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衢州日報
在外人眼里,放射科醫(yī)生不像臨床醫(yī)生要直接接觸病人,只是操作下機器,看下片子然后寫報告,工作就完成了,地位似乎也沒有臨床醫(yī)生高,是一個“吃輻射”的行當。上周五,記者在衢化醫(yī)院放射科,跟著副主任醫(yī)師王曉玲工作了一天,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 上班時間確定 下班時間待定 早上7點半,衢化醫(yī)院放射科全體醫(yī)務人員已集中在辦公室,準備每日的疑難讀片。王曉玲說,科室近30人,每人輪流讀片、交流學習,這是每天開工前的慣例,快則半小時,慢則一小時。 8點半,第一位預約來做核磁共振的病人到了,大家各就各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技師接到病人,擺好位置,隨后回操作室給病人掃描。診斷醫(yī)生則坐在旁邊把關,隨后出診斷報告單。 “對于門診病人,我們要求一小時出報告單,住院的病人要是不方便,我們就去病房拍?!蓖鯐粤崽寡?,別看科室將近30人,還是忙不過來,每天拍CT的有一百多人,拍普通平片的有六十幾人,做核磁共振的病人每天都預約到晚上9點,這還不包括急診病人。 “只要病人有要求,我們無條件滿足,這是我們科室的要求。”對于中午與晚上連軸轉不休息的工作時間,王曉玲早已習慣,許多病人在下班時間打電話約核磁共振,她總是笑笑說:“你來吧,我們這兒一直都有人?!?/span> 放射科原則上是下午5點下班,可翻開預約本,每天都做到晚上9點。下班時間到了,后面還有十幾位病人等著拍片?!爱斕斓牟∪吮仨毴孔鐾?,不然就會影響到病人就醫(yī)的進程,所以可以說放射科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蓖鯐粤嵴f。 采訪當天,放射科有臺機器壞了,王曉玲比誰都著急,忙前忙后聯(lián)系修理工,生怕耽誤了病人的檢查。 王曉玲對記者說,前不久半夜2點接到急診電話,一位病人胸痛,懷疑是夾層動脈瘤,必須做血管的增強CT?!斑@種情況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病人的時間就是生命,我們的診斷報告與臨床的處理方案息息相關,怎么能在我們這個環(huán)節(jié)掉鏈子呢?” 放射科三道關 層層把關每個細節(jié) 病人眼里的放射科醫(yī)生工作很輕松,隔著玻璃動動嘴皮指揮病人該怎么做,再看著屏幕打打報告即可??蓪嶋H上從掃描到出報告,整個過程需要層層把關。 一位要檢查女性泌乳素的患者剛走進來準備做胸部檢查,就被王曉玲給攔下了?!皺z查泌乳素不是查胸而是查垂體,得重新開個單子,不然查不到你真正的病兆?!彼托臑榛颊呓忉尩馈M鯐粤釋τ浾哒f,診斷醫(yī)生要把的第一道關,就是看病人要檢查的目的與部位是否相符。 第二道關則是技術關了。放射科的作業(yè)是一幅幅影像、一張張片子。圖片的質(zhì)量,包括密度、空間、時間、黑白度、分辨率、清晰度都是需要把關的?!拔覀兊钠幽玫缴霞夅t(yī)院都被認可,因為我們追求每個細節(jié),把每張片子做到最好,可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蓖鯐粤嵴f。 最后一道關就是跟病人溝通,了解病人的病史,所以我們不止是簡單寫個報告。“王曉玲表示,檢查申請單一般較簡單,并不能完全體現(xiàn)病人的情況,還得多詢問臨床病史,許多復查的病患還得拿老片比較,看看病情是好轉還是惡化。 王曉玲還負責科室的病例追蹤,挑出疑難片子里的不典型病例,過半個月隨訪、總結。下班前,她給一位之前在本院手術的患者打了電話,詢問他是否好轉和病理結果,隨后詳細的記錄下來。 放射科,雖然是臨床診斷的輔助學科,但為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奠定了基礎。普通人眼里的亂碼、黑白照,在放射科醫(yī)生眼里就是生動的病理,記者頓時覺得他們很酷。 |
|
|
來自: 漸近故鄉(xiāng)時 > 《待分類》