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金融危機之印度尼西亞(2013-04-18 13:49:26)
 印尼的金融海嘯 坐莊股票的人都知道,如果你要炒作股票,最好的辦法是炒作一個板塊,因為同一個板塊往往具有非常強的相似性和聯(lián)動性,其中一只股票的波動,往往對同一個板塊的其他股票帶來相似的波動性,比如,以上海股市為例,拉動“三無概念”中的其中一只股票,那么其他股票就會跟著漲,如此會用比較小的資本,獲取較大的利潤。 在索羅斯們炒作的這個東南亞概念板塊里面,也是如此。因為,當一個小國被襲擊之后,現(xiàn)代媒體對信息的傳播非??焖?、強勁,那么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會非常恐懼,擔心類似的情況在本國發(fā)生,尤其是股市暴跌這類情況傳播的速度和力度都會非常大。 中國人有言:好事不出門,壞事傳萬里。 因此,貨幣襲擊者最初的目標鎖定在泰國菲律賓,乃至馬來西亞,原因就是這些國家是相對的“小盤”股,撬動起來比較容易,花費的資金量也比較小,而“小盤股”被打垮之后,“大盤股”的信心也將崩潰,這個時候花費少量金錢就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不至于失手,即使失手,“小盤股”上已經(jīng)賺足,“大盤股”上即使賠一點,也能夠承受。 大家還記得,索羅斯英鎊之戰(zhàn),先打開的缺口是意大利里拉,因為意大利里拉根本經(jīng)不起折騰,然后才是英鎊。 對東南亞襲擊的順序,索羅斯們采取的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策略,避實擊虛,各個擊破。 印尼,從人口和面積上講,堪稱東盟里面的大哥大,它位于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13600多個島嶼組成,號稱萬島之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其面積為190萬平方公里,人口當時是1.8億,列當時世界第五,在索羅斯的東南亞板塊里面,算得上是個“大盤股”了。 出乎索羅斯意料之外的是,這個“大盤股”還不如“小盤股”經(jīng)揍。 蘇加諾執(zhí)政期間,印尼財政困難,經(jīng)濟發(fā)展遲緩,而到了蘇哈托時期,印尼采取了對外開放政策,經(jīng)濟開始走強,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中后期,其GDP增長達8%以上,后緩慢降為5%左右。 但其經(jīng)濟發(fā)展“快”而不“強”。 為解決資金困難,印尼政府積極吸引外資,同時,努力爭取國際金融組織和發(fā)達國家提供的長期低息貸款,但由于產(chǎn)品結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沒有啥差異化,投資效益很低。因此,政府負債累累,背上了沉重的外債包袱,貨幣貶值也是政府求之不得的事情。 政府可能的順水推舟,也為襲擊者提供了潛在的政策支持,同時,高企的外債包袱使它成為襲擊者絕佳的攻擊目標,因為一旦發(fā)起攻擊,它將束手就擒,別無選擇。 在泰銖貶值之后,已經(jīng)獲利頗豐的國際投機者轉而開始沖擊印尼盾,印尼盾隨后大跌。 1997年5月14日,泰銖跌至11年來的最低,當日,印尼盾受到襲擊,開始走低,跌3%,隨后開始了漫漫下跌之路。7月25日,印尼盾跌至2613.5,而在8月22日,一個月不到,印尼盾就跌至3045,突破了3000的心理大關。當日,印尼股市大跌,短短一個月,70%以上的股票跌幅超過了50%,投資者損失慘重。 泰銖的崩潰、泰國股市的暴跌讓印尼投資者受到極強的心理暗示,匯市、股市一片恐慌。 8月30日,印尼總統(tǒng)蘇哈托稱,印尼目前的銀根緊縮政策如果繼續(xù)執(zhí)行下去的話,可能會加重印尼經(jīng)濟負擔,尤其是要損害窮人和中產(chǎn)階級的利益。 蘇哈托的講話意味著,也許該國的宏觀經(jīng)濟政策會放松,資金面會有所寬裕,流動性不足的現(xiàn)象會得到改進,因此,可能會有資金流入股市托市。 但是,股市并沒有受到蘇哈托的講話影響而上揚,人們普遍希望政府采取行動而不是“口惠而實不至”,印尼股市繼續(xù)暴跌。 9月1日,嚴峻的形勢讓蘇哈托不得不站在馬哈蒂爾一邊,他站出來呼吁東南亞國家建立“共同安全網(wǎng)絡”,以應付未來的貨幣動蕩局面。 他說,“這次打擊貨幣動蕩危機,使我們深深的認識到各國之間進行合作的重要性,面對類似的狙擊,任何國家都無法幸免?!?br> 實際上,這既是求援書,又是投降書,說明在金融危機面前,政府已經(jīng)束手無策,只有祈求外援或者所謂的國家之間的合縱連橫了。 9月3日,印尼盾跌至3030,雅加達股市繼續(xù)暴跌,跌至479點,比7月初的740多點,削去35%,個股更是跌得慘不忍睹。 