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去年年初開始,一直波瀾不驚的“偏門”投資收藏品——綠松石陡然出現(xiàn)了一波“大牛市”,從那開始,綠松石價格穩(wěn)步上升,越來越受到關注。綠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貴寶石品種之一,其市收藏潛力巨大,所以今天小編就也趁熱來談一談綠松石及其鑒賞。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齊家文化已采用綠松石制作裝飾品。綠松石的英文名稱為Turquoise,源于法語Pierreturqoise,意思是“土耳其石”,又稱“土耳其玉”。其實土耳其并不產(chǎn)綠松石,之所以被冠以此名,大概是因為古代波斯產(chǎn)的綠松石最初是途經(jīng)土耳其運往歐洲的緣故。綠松石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綠而得名。工藝名為松石。 綠松石是含水的銅、鋁的磷酸鹽礦物,化學分子式為 CuAl6(PO4)4(OH)8·5H2O。屬三斜晶系。晶體形態(tài)呈致密的隱晶質集合體,有時呈皮殼狀、結核狀,單個晶體極為罕見。顏色多呈天藍色、淡藍色、綠藍色、綠色、帶綠的蒼白色。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條痕白色,不透明。折光率1.62,雙折射率0.040,多色性弱。硬度5-6,密度2.6- 2.9g/cm3。無解理,斷口平坦狀,有時呈貝殼狀。質地十分細膩,韌性相對較差。 綠松石與相似玉石的區(qū)別:與其相似的玉石有硅孔雀石、人工處理綠松石、染色玉髓、合成綠松石。綠松石的鑒定特征:特有的不透明天藍色、淡藍色、綠藍色、綠色及其底色上常有的白色斑點和褐黑色鐵線。硅孔雀石:天藍色,瓷狀光澤,折光率1.50,密度2-2.5g/cm3,硬度2-4,均較綠松石低。人工處理綠松石:人工處理方法有染色、注入石蠟、石蠟油、塑料等。對于染色綠松石,在不太顯眼處滴少許氨水,苯胺染料就會被氨水漂白。注油、注蠟綠松石,把熱針靠近,但不觸及寶石,放大鏡下能看到熔化、流動的石蠟或油。注入塑料綠松石,熱針觸及寶石表面,注入塑料會發(fā)出難聞的氣味。染色玉髓:玻璃光澤,透明度好,折光率1.54,濾色鏡下觀察呈粉紅色。人工合成綠松石:天藍色,顏色均一,50倍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球狀結構。 綠松石的評價與選購: 綠松石的評價與選購的依據(jù)是顏色、質地和塊度。其品種按顏色分為:藍色綠松石、淺藍色綠松石、藍綠色綠松石、綠色綠松石、泡料。以藍色、深藍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玻璃感,顏色均一,光澤柔和,無褐色鐵線者質量最好。綠松石按質地劃分為:透明綠松石、塊狀綠松石、藍縞綠松石、鐵線綠松石、磁松石、斑點松石。透明綠松石極為罕見,價值很高。磁松石光亮如瓷器,質優(yōu)價高。國際寶石界將綠松石分為四個品級:一級品(波斯級)、二級品(美洲級)、三級品(埃及級)、四級品(阿富汗級)。一級品為質量最優(yōu)的綠松石。 綠松石是古老寶石之一,有著幾千年的燦爛歷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愛。早在古埃及、古墨西哥、古波斯,綠松石被視為神秘、避邪之物,當成護身符和隨葬品。河南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400年)遺址中出土兩件綠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長的魚形飾物。最古老珍貴的綠松石是在5000多年前埃及皇后(Zer皇后)的木乃伊手臂上戴有四只用綠松石制成的金色手鐲,1900年挖掘時,飾品依然光彩奪目,堪稱世界奇珍。綠松石質樸典雅,千百年來受到許多國家的人們的寵愛,甚至達到迷信的程度。埃及人用綠松石雕成愛神來護衛(wèi)自己的寶庫;印第安人認為佩戴綠松石飾物可以避邪和得到神靈的保佑;中國藏族同胞認為綠松石是神的化身,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是最為流行的神圣裝飾物,被用于第一個藏王的王冠,當作神壇供品。綠松石是國內(nèi)外公認的“十二月誕生石”,代表勝利與成功,有“成功之石”的美譽。 人們購買綠松石不僅是因為較高的收藏潛力,也是因為綠松石的珍貴以及它所蘊含的寓意。關于綠松石及其鑒賞知識小編也需要去補充,在更了解綠松石的情況下,才更有底氣去談論它,“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小編也建議綠松石收藏者,多多了解綠松石的知識,在收藏綠松石是才更加專業(y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