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瓘(1847-?),字孝禹、又作孝玉。清末舉人,官至江蘇道員。其工篆、隸書,兼有鄧石如、趙之謙、揚沂孫諸家之長。所作山水蒼渾秀潤,頗見功力,多得力于婁東二王,并擅長篆刻,精鑒別,富收藏,時以金石、書法名于時,為清光緒時重慶籍書家之佼佼者,名重一時。近代出版的《中國書法》 “篆書概述”中對王瓘篆體書法評點是:“橫粗直細(xì),闊肩長足,媚氣揚溢,篆法蕩然矣”。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王瓘嘗作《白門送別圖》、《清畫家詩史》、《益州書畫錄》。他收藏有明《張猛龍碑》拓本,帖是從該拓本中選擇字口無損的字編制而成。王瓘在帖跋中曰:“《張猛龍碑》書體雄秀俊偉,元魏碑刻中,固當(dāng)首屈一指。經(jīng)國朝包安吳先生表揚推許后,尤煊赫于世?!睋?jù)史料記載:王瓘墨跡傳世甚少,不為世人所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