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許見過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朋友圈里最聰明的姑娘,嫁了個沒文化的笨老公。大帥哥娶了個平庸妻子還捧在手心上。小時候長得極漂亮的校花,卻過著落寞貧困的生活。成績最差的那個,成了上市公司的總裁。書香門第生出了流氓。流氓世家卻出了個英雄。一生勤奮的人總出不了頭,吃喝混日子的人卻平步青云。注重保養(yǎng)生活健康的人,早早得了癌癥去世了;吃喝嫖賭抽一樣不差的人,活到99還精神矍鑠。 面對這些違背常理的事情,有人將其歸結(jié)于命運,有人怨天不公憤世嫉俗,還有人常常總結(jié)歸納各種各樣的“人生經(jīng)驗教訓”。其實呢,這三種人都錯了。這三種人是一種人。我們所有人都是這種人。我們所有人都會犯這些錯。 這三種錯誤,簡單可以總結(jié)為,信命,怨命,和“算”命。這里的算命,是指廣義上的“試圖給不合常理的事情做出解釋”。比如,聰明姑娘嫁的那個笨老公,一定有其他過人之處。比如,?;ㄟ^得慘,肯定是性格不好特別“作”。比如,書香門第的逆子,肯定是因為母親忙于事業(yè)沒有給他關(guān)注和愛。 我們每天都在給自己講這種故事。腦補那些“奇葩”事件的理由。論壇上也充斥著各種分析貼,八卦貼,教育他人貼。我自己年輕時候也寫過不少這種東西。想想真是慚愧。 那么為什么我們會腦補這些理由呢?很簡單,我們的大腦的天性就是“因果腦補機”。因果腦補,是除了食欲和性欲之外,大腦最大的最難以壓抑的沖動。 我們的沖動,都是為了生存所設(shè)計的。旺盛食欲讓我們能迅速積攢營養(yǎng)能量。勃發(fā)性欲能讓我們廣泛傳播基因。因果腦補能讓我們躲避危險。想象一下遠古人類,你的老祖宗看見一片草在動,而后出來一只大老虎。下一次,只要他看見草在動,是馬上推斷一定有老虎,趕快開始跑安全點呢?還是根據(jù)概率理性思維,告訴自己“草和老虎沒有必然聯(lián)系”,更安全點呢? 所以讀者要問了,你憑什么說上面這些事情沒有必然因果關(guān)系呢?憑什么說我們琢磨出來的這些原因是錯的呢?那就要講到今天的第二個概念了,回歸平均(云景網(wǎng)regression towards the mean)。雖然這是挺深的統(tǒng)計學原理,但是解釋起來其實非常簡單——當兩個變量A和B的相關(guān)度不是100%的時候,其中A的值遠超于人群平均水平,那么B幾乎完全不可能也達到A的水平。 而這個宇宙中,100%相關(guān)的兩個變量幾乎不存在。事實上,在人口基數(shù)足夠大的社會中,跟人有關(guān)的兩個變量,能有30%-40%的相關(guān),就是極其強極其顯著的相關(guān)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在書中說,一個極其優(yōu)秀的所有決策都正確的CEO,和他帶領(lǐng)的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是否最后能成功,之間的相關(guān)度只有30%。他在書中嘆息說,這個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混亂和隨機。 總結(jié)來說,企業(yè)的成功,愛情的建立,孩子人格的形成,健康和長壽,都是非線性隨機動態(tài)系統(tǒng)。被相當多的因素所操控,單一因素能有30%-40%相關(guān)性就相當厲害了。 因此,即便妻子智商和丈夫智商的相關(guān)度能達到30%,那么一個聰明姑娘會有60%的概率找到一個聰明的丈夫,也有40%的概率找到比較笨的丈夫。他也許沒有過人之處,就是恰巧兩人在某時某地某刻相遇相愛,完全隨機。 假如人的外貌和財富的相關(guān)度是30%,那么美女也有40%的概率沒上財富平均線。也許她沒有任何頑劣的性格,只是在人生增加財富的幾次機會下,沒看清楚,隨機地做了些當時她認為對的決定。當然,在我們這些馬后炮眼里看來,事后來指點她的錯,簡直沒法更容易了。 還有,假如優(yōu)秀的母親和優(yōu)秀的兒子的相關(guān)度是30%,一個盡心盡力殫精竭慮的母親,也有40%的可能性養(yǎng)出個惹事的熊孩子。也許說出這句話,會讓很多家長氣得想扔我石塊,一大群粉絲想把我拉黑。但是別著急,我并不是讓您放棄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是想讓您放下心理的包袱。不要在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往地上一坐就開始大哭,捶胸頓足責怪自己,老娘到底造了什么孽?您也許一點錯也沒有,一時熊,也不一定一世熊,及時調(diào)整策略,盡人事,聽天命便好。 同樣,人生的成功和學歷的相關(guān)度,也可能只有30%。所以不要在事業(yè)不順的時候迎風流淚,問為啥當年學習最差的同學卻成了億萬富翁。 最后,在愛情中,一個人為他人付出真心,和得到他人的愛,相關(guān)度可能還不到30%。也就是說,你愛一個人,和他也愛你,幾乎可以認為是兩個完全隨機事件。所以啊,想想我們這些愚蠢的人類,為了個隨機事件,失眠,暴食,發(fā)瘋,糾纏,想不開,一遍遍問為什么,也是有點醉。 話說這么多,道理很簡單。調(diào)整心態(tài)和欲望,如大禹治水,不在于堵,在于疏導。要減肥,就得正確認識自己的食欲,順勢而為。要成為不耍流氓的文明人,就得正確疏導性欲。同樣,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tài),認識到世界的隨機,就要先承認我們的大腦中過度的“因果腦補”。 當你用德智體美勞,才貌文武,家庭事業(yè),智商情商,兒女雙全,福壽安康,眼睛眉毛五官,腿有多長胸有多大肚臍眼是不是長得圓……等等一萬條并不100%相關(guān)的指標,來衡量自己或者他人的時候,就是制造煩惱和麻煩的時候。特別像我前面提到的,當一個人某個指標(例如外貌)遠遠超于平均,那么幾乎可以保證,她總有其他指標低于平均。這就叫“回歸平均”。因此,你說你拿著放大鏡,找自己的缺陷,找別人的缺陷,再嘲笑,再鄙視,再感慨一番,有意思嗎?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并非是凄涼之事。在這個混亂隨機的宇宙中,本來就沒啥可信命,沒啥可怨命,沒啥可算命。只有一條自然規(guī)律,此事古難全。(編輯:游識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