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民風(fēng)醇厚,節(jié)日也每每過得酣暢。端午節(jié),宋人不限初五這一天,而是從初一到初五。“節(jié)物”主要有桃柳枝、葵花、蒲葉、香艾。初五日,人們把節(jié)物陳于門首,用茶酒供養(yǎng)。天未亮?xí)r,將艾草插門上?;?qū)菥帪槿诵?,或飾成張?zhí)鞄熛瘛!冬嵥殇洝酚洠骸拔逶挛迦瘴鐣r,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氣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倍宋缗滹椨邪偎?、艾虎、符箓、五毒圖等。“百索”是用條紋清晰的絲線繡織成各種飾品,可以佩戴,掛于脖項,也可以互相贈送。小孩則纏繞臂上。“艾虎”是將艾剪成小虎,或在所剪彩虎上黏艾葉,戴在頭上避邪。“符箓”,是將繒彩剪成小符兒插于鬢髻之上,又叫“釵頭符”。佩帶“五毒圖”最特別?!拔宥尽笔侵蛤隍?、蚰蜒、蛇、蝎、草蟲之類,宋人認(rèn)為,“五毒”可用以治瘡癤,所以就將其剪裁成圖飾帶身上。端午節(jié)飲食花樣繁多。最普遍的當(dāng)然是吃粽子了。此外,宋人還會食用香糖果子、白團(tuán)、紫蘇,飲蒲酒。蒲酒用菖蒲浸制而成。以下是水煮君精選的詠端午的宋詞。 01 南歌子 杭州端午 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yáng)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diào)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02 殢人嬌 贈朝云 蘇軾 白發(fā)蒼顏,正是維摩境界??辗秸?、散花何礙。朱唇箸點(diǎn),更髻鬟生彩。 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好事心腸,著人情態(tài)。閒窗下、斂云凝黛。 明朝端午,待學(xué)紉蘭為佩。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 03 少年游 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蘇軾 銀塘朱檻曲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沈醉酬佳節(jié),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游過。 04 浣溪沙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05 漁家傲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06 南歌子 端午 王之道 角簟橫龜枕,蘭房掛艾人。一尊菖歜泛清醇。好在佳人如玉、映長春。 冰徹杯盤瑩,香和笑語薰。蓮花衫子入時新。掛起南窗一榻、晚風(fēng)清。 07 如夢令 陳三聘 珍重故人相許。來向水亭幽處。文字間金釵,消盡晚天微暑。無雨。無雨。不比尋常端午。 08 如夢令 范成大 兩兩鶯啼何許。尋遍綠陰濃處。天氣潤羅衣,病起卻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09 憶秦娥 陳與義 魚龍舞。湘君欲下瀟湘浦。瀟湘浦。興亡離合,亂波平楚。 獨(dú)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明山雨。白頭孤客,洞庭懷古。 10 江城子 重午書懷 陳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鬢蕭蕭。思搖搖。應(yīng)是南風(fēng),湘浦正波濤。千古獨(dú)醒魂在否,無處問,有誰招。 何人簾幕倚蘭皋。看飛橈。奪高標(biāo)。饒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綠綺,鼓離騷。 11 訴衷情令 端午宿合路 姜夔 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凄涼心事,山雨打船篷。 諳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頭行客,不采蘋花,孤負(fù)薰風(fēng)。 12 滿江紅 端午 劉克莊 梅雨初收,渾不辨、東坡南蕩。清旦里、鼓鐃動地,車輪空巷。畫舫稍漸京輦俗,紅旗會踏吳兒浪。共葬魚娘子斬蛟翁,窮歡賞。 麻與麥,俱成長。蕉與荔,應(yīng)來享。有累臣澤畔,感時惆悵。縱使菖蒲生九節(jié),爭如白發(fā)長千丈。但浩然一笑獨(dú)醒人,空悲壯。 13 賀新郎 其四十一 甲子端午 劉克莊 過眼光陰駛。憶垂髫、留連節(jié)物,逢場游戲。初試綀衣弄紈扇,斗采菖蒲澗里。今發(fā)白、顏蒼如此。艾子蕭郎方用事,怪先生、苦死紉蘭芷。君不樂,欲何俟。 頭標(biāo)奪得群兒喜。向溪邊、旁觀助噪,嘆吾衰矣。欲建鼓旗無氣力,喚起龍泉改委。但酒戶、加封而已。晚覺醉鄉(xiāng)差快活,那獨(dú)醒、公子真呆底。聊洗凈,笛箏耳。 14 齊天樂 端午 楊無咎 疏疏數(shù)點(diǎn)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fēng)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fēng)綾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遠(yuǎn),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xiāng)深處。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15 花心動 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jié)。寶觥交勸殷勤愿,把玉腕、彩絲雙結(jié)。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biāo)方徹。 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游人強(qiáng)生區(qū)別。勝負(fù)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qiáng)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16 金縷曲 壬午五日 劉辰翁 葉葉跳珠雨。里湖通、十里紅香,畫橈齊舉。昨夢天風(fēng)高黃鵠,下俯人間何許。但動地、潮聲如鼓。竹閣樓臺青青草,問木棉、羈客魂歸否。盤泣露,寺鐘語。 夢回酷似靈均苦。嘆神游、前度都非,明朝重五。滿眼離騷無人賦,忘卻君愁吊古。任醉里、烏烏縷縷。渺渺茂陵安期叟,共鄗池、夜別還于楚。采澗綠,久延佇。 17 喜遷鶯 端午泛湖 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jié)。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斗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jié)。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fā)。 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biāo)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荷花十里,一鉤新月。 18 賀新郎 端午 詹無咎 梅子黃時雨。對幽窗、依依抱獨(dú),幾多愁緒。潤逼琴絲無雅韻,難續(xù)文園舊詣。頭白盡、相如誰顧。燕子樓空塵又鎖,望天涯、不寄紅絲縷。嗟往事,且休語。 傷情當(dāng)日斑衣舞。更宮衣、香羅乍帶,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許。怎料有、風(fēng)推雨如。惹起靈均千古恨,轉(zhuǎn)凄涼、更不成端午。拼小醉,讀騷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