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巔峰時代(1959年——1967年)
奧黛麗·赫本,[蒂凡尼的早餐]。
“...如此這般耕耘著我的靈魂,我所體驗的一切已經(jīng)在沃土中播下種子...”——奧黛麗·赫本
從1959年至1967年,奧黛麗·赫本進入電影事業(yè)的全盛時代,在之前已出演正劇、喜劇或愛情片、史詩片和歌舞片基礎(chǔ)上,奧黛麗還出演了傳記片、西部片、驚悚片、偷盜片、公路片和恐怖片。在導(dǎo)演方面,除了又演出威廉·惠勒和斯坦利·多南的作品外,還先后與弗雷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布萊克·愛德華茲(Blake Edwards)、喬治·庫克(George Cukor)、特倫斯·楊(Terence Young)等大師、名導(dǎo)或商業(yè)片導(dǎo)演合作。
1960年代奧黛麗·赫本依然是世界上最具票房號召力和片酬最高的女明星之一。
20、 電影 [修女傳](又名:修女的故事,The Nun's Story) 1959年
導(dǎo) 演:弗雷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 米蕾·唐娜克(Mildred Dunnock) 比阿特麗斯·史崔特(Beatrice Straight) 帕特麗夏·柯林芝(Patricia Collinge) 露絲·懷特(Ruth White) 芭芭拉·歐內(nèi)爾(Barbara O'Neil) 瑪格麗特·菲利普斯(Margaret Phillips) 尼爾·麥金尼(Niall MacGinnis) 萊諾·杰弗里斯(Lionel Jeffries) 史蒂芬·穆瑞(Stephen Murray) ......
電影宣傳劇照。
導(dǎo)演弗雷德·辛尼曼和奧黛麗·赫本在電影開拍前的準備。
電影拍攝間隙的抓拍。導(dǎo)演弗雷德·辛尼曼和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在比屬剛果拍攝的間歇。
奧黛麗因這個角色而改變了,她自己明白這點,1958年4月7日,奧黛麗在羅馬拍攝內(nèi)景,她寫信給凱特和路:“...我只能告訴你們,現(xiàn)在的赫本和1958年新年([修女傳]開拍前)的赫本,已經(jīng)大不相同。我看到、聽到、學(xué)到如此多的東西,豐富的經(jīng)驗讓我收獲豐碩,使我脫胎換骨...探究路加修女的心靈和想法,讓我不得不深入探索自己。如此這般耕耘著我的靈魂,我所體驗的一切已經(jīng)在沃土中播下種子,希望能收獲一個更美好的奧黛麗...希望這一切聽起來不會太花俏,只恨我的辭藻太貧乏,難以形容你們快樂神學(xué)生的喜悅和感激與萬一...摯愛的,奧黛麗”。在拍片過程中,奧黛麗度過29歲生日,就像凱特和路說的“期待更多”,復(fù)活節(jié)時,奧黛麗發(fā)電報向她們賀節(jié),上面寫著:“喜樂復(fù)活節(jié),你們摯愛的奧黛麗修女”。其實奧黛麗就是沒有宗教的修女,她信仰愛,而她的理念比較接近所謂的新教徒,但對各教派沒有門戶之見。奧黛麗過世后,她晚年的伴侶羅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無法再觀賞這部影片,他說:“最能反映奧黛麗個性的影片就是[修女傳],因為她雖然生性幽默,但就像路加修女一樣喜歡思索反省。這部影片和劇中角色最像她在騷動混亂中的時刻,在她面對難解的困境時?!眾W黛麗的大兒子肖恩·赫本·費勒(Sean Hepburn Ferrer)談到母親對這部影片的看法時說:“母親最自豪的影片就是[修女傳],劇本精彩嚴肅,一點也不虛浮。她認為這部影片非常重要。”
[修女傳]整部電影探討的都是少有電影嘗試的深入題材,一般導(dǎo)演、作家或演員處理路加修女這類主題的方法,不外是賺人眼淚的文藝悲劇,或者冷嘲熱諷一番,但該片不僅忠于凱特發(fā)人深省的文學(xué)原著,也忠于真人真事。這部電影有著嚴謹?shù)臉?gòu)架,比如女主角在開始和結(jié)束時都脫下了戒指,兩個戒指及意義截然不同,結(jié)尾奧黛麗演出了最讓人萬般揪心和蜿蜒回腸的一幕,觀眾和鏡頭都看著她離開,鐘聲低沉響起,呼應(yīng)片首鐘聲。