市場人士呼吁政府進場護盤,否則將有全面崩盤之虞。 由于印尼外債高達1000億美元,印尼政府已經(jīng)拿不出錢進場托市了,但此時若不采取措施,市場會進一步崩潰,后果無法設想。 因此,當9月4日印尼盾止跌反彈的時候,政府立即宣布重大利好,大幅度降息以刺激股市回升。9月15日,政府進一步降息,將利息由23%降低到21%,這是11天里政府第三次降息,同時,政府宣布不排除其他行動刺激股市。 然而,對外資來說,他們一旦做成趨勢以后,就不會輕易改變。所有的政策措施如同冰天雪地里賣火柴的小女孩劃著的火柴梗,開始是一根,接著是兩根,最后一把全部劃著了。。。。。。但這點溫暖是抵擋不了徹骨的寒冷的,非常時期,必須采取非常手段。 印尼盾在印尼政府小心翼翼的、隔靴搔癢的救市中步入深淵,如同中箭的小鳥,它掙扎著,偶爾還會向上撲騰一下翅膀,但最終抵擋不住地球引力,一頭向下扎下來。 戲劇性的下跌 印尼股市到了徹底崩盤的程度,許多股票一再跌停,已經(jīng)跌破面值以下許多了,有的甚至連面值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股市的暴跌讓中產(chǎn)階級一夜之間變成了無產(chǎn)階級,大資產(chǎn)階級一夜之間變成了中產(chǎn)階級。那些以股票市值計算財富而排名世界前列的大富翁們,一夜之間從排名榜上消失了。 ——活下來,是許多大公司的唯一目標和愿望。 而小公司,干脆關門了事的不在少數(shù)。 1998年1月5日,印尼盾再次重挫,跌至6700印尼盾對1美元,而三天前還是6000印尼盾對1美元。 自從1997年1月中旬的2391印尼盾對1美元,跌至1998年1月5日,印尼盾跌去了65%,而美元暴漲了180%! 如果以美元來計算印尼人的財富的話,那么在這一年里,印尼人的財富憑空縮水了65%,這還沒計算其因為股票暴跌帶來的巨額財富縮水。 老百姓憤怒了! 陷入金融危機的印尼蘇哈托政府難以自拔,無奈之下,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伸出求援的手,盡管它知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個什么樣的貨色,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會充當什么樣的角色,但,已經(jīng)沒辦法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錢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它總是在求援者最危急的時候提條件,并且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做,比如,其中就包括,不能救市,讓有問題的銀行倒閉,金融公司或者銀行等,外資必須持股在一定比例之上,大財團以低廉的價格轉讓股份等等,這等于讓求援者出賣自己的經(jīng)濟主權。 但,這個時候提出這些條件,卻能夠逼求援國就范,否則,誰會乖乖聽話呢? 早在泰國政府向他求援的時候,他就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條件,當泰國政府在執(zhí)行這些苛刻條件顯得拖泥帶水的時候,他就威脅說,泰國政府別想從他那里得到一個子兒,泰國政府沒辦法,只好接受條件。 這跟中國當時的清朝政府不得不割讓香港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又有何區(qū)別? 印尼政府難以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列的苛刻條件,但是又不想失去被救助的機會,因此采取了以拖待變的策略,等待匯市股市企穩(wěn),好找一個討價還價的好時機。因此,在執(zhí)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命令時,表現(xiàn)得漫不經(jīng)心,這使該組織十分惱火,結果當然是,自1997年11月就申請的貸款援助遲遲不見到位。 這也叫做不見兔子不撒鷹吧。 在以后的經(jīng)濟生活中,我們看到,當一個國家的貨幣系統(tǒng),特別是銀行被外資控制了的時候,其經(jīng)濟主動權,其實已經(jīng)被外資把持,這也是印尼、泰國們遲遲不愿意走到這一步的關鍵。 比較奇怪,也是比較搞笑的是,中國在沒有經(jīng)歷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也沒有經(jīng)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壓榨的時候,卻主動賤賣了自己的銀行股,以至于外資在短短兩三年內即獲利數(shù)萬億元,恐怕就連印尼、泰國們都為之不齒吧?