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wǎng)絡上炸開了鍋:某第三方獨立檢測平臺送檢9款熱門嬰兒2段奶粉,可瑞佳、惠氏、雅培、美贊臣、特福芬這5款產(chǎn)品都評為最低等級 D-(警示),多款奶粉中出現(xiàn)了消毒劑成分苯扎氯銨(BAC)、氯酸鹽以及氯丙醇脂肪酸酯等污染物。 其中有三個牌子的奶粉BAC總含量超過德國健康輔助食品條例的最高殘留限量規(guī)定,有的氯酸鹽成分超過了世衛(wèi)組織制定的每日容許攝入量上限。另外,9款奶粉奶粉均被檢出含有氯丙醇脂肪酸酯。這些污染物都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奶粉中?我們還能放心吃這些奶粉嗎?消毒劑,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取舍
![]() 想象中的奶粉世界很純潔,然而現(xiàn)實中導致食物腐敗的微生物,大腸桿菌O157、李斯特氏菌、沙門氏菌等致命微生物卻時刻準備入侵我們的食品體系。奶粉生產(chǎn)商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消滅微生物,因為乳制品是細菌最喜歡的培養(yǎng)基。 即使是最好的牧場,也不能避免奶牛身上攜帶病菌。衛(wèi)生條件最佳的工廠,也不能完全避免儲奶罐、操作間和生產(chǎn)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這些地方多少都會使用消毒劑,既要保障奶牛的健康,也要保證乳制品的安全。而只要使用了消毒劑,總會留下痕跡。以目前的儀器檢測水平,奶粉中檢不出任何消毒劑殘留可能性為零。 行業(yè)內常用的消毒劑包括堿類、含氯化合物、碘與碘化物、季銨鹽類化合物等。它們的殘留物或消毒副產(chǎn)物往往對健康沒什么好處,雖然我們希望這些東西不要出現(xiàn)在嬰兒奶粉里,然而不切實際且不明智。因為相對于微生物帶來的威脅,消毒劑依然是利大于弊,這個道理類似于我們評價自來水。 在各類消毒劑里,季銨鹽類化合物給人感覺最陌生,其實不然,比如苯扎氯銨(BAC)是創(chuàng)可貼的主要成分,苯扎溴銨是醫(yī)院常用的“新潔爾滅”的主要成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DDAC)也是季銨鹽類化合物,它們都是經(jīng)過世界各國廣泛實踐的、安全可靠的廣譜殺菌劑。 BAC和DDAC在我國是合法的食品用消毒劑成分。美國FDA允許DDAC間接添加在食品接觸材料中,他們還接受了一種含2%BAC消毒劑的“GRAS”備案(也就是認為非常安全),這種消毒劑是用于萵苣和胡蘿卜的加工,將苯扎氯銨用于地面、臺面和餐具消毒的時候甚至不要求徹底清洗。 季銨鹽類消毒劑通常對人體的威脅不大,能找到的對健康有害的證據(jù)主要來源于職業(yè)暴露或臨床用藥,在藥品中此類化合物濃度較大時才會產(chǎn)生危害。由于環(huán)境和設施消毒導致的殘留量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濃度,因此嬰兒奶粉中的殘留不太可能危害孩子健康。 |
|
|
來自: 昵稱14885970 > 《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