1959年6月18日,[修女傳]在紐約無線電城音樂廳上映,與之前在同樣地點上映[綠廈]冷淡反應(yīng)大相徑庭。19日,安德森寫信給凱特和路說:“昨天音樂廳的情況實在精彩極了。一整天人龍都幾乎排到第五大道,成千上萬的觀眾涌向那里,這是無線電城音樂廳歷史上最偉大的首映日之一...費雷德(辛尼曼)和我一起看晚上那場放映。當(dāng)然,對于我們來說,[修女傳]永遠不會結(jié)束?!边B續(xù)一個月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附近的街上都排滿兩條人龍,觀眾為了買票,甚至排隊5小時。7月,影片在全美上映,華納兄弟的會計忙著計算票房,這絕對是該公司當(dāng)時票房最豐的電影。
評論熱烈而樂此不疲討論這部電影和赫本的表演。 [綜藝]雜志評價到:“弗雷德·辛尼曼拍攝了一部高聳耀眼的電影,奧黛麗·赫本演出她最嚴苛的角色,同時也給出最好的表演。[修女傳]吸收了劇情、悲愴、幽默的元素,以及難以忘懷的場景和人物的畫面?!?/strong> [電影評論](Films in Review)的影評人亨利·哈特(Henry Hart)指出:“在[修女傳]中,赫本小姐揭示了表演的天賦才能,投射出內(nèi)省情感的深度和復(fù)雜如此精妙,你必須仔細研究目不轉(zhuǎn)睛地再看三看,才能了解她是怎樣辦到的。她飾演的路加修女是銀幕上偉大表演之一?!?nbsp; [星期六評論]影評人霍利斯·阿爾帕特(Hollis Alpert)說:“我已不知如何表達更多對[修女傳]代表成就的尊敬,電影充滿技藝、尊嚴、克制和微妙,以及一個反映巨大聲望來自弗雷德·辛尼曼的導(dǎo)演、羅伯特·安德森的編劇、以及奧黛麗·赫本的主演...赫本小姐的臉在不說話時候常常是一面鏡子...當(dāng)她孤獨做決定,寂靜包圍著一個精神折磨的女孩。這里一切都是令人欽佩的——赫本小姐的演出,以及辛尼曼先生無可挑剔的品位?!?/strong> [紐約世界電訊報]影評人奧爾頓·庫克(Alton Cook)說到:“在銀幕上幾乎一直是奧黛麗·赫本的情緒心境的輻射,當(dāng)角色成長帶來的懷疑和危險,以及新發(fā)現(xiàn)的無言熱情...” [紐約時報]影評家波斯利·克勞瑟評論說:“描述這部俊美的電影...在圖像意義和想法輝煌合成中,包括驚人顏色對比,節(jié)奏的動作和情緒,辛尼曼先生拍攝出非傳統(tǒng)劇情拋物線般的精神靈感描述...在修女的角色中,赫本小姐是流利光輝的。從她的眼睛和意味深長的表情浮現(xiàn)出一個溫暖而復(fù)雜的性格,一流的電影配樂來自弗朗茨·沃克斯曼(Franz Waxman)讓這部極為高品位的電影完全藝術(shù)性。 ” [生活]雜志的意見是:“改編一本著名小說成電影,導(dǎo)演辛尼曼使[修女傳]縈繞于心頭的美麗,一位修女靈魂悲劇導(dǎo)致持續(xù)了17年的斗爭。給辛尼曼幫助的是一個完美的演出陣容以及來自奧黛麗·赫本的卓越表演。”
[修女傳]在奧斯卡上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dǎo)演等8項大獎提名,但由于宗教題材敏感等原因,最終遺憾的一項未中。奧黛麗·赫本收到了自己第三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并第二次摘得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最佳女演員頭銜,同樣第二次折桂英國學(xué)院獎最佳英國女演員獎,意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外國女演員獎,圣巴蒂斯安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獎等諸多獎項。[修女傳]在美國國家評論會奪取最佳電影獎、圣巴蒂斯安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電影金貝殼獎,辛尼曼獲得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最佳導(dǎo)演獎。
21、電影 [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又名:[不可饒恕]) 1960年
導(dǎo) 演: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 色 彩:彩色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奧迪·墨菲(Audie Murphy) 約翰·薩克松(John Saxon) 查爾斯·比克福德(Charles Bickford) 約瑟夫·懷斯曼(Joseph Wiseman) 道格·麥克洛(Doug McClure) ......