(一方面巨大的外匯儲備藏在國外,一方面卻把銀行賤賣了,這是啥邏輯呢?如果說你沒錢,你就不應該有這么多錢去買打白條的美國國債,如果說你有錢,你咋會輕易出賣經(jīng)濟主權呢?這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 這就象三個漂亮姑娘,其中兩個餓得眼冒金星,而這時候有個富翁拿出金光燦爛的金幣對她倆說,脫了褲子就給你們,但以后你們要賺錢和我分成,那兩個還在猶猶豫豫,死活不肯的時候,另外一個有錢有勢的卻主動上前立馬就脫了。 但事情總是那么富于戲劇性。 當印尼盾持續(xù)崩盤的時候,許多美國投資者擔心東南亞一浪高過一浪的暴跌狂潮會影響美國公司的投資受益,比較,東南亞是美國公司所謂的生產(chǎn)車間,許多公司把生產(chǎn)基地放在那里,以降低成本。 1998年1月9日,這種擔心終于誘發(fā)了美國股市的下跌,美國股市跌了222點,收7580點,急挫3%。 部分美國人開始擔心,愈演愈烈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會波及到美國本土。 當事情開始危及美國人利益的時候,美國人再也不幸災樂禍、袖手旁觀了,美國人開始坐不住了。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這一天給印尼總統(tǒng)蘇哈托掛了個國際長途,和他“討論”了印尼目前面臨的金融危機問題,克林頓同時決定派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勞倫斯.薩默斯立即訪問印尼,同蘇哈托“商討”解決印尼金融危機的對策。 克林頓同時敦促印尼信守諾言,盡快進行徹底的金融改革。 最后的“敦促”其實才是“討論”的核心,這就是等于,看到印尼這個小姑娘遲遲不肯脫,這時候她大叔來了,對她說,你還是從了吧,要抓緊哦。 什么是徹底的金融改革?其實質就是徹底的賣身! 克林頓的心理戰(zhàn)打得真好,而且順水推舟,不露一點痕跡。 目標只有一個——控股印尼金融?。。∧米哂∧嶝泿艣Q策權?。?! 蘇哈托心知肚明,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沒辦法啊。 突襲糧食,猝不及防 克林頓和蘇哈托的國際長途打了20多分鐘。 其核心的核心是敦促印尼進行金融改革,也就是該倒閉的銀行倒閉,該讓外資控股的讓外資控股,該賣的就賣掉。 建議是很中肯的,美國領導人對印尼也是非常關心的。 那么接下來的戲就比較好玩了。 大家知道,美國是個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大國,美國在這個時候卻玩起了農(nóng)產(chǎn)品漲價的游戲。 一時間,國際市場農(nóng)產(chǎn)品漲價風聲驟起。 由于擔心通貨膨脹,印尼國內出現(xiàn)了糧食搶購風潮,許多商店、超市的糧食、食品被搶購一空。 一些不法投機商趁機囤積糧食,市場上一米難求,印尼許多人面臨吃不上飯的問題。 這也忒搞笑了,在國內既沒有發(fā)生戰(zhàn)爭,又沒有發(fā)生內亂,也沒有發(fā)生政局動蕩,印尼人民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糧食的緊缺使印尼政府不得不花費寶貴的外匯去國際市場采購大米等農(nóng)產(chǎn)品。這錢花得印尼政府心痛不已,畢竟這時候的美元是多么金貴,而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又不得不解決。 為了平抑糧價,印尼政府發(fā)表號令,加大打擊國內糧食投機的力度,同時,對購買糧食行為進行限制,每戶限購一袋大米,而超市購米必須憑相關身份證明,防止囤積。 糧食的短缺和漲價等于在印尼本來就傷痛的傷口再次捅了一刀。 在糧價等基礎產(chǎn)品上漲的情況下,通貨膨脹終于起來了。 印尼政府面臨兩難的選擇,如果降息,那么流動性會更加一發(fā)不可收,通貨膨脹率還會繼續(xù)走高,本幣對內對外一起貶值;如果加息,股市還會暴跌,本來就弱不禁風的市場更加艱難,這對金融危機本身就是傷害,何況印尼政府為了刺激市場信心,還做過不斷降息的努力,再加息不是自打耳光嗎? 記得美國老牌政治家基辛格博士說過,如果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世界,如果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 糧食,貨幣,正是印尼想控制而被別人控制的。 時隔10年,至今的印尼、泰國政府對當時的情形還不寒而栗,而對一些超級大國印象深刻,再也不太容易以平和的心態(tài)和他們打交道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