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6月18日,《自然》雜志發(fā)布2015年全球自然指數(shù)(2015 Nature Index)。此次發(fā)布的2015全球自然指數(shù)涵蓋了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發(fā)表在68種世界一流科研期刊上的57501篇論文。其中,中國科學院仍然是自然指數(shù)中位列全球第一的科研機構(gòu)。
2015年全球自然指數(shù)顯示,2014年,中科院排名世界第一 消息一出,不少人對此產(chǎn)生質(zhì)疑。因為根據(jù)“自然”網(wǎng)站公布的2013年的自然出版指數(shù)(NPI)顯示,中國科學院位列全球第六,相關(guān)計數(shù)值(CC,corrected count)不到哈佛大學的一半。僅僅一年,中科院就遠遠超越了哈佛大學,穩(wěn)居世界第一,這的確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2014年公布的自然出版指數(shù)顯示,中國科學院位居世界第六 對此,觀察者網(wǎng)進行了查詢,原來在2014年,《自然》雜志對這一指數(shù)進行了修正?!蹲匀弧冯s志將統(tǒng)計指數(shù)名稱從NPI(nature publishing index,自然出版指數(shù))改成了NI(nature index,自然指數(shù))。統(tǒng)計的收錄論文的期刊也從18本擴展到了68本。 2014年12月,《自然》雜志首次以全新的“加權(quán)分值計數(shù)法”(WFC,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指數(shù)方式發(fā)布2014全球自然指數(shù)(Nature Index),對2013年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重新進行統(tǒng)計。結(jié)果,在全球前200名科研機構(gòu)中,中國科學院自然指數(shù)排名第一。 由于,中科院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較少,但在其他雜志上發(fā)表了不少論文。因此在NPI排名中的位次較低。但中科院在其他著名期刊上發(fā)表了不少論文,因此,在對指數(shù)進行修正以后,中科院的排名大大提升。
2014年,《自然》雜志利用WFC對全球高校和研究員進行重新排名,中科院排名世界第一
2015年全球自然指數(shù)顯示,由于中科院在《自然》、《科學》上發(fā)表的文章較少,中國科學院在該排名中未進前十 根據(jù)“加權(quán)分值計數(shù)法”,若每篇科學論文的作者數(shù)為N,則將每一位作者對該篇論文的貢獻記作“1/N”分,而不是都記為“1”分,同時考慮了不同學科之間的權(quán)衡問題,將學科優(yōu)勢和研究成果納入分析中,因此更能反映一個作者、機構(gòu)和國家對世界科學的貢獻率。 根據(jù)加權(quán)分數(shù)式計量,中國位列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的 WFT 從 2013 年到 2014 年增長了 16%。自然指數(shù)顯示,中國最主要的論文合作國家是美國、英國和德國。本地區(qū)位居前五的機構(gòu)中,中科院的論文合作比例最低,北京大學最高。
2015年全球自然指數(shù)顯示的中國大學排名 英國著名雜志《自然》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也是國際最權(quán)威的科學雜志之一,自1869年創(chuàng)刊以來,《自然》雜志每年都會以前一年所發(fā)表的論文為基礎(chǔ),衡量不同國家和研究機構(gòu)的科研實力,并對往年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 “自然出版指數(shù)”(NPI)是根據(jù)各科研機構(gòu)與高校在《自然》和其他17本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上出版的文章數(shù)計算,常被作為衡量高質(zhì)量的基礎(chǔ)性研究的標志性指標。該指數(shù)每月更新一次,記錄過去12個月內(nèi)發(fā)表的文章數(shù)據(jù)。 NPI依據(jù)的18本期刊如下: Nature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Genetics 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Immunology Nature Medicin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Methods 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Photonics Nature Physics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而“自然指數(shù)”(NI)是衡量國家與科研單位(大學)科研水平的新的指標,“自然指數(shù)”的依據(jù)是包括《自然》、《細胞》、《科學》在內(nèi)的68家期刊。68家期刊,是因為Nature集團基于學界的評價,把它們看成是科學界各學科最好的學術(shù)期刊,有人甚至認為,沒有在這些期刊經(jīng)常發(fā)表文章,就等于遠離前沿,而且對你單位的學術(shù)影響力(“自然指數(shù)”)亦就沒有貢獻。 NI依據(jù)的68本期刊如下: Advanced Material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Analytical Chemistr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Cancer Cell Cell(《細胞》) Cell Host & Microbe Cell Metabolism Cell Stem Cell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Science Current Biology Developmental Cel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Ecology Ecology Letter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 Genes & Development Genome Research Geology Immunity Inorganic Chemistry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Molecular Cell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Nano Letters Nature (《自然》)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Genetics 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Immunology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Medicine Nature Method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Photonics Nature Physics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Neuron Organic Letters PLOS Biology Physical Review A Physical Review B Physical Review D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Science (《科學》)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The EMBO Journal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