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新教法
教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其他學生們通常不在集體中而是作為個人在自學,學生擁有了更多的主動權,而教師的角色將逐漸淡化,教師更多地以教育資源的形式或學習幫促者的身份出現,他們的意圖、思路、觀點,通過技術媒體形式得以體現。在當今教育技術現代化高度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新媒體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工具和輔導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日趨廣泛和成熟,而結合各種新媒體方式的教學是對人體視覺、聽覺等多種器官產生刺激,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最佳方式。特別是在教學過程當中結合各種互動教學網站、計算機網絡資源和計算機網絡實驗設備的使用,可以進一步地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教育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比任何時代都來的迅猛。可以說,信息化正成為這個時代的基本特征,信息環(huán)境的課堂取代傳統(tǒng)的課堂已經是遲早的事情了。我校信息化的發(fā)展已經有幾年的時間。從一開始的懷疑觀望到試著干到今天師生須臾不可離開,其中有彷徨焦慮,有酸甜苦辣,有挫折教訓,而更多的是今天收獲的欣喜??梢哉f,信息化徹底改變了我們的面貌。 在與新媒體結合的課堂教學中,做到課堂教學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如果對教學任務安排得不得當,勢必造成學生“開小差”,浪費寶貴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準備好自己的資料,引導學生利用剩余時間進行分組討論,最后對學生得到的結果進行評價。在教學中還應體現教師、學生和知識的互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引導,如利用都媒體幻燈片投影提出問題,學生在尋找問題的答案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形成性評價過程,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手段向著正確的方向尋找解決的方法,最后利用投影展示優(yōu)秀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性評價。與課堂教學還要強調知識的構建性,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強調新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應該通過適當的任務或探索從舊的知識上構建起來,而教師則起著引導者的作用。所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去搜尋的問題不能太顯空乏,問題也應該隨著教學進度而逐步深入。新媒體技術對信息化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促進教學內容、方式等發(fā)生根本性變革,同時也促進信息技術教師重新自我定位,學習并駕馭新媒體技術,提升自身修養(yǎng)和教學效果。新媒體技術既給教師帶來了發(fā)展機遇,也帶來了種種困惑。 原來我們的課堂教學形式單調,內容陳舊,知識面窄,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認識,難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創(chuàng)造欲。教師必須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自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
|
|
|
來自: 楓樹570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