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豆的功效及作用
藥理作用
大豆中含微量的大豆黃酮及染料木素(水解產(chǎn)物),兩者皆有雌激素樣作用(口服2.5克/小鼠l天,6天后測子宮重量),其作用強度為染木素:鷹嘴豆芽素A:大豆黃酮一l.5:1.0:0.4,但也有認(rèn)為大豆黃酮作用強于另外兩者的。大豆黃酮對小鼠皮下注射不吸收,口服或腹腔注射時雌激素樣作用相當(dāng)于二乙基乙烯雌酚的10-5。家畜食入過多含此類異黃酮之飼料,可能對其生理功能發(fā)生某種影響。大豆黃酮對離體小鼠小腸有解痙作用,其效力為罌粟堿的37%。
加工炮制
除去雜質(zhì),備用。
性味歸經(jīng)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入腎、脾二經(jīng)。
功效主治
1.利水下氣:本品甘、淡滲利,色黑入腎經(jīng),能治腎病?!侗静菥V目》云:“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制風(fēng)熱而活血解毒,所謂同氣相求也。”臨床多用之治療水腫,腹脹等癥。
2.活血祛風(fēng)清熱解毒,故適用于治療風(fēng)痹,產(chǎn)后風(fēng)痙,風(fēng)毒腳氣,癰疽瘡毒,并能解多種藥毒。
3.潤燥補腎,本品甘能補益,入腎經(jīng),能補腎虛;又富含油脂能潤燥。故適宜于治療腎虛遺尿,腎燥盜汗等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3—30克,煎湯,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煮汁涂。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服蓖麻子者忌炒豆,犯之脹滿;服厚樸者亦忌之。動氣也?!?《本草綱目》)
2.“惡五參,龍膽。得前胡、烏喙、杏仁、牡蠣良?!?(《本草經(jīng)集注》)
【配伍應(yīng)用】
配甘草解百藥之毒。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藥性,如與熱藥同用能緩和其熱,以防燥烈傷陰;與寒藥同用能緩和其寒,以防傷及脾胃陽氣;與寒熱藥同用,能起調(diào)和藥性以得其平;與峻烈藥同用又能緩和藥物的作用。黑大豆,味甘性平,亦能解百藥之毒,然其解毒之力較弱,若與甘草相配則其解藥毒之力倍增。
方劑制劑
1.黑豆飲(《補缺肘后方》) :大豆一升,以水五升,煮二升,去豆,納酒八升。更煮九升,分三、四服,腫瘥后渴,慎不可多飲。主治卒腫滿,身面皆洪大。
2.救活丸(《普濟方》) :天花粉、大黑豆(炒)。上等分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煎)湯下。主治腎虛消渴難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