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流才子徐志摩與京城名媛陸小曼,經(jīng)過一段曲折浪漫的相戀之后,于1926年訂婚,定于同年孔子誕辰在北京北海董事會舉行婚禮。而請出徐志摩的先生梁啟超作證婚人,則是徐家同意徐志摩與陸小曼結(jié)婚的三個必要條件之一。  
  梁啟超作為維新時代的大師,私人生活十分嚴謹。他雖然喜歡徐志摩這個學生,但兩人在家庭、婚姻問題上,觀念大不相同。當初徐志摩為了與林徽因結(jié)婚而不惜與妻子張幼儀離婚時,梁啟超就曾竭力反對。對于徐志摩愛上有夫之婦陸小曼更無好感。起初,無論誰出面做工作請他證婚,他都一概回絕。后來他經(jīng)不起胡適等人的一再勸說,方同意證婚。徐志摩本與林徽因相戀,后來林徽因許配給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才轉(zhuǎn)而追求陸小曼。梁啟超心里總覺得有點對不起愛徒,自己盡管討厭陸小曼,但事已至此,只好參加徐志摩的婚禮了。但他決定,既要憐惜徐志摩,又要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徐、陸兩人的婚禮如期舉行。輪到證婚人致辭時,梁啟超緩緩起身,表情肅然地說:“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后務(wù)必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贝搜砸怀?,舉座皆驚。梁啟超接著說:“徐志摩、陸小曼,你們聽著!你們都是離過婚,又重新結(jié)婚的,都是過來人了!這全是由于用情不專。以后要痛自悔悟,希望你們不要再一次成為過來人。我作為徐志摩的先生———假如你還認我做先生的話———又做為今天這場婚禮的證婚人,我送你們一句話,祝你們這次是最后一次結(jié)婚!”這段罵訓交并、一反常規(guī)的證婚辭,令徐志摩面紅耳赤,陸小曼臉色發(fā)白,冷汗涔涔。徐志摩強忍愧怍,上前對梁啟超說:“先生不要再講下去了。顧全一點弟子的面子吧?!被槎Y的喜慶氣氛,至此蕩然無存。 這段梁啟超證婚苦訓徐志摩的往事,袖手人多年以前,曾經(jīng)在不同的文章里讀過數(shù)遍,然終不得其解。后來在梁啟超寫給他女兒梁令嫻的一封信中,梁這樣解釋道:“我昨天做了一件極不愿意做的事,就是去替徐志摩證婚。他的新婦是王賡的夫人。與志摩愛上才和王賡離婚,實在是不道德之極。志摩找到這樣一個人做伴侶,怕將來痛苦會接踵而來。所以不惜聲色俱厲地予以當頭棒喝,盼能有所覺悟,免得將來把志摩弄死。我在結(jié)婚禮堂上大大地予以教訓,新人及滿堂賓客無不失色,此恐為中外古今未聞之婚禮也。”   
  附件 張幼儀簡介 張幼儀(1900年——1988年) 出生地:江蘇寶山 第一任丈夫:徐志摩 第二任丈夫:蘇紀之 長子:徐積鍇 次子:徐德生(三歲夭折) 二哥:張君勱 四哥:張嘉璈 張幼儀的一生: 張幼儀的一生分為一分為二,“去德國前”和“去德國后”。去德國前的張幼儀,她比徐志摩小4歲,12歲在二哥和四哥的幫助下入讀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再次受到了先進教育。三年后,尚未結(jié)業(yè)的張幼儀就被接回家,輟學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也就是徐志摩的妻子,兩人的婚姻,用徐志摩的態(tài)度說就是:“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p> 當時替張幼儀作媒的是她的四哥張嘉璈,在當時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在巡視學校時他發(fā)現(xiàn)杭州一中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學生,這就是徐志摩。徐家當時已是江南富商,和有著龐大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的張家聯(lián)姻,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于是徐父申如定下了二人的婚約。 1918年,18歲的張幼儀為徐志摩生下長子徐積鍇(阿歡),不久徐志摩就留洋去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張幼儀哥哥張君勱的信,被迫把張幼儀接到他身邊,此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wǎng),不久徐志摩就提出離婚,已有二個月身孕的張幼儀毅然同意。1922年,張幼儀生下次子后,兩人在德國柏林離婚。去德國前,張幼儀怕離婚,怕做錯事,怕得不到丈夫的愛,委曲求全,可每每都受到傷害;去德國后,她遭遇了人生的最沉重的愴痛,與丈夫離婚,心愛的兒子死在他鄉(xiāng),一切都跌至谷底。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女,漢族。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福建福州。中國著名建筑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shè)計者。建筑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shù)領(lǐng)域的開拓者,后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shù)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chǔ)。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陸小曼——一代才女、曠世佳人   陸小曼(1903年-1965年),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1915年就讀圣心學堂,她18歲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個畫家,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父親陸定原是財政部的賦稅司司長,1922年和王庚結(jié)婚,1925年離婚。1926年與徐志摩結(jié)婚,同年參加了中國女子書畫會,1941年在上海開個人畫展,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yè)畫師,上海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她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chuàng)作《卞昆岡》五幕話劇。她諳昆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 陸小曼母親的話來說是“小曼害死了志摩,也是志摩害死了小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徐志摩沒有與陸小曼結(jié)婚,不需要為了金錢四處奔波,他也許不會離開前任妻子張幼儀,就能得到家人的經(jīng)濟上的接濟,不需要那么勞累,更不會死于飛機失事;同樣道理,陸小曼不離開王庚的話,她也必定是個富太太無疑。 徐志摩死后,陸小曼與翁瑞午過著“十分尷尬的同居生活”一直到去世,長達30年。30年里,中國從舊社會走向新社會,可是,陸小曼的生活軌跡沒有多大的變化:一是仍然留戀鴉片,二是身體還是多病,三是仍然沒有生兒育女,四是還是要靠男人來維持生計。即使陸小曼本人出身名門,才高八斗,她還是沒有勇氣出來工作,只有到了晚年,才出來就任上海文史館館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