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常規(guī)摳圖 (一.) 輸入要處理的圖象文件: 1).啟動COREL KNOCKOUT1.5程序,點擊菜單FILE>OPEN 2).尋找程序的安裝目錄 3).在該目錄中,點擊TUTORIAL FILES\SAMPLE\IMAGES\BEAR.TIF.輸入該圖象到程序的操作界面中.如果圖象太小,不便處理,可以點擊菜單WINDOW\ZOOM IN放大該圖象
(二).繪制對象內部選區(qū): 通過繪制對象的內部選區(qū),可以定義前景對象,也就是要"摳"的對象,而編輯選區(qū)是指添加,移動特定的選區(qū).在必要的情況下,在繪制選區(qū)的同時,可以使用小型放大鏡,放大局部邊緣,以便精確繪制選區(qū) 1).點擊工具箱中的"對象內部"選區(qū)工具 2).繪制對象"熊"的內部選區(qū)線.注意,一定不要碰到邊緣處透過皮毛顯示出來的背景區(qū)域
正確的內部選區(qū) 錯誤的內部選區(qū) 3).如果必要,在繪制選區(qū)線的同時,按下"L"鍵,激活小型放大鏡,以便能更精確地繪制選區(qū)線條.所謂精確是指盡可能地靠近對象的邊緣區(qū)域,但是絕對不能碰到背景色象素.選區(qū)線的精確程度,影響著最后的處理效果 4).如果必要,可以按下"SHIFT"鍵,同時繪制選區(qū)線條,可以添加選區(qū) 5).如果必要,按下"ALT"鍵,同時劃線,可以去掉特定區(qū)域的選區(qū)線 4)和5)是精確處理選區(qū)的編輯操作 6).如果對整個選區(qū)不滿意,按下"DELETE"鍵,將其全刪除,重新繪制 (三).繪制對象的外部選區(qū): 繪制外部選區(qū)是用來定義圖象背景的,操作方法同繪制內部選區(qū)幾乎相同 1).點擊工具箱中的"對象外部"選區(qū)工具 2).繪制外部選區(qū)線條.注意,一定不要碰到小熊的皮毛
正確的外部選區(qū) 錯誤的外部選區(qū) (四)."摳"圖處理: 1).在工具箱的"過渡區(qū)復雜度"列表中,根據(jù)過渡區(qū)中前,背景色的復雜程度,選擇任一合適的選項:低,中低,中高,高.因本例比較簡單,故選擇"LOW" 2).點擊列表下面的"處理"按鈕,或者CTRL+P,進行"摳"圖.程序根據(jù)內外選區(qū)及復雜度,自動處理圖象,將前景對象從背景中"摳"出來 3).如果必要,可以點擊顏色面板中的任一色彩選項,替換襯托色.不同的襯托色可以檢驗出"摳"圖的效果 4).如果必要,點擊顏色面板下面的"圖象"按鈕,輸入襯托圖象 5).點擊菜單VIEW,然后根據(jù)意愿,執(zhí)行以下命令: ORIGINAL:顯示原始狀態(tài)圖象 KNOCKED OUT:顯示"摳"圖 ALPHA:顯示阿爾法通道
阿爾法通道是COREL KNOCKOUT的精髓,該通道在PS6中將得到充分的利用 (五).保存項目: 1).點擊菜單FILE\SAVE PROJECT AS 2).確定存盤路徑,輸入文件名 3).點擊"保存",COREL KNOCKOUT保存的項目的擴展名為.CKO 六.輸出"摳"圖: 摳圖的最終目的是將其應用到特定的背景圖像中,COREL KNOCKOUT以三種格式輸出圖象:PHOTOSHOP的PSD,COREL PHOTO PAINT 的CPT和TIF位圖.輸出的同時,保留了阿爾法通道,以便用戶能在如PHOTOSHOP等位圖編輯程序中應用 1).點擊菜單FILE\EXPORT(輸出) 2).在隨之打開的窗口中確定輸出路徑,輸入文件名,選擇文件輸出格式(本例選擇的是PSD),然后點擊"保存" 七.在PHOTOSHOP6中應用摳圖: 1).啟動PS6,并打開剛剛保存的文件
2).粘貼選好的背景圖像
3).使用FREE TRANSFORM命令,調整背景圖像的大小,使之適合窗口 4).點擊菜單SELECT,執(zhí)行LOAD SELECTIONG命令.在隨之彈出的窗口里,打開CHANNEL選擇菜單,選擇ALPHA 1,點擊OK.這時,編輯窗口里將顯示選區(qū).然后反選 5).點擊菜單EDIT,執(zhí)行CLEAR命令 6).壓平圖層,然后取消選區(qū)(CTRL+P)
(一). 輸入文件 1.點擊菜單FILE\OPEN 2.尋找程序安裝目錄 3.雙擊TUTORIAL FILES\SAMPLE IMAGES 4.雙擊文件名GLASS.TIF
