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人一定要控制好喝酒的量。喝酒量通常以純酒精計算,男性以每天不超過50克為佳。也就是說,如果喝50度的燒酒,就不要超過100毫升(二兩)。而一般女性的安全飲酒量是男性的50%,即25克,所以女性喝燒酒最好不要超過50毫升(一兩)。就酒的種類而言,對于中老年人以酒精度數(shù)較低的紅葡萄酒、紹興黃酒、客家娘酒等為佳。    解酒排毒需辨體質(zhì)  解酒的要點就在于化濕排毒,保肝護胃。一方面需盡快排出酒毒,方法有三種:一是促進排汗,二是通利小便,三是行氣通便。另一方面還需時時顧護正氣,保肝膽、護脾胃。另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解酒排毒也要辨清寒熱體質(zhì),有針對性的選用解酒飲品,才能事半功倍,起到解酒不傷身的作用。   家用DIY解酒茶   葛花烏梅飲(偏寒性體質(zhì))   組成:葛花5克,高良姜3克,白茅根3克,陳皮2克,烏梅1粒,。   做法:將以上材料一同置于瓦罐中,加300毫升清水,先用武火將水煮開,然后用文火煮10分鐘,代茶飲用。     功效:葛花性微寒,味甘平,為本草中的解酒佳品,西漢成書的《別錄》就已有“葛花消酒”的記載了,《滇南本草》記載葛花的功效“解酒醒脾,酒痢,飲食不思,胸膈飽脹,發(fā)呃,嘔吐酸痰,酒毒傷胃,吐血,嘔血,消熱”;高良姜“暖脾胃、解酒毒、消宿食”,白茅根“清熱利尿,除煩止嘔,解酒”,配合陳皮行氣消滯,烏梅生津除煩止渴護肝,全方有益胃暖脾、解酒利尿、行氣化濕的功效,針對酒后胃脹嘔吐、且平時畏寒喜暖、手腳易冷、食少腹脹大便稀爛、者醉酒后飲用。     枳椇佛手茶(偏濕熱體質(zhì))    組成:枳椇子5克,葛花3克,佛手3克,決明子5克,山楂3克,甜葉菊0.3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與300毫升清水一同置于瓦罐中,先用武火將水煮開,然后用文火煮10分鐘,趁熱飲用。    功效:枳椇子是另一味解酒專藥,能解酒毒、止渴除煩、止嘔、利大小便。中醫(yī)古籍《證治準(zhǔn)繩》云:“解酒毒無如枝矩子(枳木具子別名)之妙。”配伍葛花、解酒清熱,山楂、決明子消食導(dǎo)滯通便,佛手行氣疏肝和胃,甜葉菊清熱生津。全方合用有清熱祛濕、解酒護肝、通便排毒的功效,適合平素常有口氣重、飯后飽脹不適、便秘等癥狀者醉酒后飲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