何作用?
明確:共三次演奏。
第一次:“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痹娙松钌畋晃?,側(cè)面烘托琴技。(一聞琵琶邀相見 )
第二次:“彼此相見,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詳寫),
同情琵琶女,頓感遷謫意,正面描寫琴技之高,點明主旨——同是天涯淪落人。(再聞琵琶訴淪落 )
第三次:“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略寫),詩人感傷而“青衫濕”。側(cè)面烘托琴技高超,琴聲悲凄感人。(三聞琵琶青衫濕
)
問題探討(4)閱讀第二自然段正面描寫琵琶女彈奏琵琶曲部分,探討品味:琵琶女彈奏的琵琶曲,曲調(diào)旋律有沒有變化,如果有,是怎樣變化的(旋律特點)?能從這種變化過程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嗎?
明確:整個曲調(diào)可以分為四個樂章。每個樂章的旋律都有所不同。
第一樂章是“前奏曲”:“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潯陽江邊,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凄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郁。
第二樂章“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薄伴g關(guān)鶯語花底滑”這時歡快明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紅的青年時代。青年時代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gòu)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zhuǎn)為清脆圓潤、輕快舒緩。
而“大珠小珠落玉盤”更如往日盈盈笑語,讓人過耳不忘。
第三樂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旋律變得“冷澀”“凝絕”,音樂之聲“暫歇”(由于心情沉痛,越來越低沉,以至于停頓)。
最后一樂章是“悲憤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边@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jié)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輕離別”,讓她時??沾毷?。這現(xiàn)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樂之聲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憤怒控訴。收撥一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憤激的哀號,更是對不公平社會現(xiàn)實和命運的抗爭!也和詩人無辜遭貶的憤懣不平相合。
總之,詩人不但寫出了琵琶女音樂技藝的高超,而且通過樂曲的變化,表達出演奏者內(nèi)心情感的起伏變化(也和詩人的遭遇有相通之處,作者深深領(lǐng)悟其中的感情),讓人如聞其聲,如感其情。正如詩人所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北瘧嵉那{(diào),令普天下傷心人聞聲一哭!
板書:
(悲命運不平,身世之飄零。
激越雄壯,高亢急促 。)
|
三、課后作業(yè)
1、背誦第二自然段;
2、
查找抄寫一些名家描寫 音樂和聲音的詩文。
第4課時
鑒賞詩文 掌握技巧
拓展延伸
一、抽查學(xué)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仔細閱讀第二自然段探討問題:
探討問題(1)在第二自然段正面描寫音樂部分,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來描摹音樂?這些手法有何好處?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樂的什么特點?并分析比喻描寫的好處。)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語(親切細柔)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悠揚婉轉(zhuǎn)、悅耳動聽)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凝澀)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高亢激昂)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凄厲悲憤)
好處:把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形象可感的實體,生動形象,化抽象為具體。
2、正面描摹與側(cè)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②側(cè)面烘托: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好處:更好地突出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和琵琶曲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
3、曲中帶情:
以聽者的感受襯托音樂的聲情并茂。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彈奏之技藝高超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帶著感情了彈奏的,而詩人也是帶著感情來聽、來描摹的。
琵琶女以情演曲/
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似訴平生不得志/ 說盡心中無限事/
詩人以情繪聲: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好處:情聲交融,增強藝術(shù)感染力。
4、疊詞和聯(lián)綿詞:
疊詞:弦弦、聲聲、續(xù)續(xù)、嘈嘈、切切
聯(lián)綿詞:間關(guān)(疊韻)、幽咽(雙聲)
好處:使音節(jié)悅耳動聽
三、拓展延伸
(一)從古今描寫音樂和聲音的優(yōu)秀作品看,對其描繪的方法有很多:
(1)對樂曲或聲音進行比喻時,也可運用通感比喻,喻體不訴諸聽覺,而訴諸其他感覺或生活體驗。如:蘇聯(lián)歌曲《喀秋莎》“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2)對聲音的美妙或演奏(演唱)者的動作進行夸張。如:《列子.湯問》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p>
(3)寫傾聽者的反映或內(nèi)心感受,從側(cè)面進行烘托。如《赤壁賦》“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p>
(4)描寫周圍環(huán)境,從側(cè)面進行烘托。如《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p>
(二)名家描寫音樂和聲音片段欣賞
1、劉鶚《老殘游記·明湖居聽書》寫白妞唱歌: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fā)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shù)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于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huán)轉(zhuǎn)折。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jié)節(jié)高起?!?/p>
2、金庸《笑傲江湖》對任盈盈簫聲的描寫:
琴音似止未止之際,卻有一二下極低極細的,簫聲在琴音旁響了起來?;匦褶D(zhuǎn),簫聲漸響,恰似吹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簫聲清麗,忽高忽低,忽輕忽響,低到極處之際,幾個盤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雖極低極細,每個音節(jié)仍清晰可聞。漸漸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躍,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漸增,先如鳴泉飛濺,繼而如群卉爭艷,花團錦簇,更夾著間關(guān)鳥語,彼鳴我和,漸漸的百鳥離去,春殘花落,但聞雨聲蕭蕭,一片凄涼肅殺之象,細雨綿綿,若有若無,終于萬籟俱寂。簫聲停頓良久,眾人這才如夢初醒。
(三)重點文言知識總結(jié)
1、古今異義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指今年的下一年。
(2)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因為:古義:因此(于是)創(chuàng)作;今義:表原因
長句:古義:七言詩;今義:結(jié)構(gòu)復(fù)雜詞語較多的句子。
(3)朝去暮來顏色故
顏色:古義:容貌;今義:色彩。
(4)老大嫁作商人婦
老大:古義:年紀大了;今義:長子、長兄等。
(5)又聞此語重唧唧
唧唧:古義:嘆息聲;今義:一般指蟲鳴。
(6)凄凄不似向前聲
向前:古義:以前;今義:朝著前面。
2、一詞多義
遂命酒
動詞:吩咐,命令
(1)命
命曰《琵琶行》 動詞:取名,命名
感斯人言
名詞:話語
(2)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名詞: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
動詞:說
因為長句
動詞:寫作,創(chuàng)作
(3)為
初為霓裳后六幺
動詞:彈奏
為君翻作琵琶行
介詞:給,替
凝絕不通聲暫歇
副詞:短暫
(4)暫
如聽仙樂耳暫明
副詞:頓時,忽然
琵琶聲停欲語遲
動詞:說話,回答
(5)語 今夜聞君琵琶語
名詞:曲
尋聲暗問彈者誰
副詞:輕輕地
(6)暗
有幽愁暗恨生
形容詞:隱藏的
3、詞類活用
(1)聞舟中夜彈琵琶者
(2)遂命酒
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里
酒:名詞作動詞:擺酒席
(3)商人重利輕別離
重:形容詞作動詞:看重
輕:形容詞作動詞:看輕
四、課后作業(yè)
1、完成新學(xué)案題目;
2、欣賞李娜的《青藏高原》,然后用一段生動形象的文字描繪其音樂的特點或你聽歌時的感受;
3、背誦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