(二).繪制外部選區(qū) 1.點擊工具箱中的對象外部選區(qū)工具 2.環(huán)繞玻璃杯的外圍,繪制外部選區(qū)線.不要碰到玻璃杯本身.可以用SHIFT鍵和ALT鍵添加或者刪除特定的外部選區(qū)線 (三).用"單一象素法"繪制對象的內部透明選區(qū) "單一象素法"繪制透明對象內部選區(qū)是用按釘工具在透明體的不透明區(qū)域中點擊以此來得到內部透明選區(qū),如果點擊位置有誤,可以刪除,重點,否則,摳圖的效果不好 1.點擊工具箱中的放大工具,然后點擊玻璃杯中要放大查看的區(qū)域 2.點擊工具箱中的對象內部選區(qū)工具 3.按下"CTRL"鍵,并保持(激活按釘工具,這時鼠標指針變?yōu)榘瘁斝?狀), 同時,沿著杯口和杯低處,在不透明的區(qū)域中點擊數(shù)次
正確的點擊部位 如果點擊區(qū)域有誤,按下"ALT"鍵, 用鼠標在該錯誤點處,劃個圓圈,便可以將其刪除 (四).扣取透明對象 COREL KNOCKOUT是用阿爾法通道來保存蒙板的,選擇好過渡區(qū)復雜度后,處理圖象,程序自動將背景去除,留下含有阿爾法通道的透明玻璃杯.然后,您便可以應用不同的襯托色或者圖象來測試摳圖效果 1.因為本例透過透明玻璃杯而顯示出來的背景比較復雜(不是指背 景的 顏色),故選擇"MED-GIGH(中高)"過渡區(qū)復雜度 2.點擊處理按鈕 3.在顏色面板中,選擇不同的色彩,測試摳圖效果 4.點擊菜單VIEW,根據(jù)意愿,執(zhí)行以下操作: *ORIGINAL:顯示原始圖象 *KNOCKOUT:顯示摳圖 *ALPHA:顯示阿爾法通道 五.保存,輸出 以下操作同第一課的對應操作,直至在如PS6等圖象編輯工具中應用該摳圖 以下是原始圖 (一)純色襯托 (二)及圖象襯托 (三)的處理后的摳圖的比較:
(一). 輸入文件 1.點擊菜單FILE\OPEN 2.尋找程序按照目錄 3.雙擊文件夾TUTORIAL FILES\KNOCKOUT PROJECTS 4.雙擊文件SHADOW.CKO 5.點擊菜單VIEW\HIDE ALL (二). 繪制陰影內部選區(qū) 1.點擊"陰影內部"選區(qū)工具 2.沿著輪廓線在陰影的內部繪制選區(qū)線劃線時,要把隱藏在前景對象的后面的陰影也包含在內
正確繪制方法 3.如果想添加,或者刪除選區(qū)線,結合使用SHIFT鍵和ALT鍵.按DELETE鍵則刪除全部選區(qū)線 (三). 繪制陰影外部選區(qū) 1.點擊工具盤中的外部選區(qū)工具 2.沿著輪廓線,在陰影輪廓外部繪制選區(qū)線.方法同繪制陰影內部選區(qū)線
正確的繪制方法 3.如果想添加,或者刪除選區(qū)線,結合使用SHIFT鍵和ALT鍵.按DELETE鍵則刪除全部選區(qū)線 以后的操作步驟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介紹了.如果有疑問,參見本教程的第一課.這里要說明的時按照以上操作,只是摳取了對象的陰影,你還需要在摳取陰影之前先用以前學到的知識將前景對象摳取出來
(一). 輸入文件 1.點擊菜單FILE\OPEN 2.尋找程序安裝路徑 3.雙擊TUTORIAL FILES\KNOCKOUT PROJECTS 4.雙擊文件SYRINGE.CKO 5.點擊菜單EDIT\PROCESS 如果選區(qū)線處于隱藏狀態(tài),點擊菜單VIEW\SHOW ALL,顯示所有選區(qū)線 (二).為過于纖細而漸隱的邊緣補色 有時,因為對象的邊緣過于纖細,或者色素不清晰,摳圖時,會將這種邊緣"忽略"掉,從而影響摳圖效果,而利用COREL KNOCKOUT的邊緣補色功能,則能將這類缺陷完美地修復 下圖是本例中需要補色的區(qū)域:
在本例中,因為內部選區(qū)線通過了一段比正常頭發(fā)區(qū)域要暗一些的區(qū)域,所以,在處理圖象時,該區(qū)域的前景色值沒有得到有效的保存,形成缺陷.可以從前景對象的合適區(qū)域中取色,然后將該色值補到缺陷區(qū)域,從而修復缺陷.使用放大功能,可以使點擊補色區(qū)域更準確.處理圖象后,可以輸入不同的背景圖像,以此來測試處理效果 1.點擊內部注射器工具 2.按下并保持CTRL鍵,同時用鼠標左鍵點擊要取色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提取該位置的色值
3.點擊L鍵,激活小型放大鏡 4.按照下圖所示位置,在缺陷部位點擊鼠標數(shù)次,為該區(qū)域的缺陷補色