內(nèi)容 簡介:1850德州牧場扎克立家族來了一位流浪漢稱扎克立家女兒是印第安凱歐族孤兒,引起凱歐族來此要人,整個問題是因為上一代白人與印第安相互尋仇,白人抱走印第安嬰兒回家撫養(yǎng),而該流浪客的兒子亦被印第安人擄走,向扎克立家族要求以女嬰交換其兒子被拒而遭殺害,使其四處追蹤迫害,最后水落石出,引起白人和印第安人的交戰(zhàn)。
電影劇照,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在騎馬拍攝。
奧黛麗·赫本拍攝間隙打毛線衣。
伯特·蘭卡斯特與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與麗蓮·吉許簽名劇照。
幕后:1958年末,奧黛麗和梅爾返回瑞士過耶誕節(jié),并高興地發(fā)現(xiàn)奧黛麗懷孕了,不過卻覺得似乎不是時候,因為明年一月她就要到墨西哥拍攝一部艱苦的電影,片子中有牛仔和印第安人,是一部西部片,赫本還答應(yīng)要在片中親自騎馬上陣。由于之前經(jīng)歷過意外流產(chǎn),所以她顯得憂慮不已。
當(dāng)時已經(jīng)執(zhí)導(dǎo)過20部電影的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自然是導(dǎo)演的不二人選,該片由伯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自己參與投資的公司和詹姆斯制作公司聯(lián)合拍攝,并由他擔(dān)任男主角。片子開拍不久,蘭卡斯特一度想取消拍攝,只是礙于投資和個人損失,只得勉為其難地進行。當(dāng)時66歲的麗蓮·吉許(Lillian Gish)自默片時代出道以來,經(jīng)驗可謂不豐富,就連她都對[恩怨情天]這部片子疑惑不解,這些演員都只收到劇情概要,他們都是沖著休斯頓才接下此片,休斯頓向他們保證,在距離墨西哥市西北600英里的杜蘭戈(Durango)開拍之前,一定會給他們詳細的劇本。
不過演員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完整、明白的劇本,之前曾與休斯頓合作的作家本·麥多(Ben Maddow)在墨西哥夜以繼日的工作,唯一的成果是常常宿醉。此外,休斯頓與拍片公司理念沖突,休斯頓注意到電影題材涉及到德州邊境種族主義沖突。面對這樣的情況,赫本和吉許只有交換一些該片的閑話,消除內(nèi)心的焦慮,而休斯頓對此頗為不悅。其實當(dāng)初休斯頓之所以接下[恩怨情天]的導(dǎo)演工作,除了電影是改編自艾倫·李梅(Alan Le May)的小說,制片公司敲定的男女主演很吸引他之外,他從未確認或否認,他拍攝[恩怨情天]實際是拿來填補等待知名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為他的下一部電影,也是對他更為重要一部電影[亂點鴛鴦譜](The Misfits)潤飾劇本的空檔。
1959年1月28日,發(fā)生一樁可怕的意外,讓影片暫停拍攝,當(dāng)時休斯頓安排讓奧黛麗騎馬逼近鏡頭,然后下馬,她試了幾次之后,終于抓到合適的角度,這時工作人員突然揮舞手臂,跳到馬面前,要馬停步。那匹馬吃了一驚,人立起來,奧黛麗被彈到空中,碰的一聲摔落在地上。她疼痛難當(dāng),但只擔(dān)心會流產(chǎn),所有人都怕她會癱瘓。還好兩種情況都沒有發(fā)生,只是奧黛麗傷情比較嚴重,被緊急送往杜蘭戈醫(yī)院。她在那里等待第二天從洛杉磯專程飛來的梅爾和醫(yī)師(當(dāng)時梅爾正在洛杉磯拍攝[世界、肉體與惡魔](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隨行的還有[修女傳]的故事原型路。梅爾通知路關(guān)于奧黛麗受傷的消息,她立刻自告奮勇來當(dāng)看護,在墨西哥和加州悉心照顧了奧黛麗兩個月。
