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五代。玉器。四川省成都市前蜀帝王建墓出土?,F(xiàn)藏四川省博物館。 ![]() 玉帶也就是以玉器裝飾的皮革制的腰帶,隋唐時期玉帶被確定為官服專用。這件玉帶是前蜀帝王建的隨身御帶,也是目前所僅見的唐、五代時期完整的成套玉帶,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 這件玉帶由八塊新疆和田白玉組成,其中七塊為長方形,被稱為胯,一塊為圭形,被稱為鉈尾。鉈尾長19.6厘米,胯長7.8厘米,寬約8厘米,厚約1厘米。 ![]() 每塊玉器的正面均浮雕盤龍紋,龍身曲騰,龍頭向前,四爪剛勁有力。玉帶的背面皆有象鼻小孔,可與皮質(zhì)的革鞓結(jié)綴。所謂革鞓,也就是連接八塊玉片的革制品,出土時革鞓已經(jīng)腐朽,僅少量痕跡附著于胯部和鉈尾上,從殘跡看,革鞓分兩節(jié),有胯飾的一節(jié),兩端均有銀釦各一;有鉈尾的一節(jié),兩端打有小孔若干,以便扣結(jié)。 ![]() 玉帶鉈尾的背面陰刻楷書一百十八字,記載永平五年(915年)前蜀王建的王宮曾遭受火災,玉料被火焚燒,但依然異常溫潤潔白。于是前蜀王建命工匠將這些玉料制作成玉帶,稱之為大帶。 ![]() 王建建立的前蜀國是五代時的十國之一,統(tǒng)治范圍大約是現(xiàn)在的四川地區(qū)。唐代末年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亂頻繁,王建趁機在四川建立政權(quán),保境安民,收羅錄用中原避難至此的文人世族,經(jīng)濟一時較為安定繁榮。王建死后被葬于成都附近的永陵,后來永陵經(jīng)考古發(fā)掘,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這件盤龍紋玉帶就是其中之一。 ![]() ?。鞔宕饔駧У母呒壒賳T形象) 玉帶的使用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唐代的“大帶制度”曾以帶上的裝飾品質(zhì)地和數(shù)量來區(qū)別官品等級。一品官以下佩帶刀子,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帶,四、五品官佩金帶,六、七品官佩銀帶。而前蜀王建的這件玉帶裝飾有龍形紋,只有帝王才能夠佩戴。 ![]() 這件玉帶不僅制作精良,歷史悠久,而且背后的銘文也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是了解隋唐五代時期玉帶形式以及帝王服制的重要實物資料。 |
|
|
來自: 百眼通 > 《08中外玉石-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