5.再次點擊L鍵,恢復正常視圖,如果想刪除某個補色點,則需要按下 ALT鍵并保持,然后用鼠標圍繞該點畫個圈,釋放鼠標左鍵,便可以將其刪除 6.點擊菜單EDIT\PROCESS 7.可以執(zhí)行"ORIGINAL","KNOCKEDOUT"或者"ALPHA"命令,分別查看不同狀態(tài)下的圖象 (三).補光 在本例中,因為逆光原因,某些邊緣處的頭發(fā)在處理過程中會"丟光",或者失去其原有的高光特性,下圖顯示了這種類型的缺陷. 使用COREL KNOCKOUT的內部注射器,可以很容易的將丟失的高光值修復 1.提取放大工具 2.點擊內部注射器工具按鈕 3.按下CTRL鍵并保持,然后按照下圖所示位置,點擊,在高光處吸取高光色值
4.點擊菜單EDIT\ORIGINAL,顯示原始圖象 5.在丟光缺陷位置,點擊鼠標數(shù)次,為該缺陷補光注色,下圖是正確的點擊位置:
6.點擊EDIT\PROCESS,處理圖象 7.點擊菜單VIEW,分別執(zhí)行"ORIGINAL","KNOCKEDOUT" 或者"ALPHA"命 令,查看不同狀態(tài)下的圖象 (四).添加背景 通過添加背景圖像,可以預覽已摳取的對象在不同的背景圖像中的顯示效果
1.在襯托色面板中,點擊"IMAGE"按鈕 2.在隨之彈出的窗口里,點擊要輸入的背景圖像文件 3.點擊菜單WINDOW\FIT WINDOW(窗口匹配) 4.點擊菜單VIEW\HIDE ALL,隱藏所有選區(qū)線,以得到較好的視圖效果 (五.)保存,輸出 保存是為了以后的重新處理,而輸出則是為了將摳圖應用到其它的圖象處理,編輯程序.具體操作同以前的課節(jié),不再介紹. (一). 輸入文件 首先,要打開并處理一幅樣本圖象.在該圖象中,已經(jīng)明確定義了前景對象和背景圖像.過渡區(qū)域包含了很多的背景色及很少的前景色,所以,過渡區(qū)復雜度設為中高(MID-HIGH) 1.點擊菜單FILE\OPEN 2.尋找程序按照路徑 3.雙擊TURORIAL FILES\KNOCKOUT PROJECTS 4.雙擊文件EDGE-FEATHER.CKO 5.點擊菜單EDIT\PROCESS,摳取前景對象 如果選區(qū)線處于隱藏狀態(tài),點擊菜單VIEW\SHOW ALL,顯示選區(qū)線 (二).羽化邊緣 在原始圖象中,有一個區(qū)域,該區(qū)域內前景對象是以無過渡方式融入背景中的,摳取前景對象后,該區(qū)域的前景對象邊緣呈參差不齊的表象,看上去很不真實.COREL KNOCKOUT可以完美的修正這種缺陷.環(huán)繞該區(qū)域,繪制一個羽化區(qū)線,然后處理(PROCESS),便可得到平滑的,看起來很自然的邊緣了 下圖是前景對象的有缺陷的邊緣區(qū)域:
1.使用縮放工具,點擊缺陷區(qū)域,放大該區(qū)域 2.點擊工具箱中的"邊緣羽化"工具 3.環(huán)繞有缺陷邊緣的區(qū)域,繪制羽化區(qū)線. 一定要同時囊括位于該區(qū)域中的對象的內,外部選區(qū) 下圖所示是正確的羽化區(qū)線:
SHIFT鍵和ALT鍵的使用同以前的相同 4.點擊菜單EDIT\PROCESS.程序自動羽化邊緣,修復缺陷 (三).添加背景圖象 插入背景圖象的目的是預覽已摳取的前景對象在不同背景中的顯示效果,以方便以后在其它的圖象編輯,處理程序,如PS6中應用該摳圖,具體操作略去,請參見以前的介紹
(四).保存,輸出:(略) 至此,本教程全部結束,雖然每一課中只介紹了一種摳圖操作方法,但是在具體的應用當中,一般情況下,是需要綜合使用這些摳圖功能的.要根據(jù)不同的前景對象,不同的背景色的復雜度,是否有透明區(qū),陰影區(qū),丟光區(qū),鋸齒區(qū)等選擇合適的處理手段. 作為工具軟件,COREL KNOCKOUT1.5雖然有很多有待于改進和提高的地方.但是,總得來說,它是相當不錯的蒙板工具.它可以把你從繁雜,費時的圖象處理中解放出來,更關鍵的是,使用它摳圖,效果更好,質量更高,這是其它的同類工具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至于程序的不足之處,據(jù)說在下一個版本中將得到近乎徹底的根除 |
|
|
來自: 我只在乎你jz > 《Photoshop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