在杜蘭戈醫(yī)院做了幾天檢查之后,醫(yī)師認為奧黛麗有4塊脊椎骨骨折,腳也嚴重扭傷。1960年2月2日,她搭乘急救專機飛到比弗利山治療修養(yǎng),在那里對等候的記者微笑說到:“我一定會在片子完成之前再騎那匹馬。”胎兒保住了,讓她松了一口氣。奧黛麗沒有抱怨,也未要求特殊待遇。1959年3月5日,她回到墨西哥,4天之后繼續(xù)拍片,一如承諾騎上那匹馬。只是在經(jīng)歷這個事件之后,出于對胎兒考慮,她工作顯得分心,其實所有人都在勉強忍耐拍完此片。這部戲?qū)τ趭W黛麗來說多災(zāi)多難,在電影殺青后不久,她最終還是不幸流產(chǎn)了。
[恩怨情天]本來是一部很有嘗試電影,西部片里女演員中作為主角非常罕見,奧黛麗扮演角色有著陰暗的曖昧,故事不但在充滿暴力與種族沖突夢魘的西部邊陲,女主角和她的養(yǎng)兄有著幾乎可視為亂倫的糾葛關(guān)系。不過拍攝出來的電影卻讓人摸不著頭腦,奧黛麗飾演的女主角前半部分還是故事發(fā)展核心,有著多種發(fā)展的可能性,但到后半部分卻變成了配角,顯得無關(guān)緊要,故事最后變成了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仇恨大戰(zhàn)的商業(yè)大戲。
整部片子變得難以挽救,在一些外在條件上也顯得先天不足,比如奧黛麗飾演的女孩是一個農(nóng)場女孩,后來得知自己的身世原來是基奧瓦族(Kiowa)印第安人。但她在片中化妝很不連貫,有時像北美原住民那樣黑,有時又如英國玫瑰那么白,還有她的口音也不連貫,有時是帶有美國中西部的鼻音,有時又是字正腔圓。劇情也相當(dāng)不合理,重要角色一下出現(xiàn)一下消失,還有一群牛,一下從田里跳到屋頂,一下又跳到懸崖絕壁。同樣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劇中在蠻荒西部的戶外,竟然出現(xiàn)古董鋼琴彈起了莫扎特。
20年后的1980年,赫斯頓一針見血談到這部影片。他先提到奧黛麗墜馬以及兩位演員差點淹死的意外,然后坦誠:“最后,最糟就是我們拍出來的影片。有些作品我并不在意,但[恩怨情天]我真正不喜歡的作品...全片夸大不實。最近一天晚上,我在電視上看到這部片子,大約10分鐘后就把它關(guān)掉了。我看不下去。”
在拍攝現(xiàn)場無聊時間,奧黛麗時常在打毛線衣,她和飾演母親的麗蓮·吉許相處得很融洽,她還織了一件灰色的氈式羊毛衣給吉許,在后來赫本辭世時,吉許傷感的表示:“一到冬天,我每天都會穿著它,現(xiàn)在,我永遠都不會脫下它。”而導(dǎo)演休斯頓對奧黛麗的看法是:“她和另外一個赫本一樣好?!?/strong>
1960年4月6日[恩怨情天]上映,影評的反應(yīng)困惑不已。有的很冷淡,[視與聽]的佩內(nèi)洛普·休斯敦說:“莫名其妙...”[紐約時報]的波斯利·克勞瑟冷諷到:“...片中的馬兒倒是很活潑?!彪娪安缓茫B赫本也難免挨批,[電影拍攝]的影評戈·登高(Gordon Gow)說:“她的表現(xiàn)只比片中出現(xiàn)的老鋼琴稍協(xié)調(diào)些。”有的則說有好的部分但又奇怪,[紐約世界電訊報]的影評人奧爾頓·庫克評論說:“約翰·休斯頓導(dǎo)演的[恩怨情天]是一部奇怪的西部片...既迷人又讓人費解?!盵電影評論]阿爾伯特·特納(Albert Turner)的看法是:“拍攝的壯麗風(fēng)景由美麗寬銀幕呈現(xiàn)是電影最大的資產(chǎn)?!庇杏霸u對于奧黛麗新角色給予贊賞,[綜藝]雜志的意見是:“赫本小姐作為一個邊境家庭收養(yǎng)的棄兒給出閃光的表演?!?/str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